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
1982年8月17日的下午,天上飘着淅淅沥沥的雨,轻轻浅浅的自行车铃声在门前响起,随着清脆的铃声,邮递员一边敲门,一边问道:“这是自民的家吗?”
我打开门,把邮递员迎了进来。
“恭喜你,自民,你被洛阳师范学院录取了,这是录取通知书。”
接过这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我热泪盈眶。
这张通知书,渗透着我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汗水,映衬出挑灯夜读的背影,见证了复习备考的不易,寄托着父母、家人殷切的企盼与希望,实现了我上大学的理想。
不敢回首,却想回首。难忘复习备考的日日夜夜,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而我仍然在看书,做题,记背单词短语。伴着星星,伴着月亮。每当做完一份卷子,心里真的好愉悦,走到小院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抬头望望满天闪烁的星斗,远处传来一声两声的狗叫,顿觉清爽了许多,疲倦也消失了,又回到屋里继续紧张地复习。
每次模拟考试,各门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提高,我很有成就感,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记得当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写成议论文,我上初中时曾将范仲淹的这一名篇背得滚瓜烂熟,对宋代的这位名相敬仰有加。行文时我列举了文天祥、岳飞、林则徐、鲁迅、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事迹,并展开论述。最终,语文成绩在当年全县文科考生中名列第一。
天道酬勤。一份艰辛,一份收获。
手捧录取通知书,我喜忧参半。喜的是,苦读,拼搏,终于梦圆,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神圣的大学殿堂,有可能从此改变我的人生;忧的是,这张通知书,其实也是一张船票,印着我渐行渐远的背影。
少年不知别离意,长大方知思乡苦。
真的是这样。
年少时,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光宗耀祖的名片,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
成年后,它成了别离的船票,你在船上,父母与家人在码头。
后来啊,它又像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我在这头,父母与家人在那头。
寒窗苦读十数载,一朝春尽两别离。从此,孩子便成了游子,家乡便成了故乡。
于是,我在想——
7岁以前,家是孩子的全部。
7一12岁,家是晚上。
13一18岁,家是周末。
19一22岁,家是寒暑假。
22岁以后,家就是春节。
开学当天,手里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奔赴的是诗和远方,远离的是家与故乡。
此去经年,父母,家人,前途,皆不辜负。
凡子書房/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