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与每位家长和孩子息息相关
1月1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这个意见引发了整个社会的重点关注。
意见指出,自2020年起,将取消“自主招生”,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开启“强基计划”。
这次变化反映了我国教育在人才战略、培养视角上的转变,越来越强调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强基计划”的影响力是宽泛和深远的,因为不仅仅是高考,中小学教育等等都在因此发生变化。
强基计划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 Natasha Dzhola
“强基计划”并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
下图是“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的区别。
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强基计划”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基础科学能力的提高。其中,招生条件中的“综评档案”非常能够体现这一点。
“综评档案”有三个必填项: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成果、期末总结。
“研究性学习”这一项让很多人都感到困惑。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程应遵循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 Natasha Dzhola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了解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我们发现,这不就是托特科学一直在执行的“PBL项目制学习法”吗?
在托特科学的课堂上中,从选题、到研究、设计、实验、改进,再到做作品的讲解、演示和经验总结......学员们总能在这一个个环节中体验到研究性学习。
而这样的研究机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实是很难系统的实现的。
面对“强基计划”
家长和孩子要尽早关注起来
“强基计划”的推出,与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有关系。
“顶尖人才”被重新定义
高等教育的资源倾斜及考核方式的改变,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时代的“顶尖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全面的综合素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长远的目标和志趣,是一位“顶尖人才”身上绝不能缺少的特质。
@ Natasha Dzhola
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需要整体的规划
在新高考和“强基计划”中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的教育更需要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孩子需要从小开始积累见识、锻炼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拥有一套高效、深入的思维方式。在孩子还不具备足够的阅历之前,家长需要先提前做好准备。
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以始为终”的实践过程,孩子的未来发展,培养的思路应从家长开始变革。
孩子需要获得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看完优秀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后,很多成年人都表示难度很大,那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想要去完成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就需要尽早开始进行PBL项目制学习的操练。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而言,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态度倾向。
而作为家长,我们都很清楚,独立思考和研究意识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
托特科学与研究性学习
托特科学的全系统科学课是为数不多的能为孩子提供研究性学习践行,甚至能直接产生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的教学产品。
成都托特中心“木头小车”项目,一群不到10岁的孩子自己动手、设计出了一台真的会跑的车。
成都仁和托特中心 / "木工小车"
郑州托特中心暑期“魅力博物馆”项目,每位孩子都动手设计制作出了自己的“河南博物馆”模型。
董蕊嘉作品/“河南博物院”
托特科学总部发起的“手脑大赛”,引来老师们各显神通,磁悬浮座椅、纸板做成的吉他、模拟生态圈、健康查询系统……每个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也像学员们完整的展示了研究性思考。
还有即将与大家见面的托特科学“知识图谱”。
在托特科学的每一节课程都是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动手实践的体验过程。
托特科学“知识图谱”
PD课程作为托特科学的明星课程,更是将“PBL项目制学习”融入其中,不断的锻炼学员的协作能力、跨学科整合知识和技术以及思维方式的塑造。
不是我们走在了政策之前,我们只是提前认识到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强基计划”与每位孩子和家长都息息相关,早一点关注,早一点把握机会,就能早一点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