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与三位一体综评有什么区别
2020年起,自2003年开始长达16年的高校自主招生不再举行。新推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那么,强基计划与我省实施的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高校校测)”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一、选拔定位不同
我省高水平大学与省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即选拔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学霸级)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人才(竞赛生为主)。
二、招生院校不同
我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包括高水平大学与省内地方属高校组成。
1.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共9所。
2.省内地方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2019年是49所: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温州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宁波工程学院、衢州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杭州医学院、丽水学院、温州肯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商学院(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强基计划都是双一流大学,共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三、招生专业不同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如浙江大学2019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这里特别强调:不限于上述7个基础专业,还包括计算机、医学等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复合型学科的专业。如武汉大学上报的专业有: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山东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川大学:汉语、中国史、考古、数学、化学、生物、古文字。(具体以2020招生简章为准)
四、入围条件不同
9所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尤其是四门首考成绩,49所省属高校的入围条件主要是学考等级及各类竞赛的选备条件。当然,所选专业必须符合选科范围要求。
如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三一入围要求:综合素质优秀、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并具有浙江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的考生。这里面看似没有具体化的要求,但其实申请材料要求中就会涉及相关反映考生能否入围的信息,包括竞赛、四门首考成绩等。
又如省属高校浙江工业大学2019三一入围条件:6A,及均C上。
而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虽然报名在高考前,但能否初审通过入围主要看高考成绩。当然,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会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我参考自主招生条件,估计至少省一及以上)。
到底36所强基计划与9所高水平大学给浙江多少招生指标?等招生简章出来,就可以结合去年的录取数据,来判断自己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另外强基计划与高水平大学能不能兼报?我的推论是:因为涉及到志愿锁档,初报兼报或许可以,但如果强基计划与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同时初审通过,那么最终只能选择一个,即会要求考生提前网上确认参加测试资格和自主确定优先录取顺序。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的志愿填报和录取。
五、录取方式不同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的方式,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高校组织专家组,根据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进行初次遴选;按照随机匹配、相互制约、全程录像、公平公正的要求,组织综合素质测试,进行再次遴选;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如2019年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成绩构成:
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招生计划分省设置,分省竞争。涉及锁档。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的志愿填报和录取。
如强基计划的分数构成:
六、培养模式不同
相关高校对三一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也在进行系统安排与培养,但强基计划来得更加系统、全面和重视: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如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五大书院专门培养强基计划的学生:除新雅书院外(通识教育实验区),新成立日新书院(文科)、致理书院(理科)、未央书院(工科)、探微书院(偏理科交叉)、行健书院(偏工科交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