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清华天才少年计划: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上一次重要的探索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1-13

清华天才少年计划: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上一次重要的探索

  ​日前,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招生简章发布,与以往的招生项目不同,这次在招生年龄上下探至初三,在招生方式上彻底与高考脱钩,采用了更为纯粹的专业的考核办法,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一项目并不拘泥于中国,而是面向全球招生,意味着清华向全球数学天才少年发出征召令。

  为什么是数学?

  当今世界的发展,与上个世纪完全不同了,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都将颠覆或者改变世界的发展。这也是美国不惜举全国之力,不顾基本道义与规则,打压华为的根本原因:害怕中国在某些技术上的领先,领跑这场竞赛

  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把科技创新定位为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要实现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核心还是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近年,美国对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加强背景调查,核心就是STEAM专业,也就是科学技术人才。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显然不愿意面对这一现实,开始穷尽一切力量打压中国高新技术,全面围剿对中国高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学科,尤其是数学在其中的价值与意义,是任何一个学科无法替代的。丘先生说:“数学科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数学基础,就没有良好的科技!”

  没有好的理,就没有好的工,华为任正非在介绍华为之所以在5G技术上实现的一点领先时,也特别强调了华为有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200多位化学家,都是基础学科,他在其中特别强调了数学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科技发展上,个别技术与个体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这也是过去一百年来少有的现象,一个科学家与某个技术的突破,带来的几乎就是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繁荣。日前马斯克荣登个人富豪榜第一名,但没有几个人把他定位为商人,而是称其为科学狂人,马斯克也明确把自己定位为:工程师。仅仅是其制造电动汽车的特斯拉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8000多亿美元,超过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前三名市值的总和。

  站位国家战略人才需要,显然是清华这一项目的最根本的动因,在基础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数学上率先突围。

  为什么要从初中招起?

  丘成桐,出生于香港,第一个菲尔兹奖华人获得者,曾在美国伯克利学习,师从陈省身先生,2009年回国到清华大学组建了清华大学数学中心。

  这一项目,显然渗透着丘成桐先生的深切感受,或者说成功经验之谈:大师要从小培养,包括通过特殊的渠道。

  丘先生在光明日报的撰文中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13岁就萌生献身数学的理想,虽然也顺利进入当时香港zui.好的大学,但先生言语间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努力学习,但是始终没有找到进入数学殿堂的门槛,直到二十岁时,离开香港,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得拜当代大师陈省身和莫里(C.Morrey)门下,观其学术言行,堂庑始大,感激遂深。

  显然,丘先生有些遗憾,认为少年时期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培养学习阶段,自己本可以成长得更快。这并非丘先生个人的感受,而是一个数学人才重要的培养路径,他在文中写到:俄罗斯伟大的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A.Kolmogorov),一生致力于培养少年学生,二十世纪苏联伟大的数学家多出其门下。其学生盖尔范德(I.M.Gelfand),也是一代大师,曾在俄罗斯挑选了五个幼童,亲自教导,之后,这五个幼童俱成为数学大师,有两名成为哈佛大学教授。俄罗斯好几个得到菲尔兹数学大奖的数学家都是在十二三岁时由名师指点学习成功的。

  丘先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早熟”的学科,他认为:具有上进心又有好奇心的幼童,在良好的环境中由数学大师教导,他们会很快成长。

  换句话说,这是培养规律的要求。与人文社科对人的心智要求较高不同,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学习与培养,“天才出少年”的概率要大得多。

  是对中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途径的重要补充

  天才少年的培养,从娃娃抓起,除了培养规律外,在中国还有另外一层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伴随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逐渐迈入普及化,中高考的选拔功能越来越弱化。同时,在减负的压力下,各种升学考试难度越来越低,越来越趋于水平化测试,但同时,这些考试又作为中高考录取的依据,承担了筛选功能,这种复杂甚至分裂的定位,让中高考分数竞争异常惨烈。尤其是在中考中,大量优秀学生往往为了1分、2分的竞争优势,不得不重复刷题,鏖战一年,只为不丢分,把该拿的分拿回来,以赢得最后的胜出。

  这其中,中考尤为严重,几乎没有任何出路的天才少年也只能陷入更为无效的重复训练中,在耽误成长的同时,几乎磨灭了他们对数学、物理等科目的那份喜爱,那份赤子之心。

  这也是很多科学家非常痛恨和惋惜的,丘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希望孩子们能摆脱考试的功利束缚,保持一颗纯粹的真心,对数学喜爱的真心。

  同时,在越来越强调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动辄要求齐步走,不能超纲学,超纲教,超纲考,原来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体系事实上已经被系统摧毁,这是一个更为紧迫的人才培养上的重大问题。

  清华这一项目直接打通到初中,系统地打破了中考和高考对少部分拔尖人才成长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为体系化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开辟了一条道路。

  深圳中学校长,著名中学数学教育专家朱华伟对这个项目欢欣鼓舞的同时,对于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系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建议。

  朱校长表示,清华丘先生的数学领军计划不仅打破了中考,也不用高考,但是这些少年又是怎么来的?他希望相关部门能从国家战略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战略角度出发,再进一步,在小升初上也能开一个口子,给与一些有禀赋有潜力的孩子特别的成长渠道,让天才少年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

  的确,如果没有系统的考虑,各大学的拔尖人才项目可能都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

  这也是一次一流大学招生制度的有益探索

  这本是一个数学大师的培养计划,重在培养,清华也特别强调了尊重丘先生的数学人才培养理念,但大众更关注的是招生,是不要高考。

  与以往著名高校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不同,比如强基计划强调高考成绩占85%权重,这一项目完全脱离中考与高考选拔制度的制约,的确也是一次对拔尖人才选拔的重要的制度性探索。

  清华为此设计了非常复杂而专业的7道筛选流程,考生需要经过初评、综合测试、专业测试、体质测试、入围认定、确认和预科培养七道程序,而专门的招生委员会则由丘成桐先生亲自挂帅。考察范围也不仅限于中学数学课程内容,考察方式既有面试,也有笔试,既有数学,也有其他的知识拓展,特别强调了宁缺毋滥,显然是希望发现真正的数学天才少年,有培养价值与前途的人才。

  没有高考,但难度却远远高于高考。

  当然,这一完全抛开中高考的项目,也带来了一些人对公平的担忧。不过我认为,抛开清华设计的7道严格的招生筛选程序以及所有考核环节纪委全程参与不谈,单从丘先生的理想来看,对于项目公平的担忧也大可不必。此前,谈及这个项目的缘起,丘先生曾明确表示,他这一辈子只有两个心愿,一个是成为大数学家,另外一个是提升祖国的数学,使它领导世界数学,进而建立完整的科技系统,这都是中国的百年大计。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承载了他对于教书育人,对于提升祖国数学的理想和情怀,一定会严格标准、宁缺毋滥的。

  从项目评价设计的角度看,它对于探索如何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一流大学如何加强招生选材能力建设,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不惟分数综合评价选拔出优秀的拔尖人才,也有着重要的探索价值。

  当然,天才少年的培养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绝不仅是知识学习的问题。知识的学习可以压缩,但心智的成长无法压缩,对于极其优秀的天才少年,则更为复杂。清华也明确表示,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预科培养,如果不适合,还需要调整。希望清华在既往的一些大学少年班培养的基础上,汲取经验,加强综合性的引导与培养,包括心理与心智的成长。

  面向全球招生,这也是该项目与其他类似项目不同的地方,这一点和清华的苏世民学院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向全世界引才,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这是中国的自信,又何尝不是中国未来顶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探索:聚天下英才。

  美国以自己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留学生,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这些优秀的留学生很多留在了美国,为美国今天的科技与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华大学这一数学领军计划,也是以中国方式汇聚最优秀的人才,在不同文化“操作系统”下,必然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数学学科的领军人才!

  原创 陈志文 陈志文观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