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从科举说高考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6-07

从科举说高考

 

  孩子们在考场拼搏之时,咱们心怀忐忑的家长,不妨聊点闲天,看古人怎样应考,以此缓解一下焦虑。

  01

  说科举是古代的高考,其实既得罪古人也得罪今人,两边不讨好。

  古人肯定不满意:高考有科举的地位么?

  科举可是“御驾亲征”、皇上钦点状元的盛事;高考原来只解决干部身份,现在连饭碗也不给了——干部,最多算个“吏”,如何比得上科举取“仕”(官)?

  高考犯个事儿,有诛连九族的最高惩处力度么?

  科举中的乡试三年一考,名额极少,竞争绝对比高考激烈。

  今人肯定也有不乐意的:科举是维持封建统治的制度,是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是导致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怎么配和高考同日而语?!

  受历史教科书的影响,今人满脑子都是迂腐可笑的孔乙己,喜极而疯的范进,屡试不中的曹雪芹、蒲松龄……这种印象流,追溯起来,也是科举种下的“遗传病”。

  客观地说,科举和高考,它们还真是一对前世今生:于国,都一样是人才选拔制度;于民,都是相对公平的、改变命运的进身之阶。

  其实,科举制度在诞生之时,确实是当时世界上最牛逼的制度,是个了不起的创举,用今天的话说,中华民族当时绝对可以满满的“制度自信”——日本、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都曾派使者专门学习过这种先进制度。

  02

  科举的雏形起于隋朝,唐承隋制,更趋完善。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世界各国的用人制度,普遍还是门阀世袭制、权贵举荐制——也就是以“拼爹”为主。相对来说,科举制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体现了民主、平等——王公贵胄与平民百姓都必须以考分论英雄;

  二是体现了选才的合理性——但凡过五关斩六将、进士及第者,多非等闲之辈;一个腹中空空的蠢材,尽管还可以吃祖宗的老本,但充当国家栋梁的几率就很小了;

  三是实现了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标准化、规模化——大大提高了效率;

  四是调动了全民进取的积极性——“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人人努力向上,国家自然有了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能够千年傲视世界,科举制功不可没。

  03

  只是这样一种先进制度,何以在清末沦落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非要废除而后快呢?

  实事求是地说,科举制的框架设计并没有多大问题,它的没落,主要是实质的异化,这种异化随着时间的积累,渐渐凸显了致命的恶果——总之,科举制是统治阶级自己玩残的。说来令人唏嘘:成也科举,败也科举。

  纵观历史,归结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导致了科举的没落:

  1、内容的异化,导致科举取仕走火入魔。

  科举制设计的以文章、武艺能力值公平取仕,相比“拼爹”,是一种相当大的制度突破或者革命,有其充分的合理性——毕竟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智力必然不差,这样的人才管理国家自然相对靠谱,历朝的无数贤达,大多出身科举;而武艺超群,也更善于保家卫国。

  但是,时代在不断进步,从青铜时代,走进了铁器时代、火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器时代,而科举的内容并没有丝毫与时俱进,相反地,它还钻进了死胡同,津津乐道地玩八股、试帖诗,玩起承转合、平平仄仄,同时把科学技术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实际上那些所谓的起承转合、平平仄仄、权谋诡道……才真正是“奇技淫巧”!

  为什么要这样玩?因为要增加应试难度,提高门槛,区分取仕层次——戴上了重重枷锁,还能载歌载舞,那自然就是高手了——时下的偏难怪题、脑筋急转弯,大致也是这个逻辑吧?

  在冷兵器时代,忽视自然科学、专注于锦绣文章的危害性并不明显。

  即便不考八股文、试帖诗,就是考打麻将、猜谜语,只要规则公平,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看不到致命的坏处,关起门来,江山依然稳固。因此,纵然天下士子对科考的内容腹诽不已,可千百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仍旧痴迷不误,在关门锁国中任性地自大自傲,没有一丝进取心、危机感。

  无论统治者怎样处心积虑高筑墙,国门注定是关不住、封不死的。在这段时间,那些“蛮夷异族”正在潜心研究自然科学,系统地建构了一门门基础学科,发明了火器、机械、电器,一步步走向了现代文明,文明程度甩了中国几条街。

  科举,对内的确是维稳的利器,对外,最终倒变成了自缚手脚的枷锁。

  鸦片战争的炮声、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八国联军的铁蹄……彻底洞开了天朝的国门。无数次被列强按在地上摩擦的耻辱,终于让清政府明白了八股文、十八般武艺,一切都是浮云。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科举误国,误了中国知识阶层上千年,误了中华民族上千年!

  是科举的错?是的。仅仅是科举的错?很显然,科举并非首恶,最多只是帮凶或者自残的工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此变得强大的原因——因为几千年的封建体制痼疾并没有根治,那些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的内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明制度,仍然与中华民族渐行渐远。

  2、精神的异化,导致整个知识精英阶层普遍的奴性。

  封建专制的逻辑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家的,科举取仕,只是为皇上所用,那自然是越听话越好,科举的指挥棒当然也要跟着皇上的旨意转——以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顺民和卫道士为最高目标。

  与科举相呼应的举措是愈演愈烈的思想钳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天下只剩下一个皇帝、一个儒家、一种思想。于是,读书人除了重复“四书五经”的陈词滥调、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便只有一点点风花雪月的自由空间了,那些被视为忤逆的质疑精神、求是态度,肯定是要见鬼去了!因此,我们的历史上多有忠君护主的义士,却鲜有西方那种追求真理的殉道英雄。

  在封建专制的严苛与科举驯化的双重作用下,知识分子被阉割得只剩下唯唯喏喏的奴性了,哪里还有胆量和能力去创造、创新呢!

  这期间,西方诞生了一系列开历史先河的世界级大师: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亚当·斯密、罗素……而泱泱天朝有几个思想家、科学家,可以和这些巨星一较高下呢?不能苛责我们的祖先智不如人,实在是千年来这块土地,不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当然,也可以说祖宗不争气:统治我们的祖宗太昏庸!

  人才有人才的生长环境,奴才有奴才的产生氛围,不可能在制造奴才的氛围里诞生人才。

  究竟是造就人才还是奴才,对于皇上其实是个两难选择:尽管人才有利于富国强兵,但不好驾驭,对统治有风险;奴才尽管无能,但易于掌控。两害相权取其轻,历朝皇上清一色地选择了要奴才,在奴才里选人才——有才能的奴仆。

  可是,历史的剧情往往悲摧:由奴才而疯狗、而权臣、变奸臣,进而引发剧烈的内外矛盾,导致王朝崩溃——奴才实质上间接充当了王朝的掘墓人。

  3、方式的异化,导致普遍性的思维缺陷。

  八股文有一套极为严格的形式要求。在苛刻的规则下还要把文章做通,士子们只好主观臆断、牵强附会、瞎扯蛋。一代代遗传下来,就是知识分子普遍欠缺逻辑、不讲理性、没有系统、不合常理,最终酿成了整个知识阶层的基因缺陷,并涂毒至今。

  我们常常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经常不讲常识、偏执极端、睁眼说瞎话?原来这是遗传病!

  占主流的精英阶层(包括统治阶级)都有了这个致命的基因缺陷,还奢谈什么科学研究、系统建构基础学科、创造创新呢?

  异化的科举之下,我们没有什么系统的学科体系、思想体系,多的只是散乱的直感、情绪化的结论、灵感一现的片言只语,缺乏缜密的逻辑论证、科学的实证——虽然这不妨碍做诗搞艺术,但不利于科学研究、经邦理国、发展经济。因此,科举时代的诗人汗牛充栋,科学家凤毛麟角。

  4、过程的异化,导致公平性丧失。

  科举制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它的公平游戏规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过程中的腐败却越来越盛,公平性大打折扣。

  受严刑重典的威慑,历朝科举中,公开作弊并不常见,但后期的“行卷”潜规则却颇盛行。

  “行卷”,顾名思义,就是士子考前在考官、名流中行走,拿作品请教,同时奉上一笔“束修”(礼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拉关系、走后门,贿赂考官、评委。到清末,这已是公开的教育腐败。考官们组织一场科考,大多要闷声发点小财。

  再一点,就是买“录取通知书”、捐官。明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有一种“例监”,便是花钱买的入学资格。清朝曾实行明码实价的捐功名、捐官(做官资格)。

  (这是清朝的“捐官”的收据,注明湖北筹办赈捐总局受捐43.2两白银,捐者凭此可直接到国子监就读、候官)

  公平性是科举的生命线,它的基本规则是“学而优则仕”。当“捐而多则仕”出现后,它带来的是教育、吏治的双料腐败,贻害无穷。因此,科举的寿终正寝,当为历史的必然。

  04

  历朝的统治者并非不知科举这一国策关乎国运发展,也曾不断进行过多方面的改进,但由于立场的决定、眼光的局限、思维的褊狭,总的来说是乱折腾、瞎折腾,越改越糟,往死胡同里钻得越来越深。

  风雨飘摇的晚清,当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终于接受了开明人士的建议,开始维新变法、着手改革科举后,可是已经于事无补了——强心针怎救得了濒死之人?

  假使变法早一甲子,融入当世先进文明更早些、彻底些,中华民族可能就没有那些屈辱史,清王朝也许还能延续若干年。

  可惜自大自狂的清朝帝王将相没有这种远见,历史也没有假设,只能以血的教训提示后人,别重蹈覆辙。

  作者

  熊松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