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性格测试准不准
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某个面试官在面试一个应聘者,结束的时候面试者问:以后你是我的直属领导吗?面试官说:是的
于是这个应聘者做出了一个看起来很雷人的动作,他掏出了一份性格测试问卷说:你凭直觉答就行,我想测测老板是不是适合我……
一、性格测评准不准
作为国内首批DISC测评顾问指导师,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性格测评准确吗?
性格测评是否准确?不单单要看问卷的因素,还要看在测评之前是否对测评的目标有详细的了解
比如说测试者是否知道性格是没有优、缺点的,不然一个人很容易以主观好恶来填写,而不是选择真实的行为倾向
除此之外还要涉及到填写人的假想场景是怎样的,比如说很多人在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下,行为倾向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人在外面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回到家里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完全是两个行为风格
但是如果在测评之前,没有了解这些因素,就会大大降低测评的准确度
所以每一次在测试者测评之前,我都会邀请他先来看一下测评的引导视频,以增加测评的有效性
二、测评为了找毛病?
我们做性格测评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和为他人贴标签,而是为了调整自己
比如说一个岗位需要一个人特别认真和细致,而应聘者的行为不倾向于这样的风格
这时候如果让应聘者到相应的岗位上去工作,他愿意调整,也是可以把相应岗位做好的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硬是逆着自己的行为倾向来做,这个人更大的几率会不开心
当一个人做一份工作不开心的时候,外界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可能就会离开这里
这样的结局实际上是一个双输的结局,不光企业损失了相应的机会和投入,个人也损失了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招聘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人员和岗位的性格特质完全不符合,就没有必要浪费彼此的精力
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把公司现有的人员做一下测评,不合适的就调岗或者是直接出局
这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人员都已经招进来了,如果不是出现什么特别的问题,需要做的就是发挥他ZD的潜力
我们之前有一个完美型的员工,并不是特别喜欢跟人打交道,测试之后通过有意的调整,他后来变得更加的开朗活泼了,后来在他的岗位上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我们要明确:做性格测试,是为了让彼此更好的沟通,为彼此赋能,而不是互相找毛病
三、我的眼中如何看你
回到这个段子,我们不去考察他的真实性,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在职场当中用好性格,实现共赢
人际沟通当中,很多时候误解,都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
通过制作一份合拍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眼中是如何看你
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不会带着那么大的抵触情绪
有的面试官说:凭什么应聘者来测试我?我有拒绝的权利
可是对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遣你,而是要看两个人如何合作才能更有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配合一下应聘者,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毕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到底要闹哪样?
比如我和我们教研组的韩磊老师,就专门制作过我们两个人的合拍报告,通过报告来分析工作中潜在的问题
从我的角度来看——韩磊老师做事情的时候太过纠结,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当有事情来临,韩磊老师总是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立刻去执行
从韩磊老师的角度来看——我对于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没什么耐心,而且不愿意接收过多的信息
每当韩磊老师需要探讨一些细致的概念,我很难做到良好的倾听,并且没有什么耐心
,到底要闹哪样?
我们可以看到解药就是:韩磊老师需要分清楚轻重缓急,也会面对冲突,而不是消极抵抗
而我需要更多的等待和耐心,尊重别人的想法,区分要做和想做之间的关系
只有意识到才是改变的开始,如果我们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彼此行为风格的差别,就很难实现合作与共赢
,到底要闹哪样?
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之所以做事情的方法不同,只是行为风格的差异,而不是故意去为难彼此,这时候我们的沟通就会拥有更高的效率
与其大家已经开始合作,在摸索当中前行,不如在合作之前,就搞清楚有哪些潜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彼此沟通的成本
,到底要闹哪样?
性格测评有没有效?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性格测评有没有用?结果就要因人而异
如果我们拿着性格测评,为自己找借口、为他人贴标签,性格测评就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们用性格测试来帮助自己看到差异,增进彼此的理解,就会对我们的工作大有助益
欢迎你来聊聊:你如何看待性格测评这件事情?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