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的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思考
从2017年秋季入学开始,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四省(市)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而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高中三年的课程安排由于种种原因,实行的是“新高考方案、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旧教材”的过渡性安排。在这种形势下,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方式面临着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海南,原来的会考没了,实行学业水平的合格性考试(省级统考),成绩不再与高考挂钩了,还要引入操作性考查评价,这对海南的通用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将产生巨大的转变,对于开始教授新高一年级的通用技术老师们来说,他们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策略以适应当前的高考综合改革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的新要求,确保能顺利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实施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新、旧课标的变化,把握新课标与旧教材的对接点,整合原有教材和新的内容要求,对今后的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以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为例,将新旧课标对比及现有教材分析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的对比和对新课标(送审稿)的分析可以知道,此次课标的修订在编写体例、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对教学上,体现在学习方式的变化,由知识本位向能力(素养)培养转向;在实施上,对装备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提供多个可能案例。新课标对基本知识、技能、态度、经验、思维和品格等技术的元素,也有了清晰的描述;教学内容总体要求不变,但新课标的描述更简洁,更强调教学要基于学生的个人经验和活动体验,注重感性认知的理性内化,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技术实践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新课标关注学习中学生与情景的互动以及学生独特个体体验和感悟,强调“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做”,实现“做”、“思”、“学”三者的有机统一,这种基于大过程、大概念、大综合的模块设计,而实施基于大观念的内容教学要求,基于大过程的技术实践与体验,基于大综合的技术项目教学实施模式,对今后的通用技术的教学实施也提出了新挑战,也对教师的理论和理念要求更高,特别是教师课程理念要从“三维目标”要求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
基于以上分析,本人建议在教学实施上重点在以下两点上进行突破:
1、教学内容上,以新课标和省发教学指导为指引,根据本校实际对旧教材内容和新课标内容新课标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以专题内容式进行内容整合;也可以原有教材逻辑和章节进行整合;也可以技术实践项目开展为框架进行内容整合;在内容的整合过程中,还是以现有教材的内容素材为主,以新课标要求补充部分没有或不足部分,尽量避免偏离原有教材内容太多。比如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的《技术及其性质》部分内容,就可以在教学中以专题内容式进行内容整合。
2、在技术实践安排上,把原来任务式的实践项目变为以强化核心素养的项目设计,教学时程安排上,技术经历、技术体验和技术实践安排应不低于课时总量的三分之一。在项目设计上可以考虑侧重体现核心素养中的某些方面。比如,为了强化学生的“物化能力”,就可以在实践中结合基本的工艺技能练习的同时实际完成简单而完整的作品制作和加工。
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今后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高频词,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就在于我们要通过在课程上基于系统思考的教学计划和设计,使学生的知识本位学习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其实是一个三维目标经过整合之后呈现的并进共生和交融的状态。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经过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真是情境中自主、积极的去建构知识,同时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能够形成品格,能够形成富有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有用人才。
各位亲,如果觉得好就分享出去和点赞哦!
作者:周仁忠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