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核心不再是“低分进名校”
随着近期各大强基高校招生简章的公布,蓄势已久的强基计划政策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面对第一年实施的强基计划,报考几乎没有可参考的依据,众多家长和考生异常茫然、焦躁,强基计划究竟该不该报考?如何报?
讲座主要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怎样理解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不同
二、怎样理解强基计划具体政策要点?
三、在强基计划的政策之下,如何做好强基报名、申请以及相关准备?
以下内容,根据熊老师线上讲座整理而来,略有删减。
理解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不同
目前我们很多考生和家长在理解强基计划的时候,都会对照之前的自主招生而进行,因为现在的高三生在高一和高二的时候,接触的都是自主招生,当时是90所大学拿出总计划5%的名额进行招生。在今年年初,教育部明确宣布,传统的自主招生的方式取消,推进实施新的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与之前的自主招生有什么不同?我们是不是可以继续用理解自主招生的思路来对待强基计划,就变得非常关键。强基计划的具体的政策和自主招生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参加高校不同,招生专业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报名录取方式不同,录取的标准也不同。
参加高校不同。原来的自主招生是90所学校,77所面向全国,13所面向本省,而强基计划是36所双一流A类高校,跟39所985高校很重复,只是说985高校中有三所是双一流的B类高校。这36所高校本身就有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任务,也都需要培养基础学科领域人才,因此就选择了36所双一流的A类高校来进行实践。
招生专业不同。原来的自主招生是没有规定招生专业的,学校可以拿出任何专业来进行招生,包括热门的经管专业等。但强基计划主要是基础学科专业,例如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文科的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当然还有一些当前国家所急需的学科专业比如说基础医学或者人工智能等。总体来说,强基计划是有明确专业要求的。
培养方式不同。自主招生更多强调是招生,但录取之后都是按照一个模式来进行培养。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采取单独的培养方式,将会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交互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来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部分学校明确提出进行本博连读,比如“4+5模式”,读完9年之后拿到博士文凭。因此强基计划它是特别重视培养的一个计划。
同时明确学生不能转专业,你被强基计划录取之后,你只能在本专业继续学习,如果你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你最多只能从强基计划班转到这个专业的普通班,而不可能说是转到这个学校其他所谓你喜欢的或者热门的专业。当然还有部分的学校,它是允许学生在强基计划内转专业,如果这个学校有强基计划的物理、数学、化学,如果你物理不喜欢了,你可以转到化学,而不可能转出强基计划专业。
报名与录取方式不同。之前的自主招生报名之后,即进入学校的初审阶段,每个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报名材料来进行审核,审核之后,将确定学生是否入围学校的校测。而强基计划在报名之后没有学校初审环节,不再对学生的报名的材料进行筛选。因为强基计划它不是根据学生的报名材料来入围。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所强基高校的招生简章都提到了强基计划有两类学生:一类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第二类就是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全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的学生。这样的一个报名条件,被部分的考生和家长错误的理解为只有参加全国竞赛,获得决赛一等奖、二等奖,才能报名强基计划。其实任何一个只要具有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都可以去申请报名强基计划,但是你申请报名是你的权利,能不能入围学校的校测,需要看你的高考成绩。
强基高校招生简章都说明了学校的投档入围比例。比例可能是3:1或者4:1或者是5:1,即按照招生计划扩大一个倍数来确定入围学校校测的名单。校测结束之后,根据高考成绩、校测中笔试和面试的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分,高考成绩占85%,校测成绩占15%。而对于另一类参加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的学生,入围线就是是当省的一本控制线,对于新高考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的省份,就按照特殊类型招生线来确定是否入围。
录取方式也不同。自主招生录取方式是达到一本线即可录取,或者是低于学校的统一招生录取分数20-60分之间来录取,直接给学生一个降分录取优惠。强基计划的录取是按照高考成绩85%,大学面试考试成绩15%来进行录取。
对普通类和竞赛获奖类同学来说,入围条件不同,它的录取也有所不同的。普通类考生按照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来进行综合评价录取。对于竞赛获奖类学生来说,也是按照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进行综合评分,但是否录取需要看你的综合评分是不是达到普通类考生被录取的最后一名的综合评分,达到才能录取,达不到即不被录取。也就是说高校录取竞赛学生的时候,是不算在强基招生计划之中的。
理解强基计划的两大政策要点
从36所强基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看,各个学校基本的规则是一致的。实际上这是国家教育部在实施强基计划的时候统一的要求,也就是说强基高校在整体报名、培养、招生的要求上带有共性,只是每个学校它具体执行的时候,可能招生计划有所不同,考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我们要以这样的一个宏观的思路去理解我们每个学校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
具体理解强基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两大要点。第一个要点,强基计划既重招生又重培养,它不只是一个招生改革,更是一个培养改革。
按照强基计划的招生安排,是在所有的批次之前进行招生,强基计划招完之后再进行提前批招生。如果本省范围内有综合素质评价,那么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也放在强基计划之后,先进行强基计划招生,再进行综合评价招生,随后是提前批招生。因此部分家长就会把强基计划当成一个跳板,认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可以利用强基计划这种方式进入一个理想的学校,反正先报考强基,如果不被录取的话,后面的批次也不受影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强基计划确实给我们考生增加了一个机会,但是同学们在选择报名的时候,一定要要考虑我究竟喜不喜欢这个专业?未来进入大学之后,我怎么样去发展我的学业,还有未来的职业发展选择?如果说通过强基计划被高校录取,然后进入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专业,那样的话只会得不偿失。
第二个要点,强基计划建立起了“共性+个性+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所谓“共性”就是统一高考的分数,我们要打破高考的唯分论,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其实分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但不应该把考试分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而应该变成多元标准中的一个,所以说以高考成绩作为入围的标准。
“个性”是指学生的个性也需要展现,比如说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就可以入围强基校测。这里要求我们家长考生不能以功利地心态去对待竞赛,不能把竞赛变成升学的手段,而应该把竞赛成为发展孩子兴趣的舞台。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通过竞赛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说学生进了大学就结束了,而是要在大学里学有所成,获得更好的学业发展,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而综合素质评价是指高中的综合素质加上大学校测的综合评价来全方面评价学生,最后形成“共性+个性+综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
如何做好强基报考规划
在这样的一个政策之下,我们高中生要怎样做好强基计划的报考规划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第一:确定报考目标;第二:结合高考准备学校校测;第三:适当的面试的准备。
首先需要结合我们的实力来确定强基计划的报考目标。强基计划从理论上讲所有人都可以报名,但是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根本达不到入围线,那么报名的意义不大。所以我们要根据强基高校往年在当地的招生录取分数来判断自己大概能不能达到学校的入围线,从而确定能够报考强基高校的范围,从中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考虑到强基计划不能换专业,最多只能在本专业范围内进行这样的一个换专业,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考虑清楚,我要不要成为基础学科领域的人才。其实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报考的这种双一流大学,是需要倾向于基础学科专业的,从国外大学培养模式来看,他们更加注重基础学科,因为只有在本科阶段打好雄厚的基础,才能在读研读博期间,提供你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的空间。所以考生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结合自己的兴趣,选定强基计划的专业和院校。
其次我们要做好相应强基计划校测笔试准备。一般高校的强基计划笔试占校测成绩的50%,笔试考试科目一般为两门,比如“数学+物理”或者“数学+化学”等。那么校测要不要提前准备?我个人认为可以结合高考来进行准备,强基的校测笔试比高考试题肯定难度更高,对于参加强基的优秀考生来说。在高考复习中准备灵活性和难度更高的试题也有助于高考的发挥。
最后适当的准备强基计划的面试。针对强基面试准备,我觉得同学需要提前了解报考高校面试的具体形式与内容。实际上强基的面试环节和综评的面试很相似,我们可以结合综评面试来看,它的试题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时政题目。考查学生对具体时政事件的看法,比如今年的疫情防控是一个热门话题,他会让考生分析疫情之下你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是看我们考生有没有自己独立的观念,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一类的面试题跟高考语文作文有点类似,实际上准备强基面试题就是准备高考材料作文。
第二,科学、人文常识题。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学科素养。这种学科素养的准备,实际上需要同学们在高中三年学习阶段中去提升,它不是一夜之间可以提升的。
第三,表达考生价值观的试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强基计划?”、“你为什么选择报考这个专业?”,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生活环境、学习情况等多方面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强基面试有可以准备的部分,也有不能准备的部分。不能准备的部分就是学生的素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学生长期所形成的东西,没有办法立即进行提高。可以准备的部分就是提前去了解所报高校的面试形式,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一般为“3对1”,即三个教授面对一个学生,并且是两组来进行面试评分。你可以通过对高校面试形式的提前了解去提升自己的一些面试技巧。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