河南考生看数学卷10分钟后弃考您怎么看这一事件
今年高考数学题难出了新高度,有的考生,考完数学眼圈就红了,有的女同学见了自己的妈妈,再也忍不住哭着说:“妈妈,我考不上大学了。”
还有一河南考生看数学卷10分钟后想交卷,离开这万恶的考场,可是高考有规定,考生只要看过试卷,因怕泄题,在离交卷半小时前,不准离场。结果该男生遭到拒绝后,当场倒地不起,又哭又笑,精神崩溃。
最后医生为其检查身体,确定无碍后,才被考务人员和民警抬到传达室,并通知家长,在考试结束后将其带走。
这事一出,一下掀起了人们议论的小高潮,大家的纷纷对此事各抒已见,小徐老师梳理一下,热点围绕在以下几点:
一、狂吐槽今年的数学难
一网友说:“有个说法是根据以往的习惯,数学郑难度顶多换汤不换药,但是这次貌似换了个碗。”下面回复的网友,更带劲:“我感觉换的不是碗了,是缸吧!”还有说换成金属吊瓶的……
另有一考生表示:“做题首先要明确出题人的意图,很明显,他想让我死。”接着这一话题引爆全场,有考生表示:“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出题人要考什么,显然他想烤我们。”还有考生说:“要是只有自己做不出来,那就是自己的锅,要是一大部分都做不出来,那就是出题人的锅……”
二、考生纷纷表达自己已崩溃
一考生说,花了3年的心血发现什么都不会的那种感觉,确实换谁都让人崩溃。接下来,跟着表示自己在考场已经崩溃的有上千条,还有几万个点赞,看来这次的数学真是难出了新高度。
还有考生表示这试卷看得自己头都大了,下面的网友纷纷表示,看来明年要再来一年了。还有考生抱怨,为什么要把江苏的葛大爷放出来出全国卷,他祸祸江苏还不够,还来“祸害”全国的考生么?此话一出,引起人们的跟贴小高潮。
三、庆幸自己没复读和后悔自己复读的同在
一网友表示:“看到试卷后,还好我没复读!”此语一出,引发大家强烈的共鸣,复读纷纷后悔不已,放声大哭,而没有复读得则暗自窃喜。
四、感叹高考考生不容易,同情那些精神崩溃的考生。
每年我们所在地的重点高中,都会出几个精神崩溃的考生,有的是考完崩溃了,有的则是还没考,在高一、高二就崩溃了。也并不是现在的考生才这样难熬,二十年前,小徐老师参加高考时,凭估分报志愿,很多考生志愿报高了没有学上,还有一部分分数太低没有学上,最后这部分人成了生活中最惨的人。
没经历过高考的人,可能认为高考生们心理太脆弱了,抗压能力太差,但谁也不知道在三年超强压力的挤压下,谁也不知道哪一根稻草会是最终压垮自己的那一棵,小徐老师亲眼目睹一届又一届的高中生们,每一届总有几个因承受不了压力而不得不精神扭曲。所以,请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少一些指责和讥讽。
看来今年的数学题难是公认的了,那么题难的情况下,哪一部分考生最吃亏呢?
1、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
2、平常特别努力但头脑并不是很快,靠勤奋提高成绩的考生。
比较沾光的考生,是哪一部分呢?
1、当然是那些头脑转得比较快,平常喜欢做难题的考生和那些考什么都不怕的超级学霸们。
小徐老师的侄女,头脑聪明得很,就是不够勤奋,平常考试,如果题简单,那些头脑一般,但特别勤奋的孩子总分数就能超过她,如果题难,她就能遥遥领先。结果那年高考,数学偏难,她考出历史zui高分,走得复旦大学。
2、平常学习成绩居于中下游的考生,可能和居于中游的考生拉不开距离,因此而沾光。
总之,高考是考生们人生的一次难以磨灭的历练,好也吧,坏也吧,只要自己全力付出了就可以无怨无悔!毕竟虽然高考很重要,但生命更重要,而通向自己美好人生的道路也绝不可能只有一条,只要不断探索和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人生的无限可能。
高考,为国家选人才的,关于今年高考数学又很难,俺女儿已硕士毕业了,当年,数学结束时俺去接她,亲见很多考生与家长抱头痛哭,女儿语,数,英平时都140分以上的,那一次许久沒出来,出来后傻傻呆呆的,俺慌忙冲过去,搂着她,一手轻拍她的背,对她说,都过去了,没事,没事的。女儿说,秒杀,秒杀。开车回到家,俺还在安慰她,题目出偏了,大家都一样的,晚饭后,我带她去河边,下車散步时,女儿哭了,她说明年再考可以吗?。。。。。。回家时俺告诉她,今晚谁能在12点前睡着觉,一定是这场高考之战的胜利者!为了让她相信俺很平静,俺在大厅里打了个地铺,呼呼大睡。女儿上楼熄灯,大约40分钟后,俺轻手轻脚的,象做贼一样爬上楼'在女儿的房门外偷听动静,确定她已睡着,俺终于松了口气,回到大厅,俺一夜无眠,抽了很多烟,俺准时叫醒女儿,提前10分钟将其送入考场,后来女儿较弱的理综考出高分,欢喜进入英语,俺在她进考场前,对她说,细心点,宁静,再宁静。女儿问俺还要考多少分?俺说,跟初中考高中的分差不多吧,俺们俩都笑了。结果俺女儿英语拿下147的高分,虽然数学失利,仍进入重点大学。至今回忆,仍恨那些出数学卷的变态老师。。。。。。。。。愿天下学子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记得我高考那年,第一科语文是我的强项,却因早餐食物中毒,在考场上肚子疼,晕过去了,肚子疼得要命,两个监考官老师给我吃了两次药💊都没用,后来巡考发现,过来劝我离场治疗,说生命只有一次,但高考可以重来。眼睛都睁不开浑浊的看不清楚试卷,趴在桌子上看着黑板上方的时钟,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分在流逝,心里很无助,最后,我还是忍住忍下来了,整整浪费了40分钟的考试时间,最后语文成绩98分,比以前是差了很多,但我最后录取的大学,我很喜欢,在我的大学四年生活中,也很让我欣慰自豪。现在回想起当年的高考,似乎一切冥冥之中早已安排,不同结果,不同人生,差的也许就是那一份坚持!祸兮福兮!
看到这个新闻的瞬间,我先是震惊,而后却越来越酸楚,直至最后留下了泪水。
这个河南的考生当时的举动,我作为外人无从揣测。但对这个新闻事件,我却像想说一下我自己的几点感受:
多多体会理解高考生的苦吧!
高中三年,每个学生想一张拉满的弓,日夜苦读,就是为了能在短短的两天高考时间内,在满打满算可能超不过一万字的四套试卷上拼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一考定终身”的说法越来越淡,但作为高考大省竞争激烈的河南籍考生来说,这句话还是像悬在头上的箭、扎在心里的刀一样有分量。
作为旁观者,我们真的无法体会这个河南考生崩溃时的复杂心情,我们更没有资格取笑他,因为他能熬到高考开始就值得我们肃然起敬了。所以,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位高考生吧!他们真的很苦,真的需要关怀!
多体会理解考职人员的苦吧!”
我看到网上有些人抱怨“我就奇怪了,这也能泄露泄题?考生教室不是都屏蔽信号了吗?哪儿来的泄露考题?人家看到题目比较难,明知道做不出来,在教室里耗着,提前出来,不是人家的权利吗?为何要去干涉和阻拦呢?如此就不让学生走,导致学生当场崩溃,倒地又哭又闹,实话说,幸好这次没出现什么问题,真的是人情绪激动,有心脏病的,直接猝死,你看谁能够付得起这个责任?
作为为旁观者,我真的认为我们不要再抱怨了,我们要换位思考一下那些阻拦考生的考职人员真的也不容易,为了学生能有一个公平、安全和安静的高考环境,他们放弃了端午节休假的机会,早起晚睡、精力高度集中的做好高考考职工作。相信他们看到河南考生的崩溃也很心痛和爱怜,但是没办法,他们是工作人员,要执行国家规定,他们不止要对这个河南考生负责,他们要对全国的一千多万考生负责。虽然会被误解或辱骂,他们却都在默默的坚守,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对所有高考考职人员肃然起敬。
我是一八年的河南考生。
在一八届,我有一个好朋友,在考试语文的时候心态崩了,没有当场大哭大闹,只是默默的…用自己的涂卡笔将语文卷上所有的空白圆圈都涂黑色…
当时语文分数出来的时候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却说,她感觉,坐到考场的那一刻,感觉人生毫无意义,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不知道为什么真的就一题都写不下去,然后就鬼使神差的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我不能单纯的将高考制度一棒子打死,一则日新月异,我们中国的制度都在与时俱进;二则高考制度有利有弊,无论题的好坏,都是选吧人才的一个客观标准。
高考后,失败不能决定终身,成功的气运也不总是伴随,只能说是由一个人生阶段跳转到了另一个人生阶段。后悔与否都是国家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选择,以后都路,还需要自己走下去便是…
我们曾经也为河南省基数大而埋怨过,恨过,想要在黑暗中自杀过,但是这毕竟是客观事实,一切都会过去,但是我希望我们河南的未来越来越好,至少是在高考制度这一方面…
因为在这三年,我看到过正常的人崩溃,同样尝到人生冷暖,懊恼不堪,也曾经崩溃无法自持…
希望我的朋友她越来越好,而不以单单高考定终身。高考检测的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的成果…但未来的路,还需自己咬着牙走。
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之中,我也不过就遇到一位学生拒考的现象。
那是一位女生,平时性格内向,父母外出打工,与人缺乏交往,临考前,突然大嚷大叫,拒绝走进考场。当时,我通知其班主任,联系上了她的家长,最后签了弃考保证书,然后去打工了。
当时,看着她的身影响,虽然替她惋惜,因为坚持了那么多年,离高校只有一步之遥,凭着现在大学的录取率,即使上不了本科,但也可以上一个专科。
上过大学和不上过大学的人生肯定是不一样的。直到最后,我还在劝她。可是她置若罔闻。后来她家长同我讲:“孩子早就打算辍学了,只是家庭逼着她不允许她辍学罢了,考前这种表现,也不过是她和学习作个了断!”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学生是选择了拼搏,选择了努力进取。有一年,我班有一个学生,考试前高烧39度,英语考试走进考场时,被台阶绊了一下,头磕破了,鲜血直流,到医生那里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然后继续走进考场,后来这个学生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还有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第一年没有考上,选择复读,继续参加高考,有一个女生高三连续读了三年,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总之,我们学生中知难而上,愈挫愈勇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同学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选择了退学,拒考,他们不是当代学生的主流,没有普通的意义,因此不值得讨论,更无须上纲上线,夸大其辞,打击一片,抹黑一群。
今年高考的数学试卷因为难度大一度上了热搜。但是像这个河南考生心态这么差的还是为数不多的。我认为这个考生之前可能对自己的心理预期很高,一看到试题,落差太大,直接就崩溃了,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情绪过于激动才导致的自己崩溃倒地。
我前两天看到央视著名主持人劳春燕的新闻,她说她当年高考差点迟到,又加上那年语文题目也很古怪,她当时也非常绝望,但是高考一年就一次,横竖要把题目做完。后来才知道大部分同学语文都没考好。所以,你感觉题目很难,其实大部分同学也都感觉难。这样相对来说也是公平的竞争。就看谁的心理素质好。不要轻言放弃。
就像前两天看到中国女排和意大利女排的对垒一样,中国女排在连输两局的情况下,最后竟然奇迹般的连扳三局。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一分一分的去争取。成就无悔的人生。
据新闻报道,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难度很大,对此我也谈点个人看法。第一,考试试卷难度越大就真能越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吗?我看未必。人的能力是多方面,各有千秋。数学试卷难度大,可能有利于选拔数学人才,但不利于选拔其他人才。第二,我们的考试试题真能考察出应试者的水平来吗?我看未必。我是八十代参加高考的,记得当时老师跟我们说,有些题目是经常见考的,一定要记住。我现在还记得其中一题,就是“高尔基的原名是什么?”高尔基的原名很长,为了能够记住,我们花了很时间才牢记,直到现在还能随口说出高尔基原名叫“阿历克谢.马克什莫维西.彼奇可夫”。可现在回想起来很可笑,当时虽然牢记住了高尔基原名,但是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又证明了什么呢?其实我们对高尔基了解的并不多。我看,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考试仍在热衷于这类知识点的考察。我想,这是试卷出题者的极不负责行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