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主招生暑期课堂(学科营)
多年来,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选拔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不断丰富,流程更加复杂,流程管控更加严格,选拔机制更加规范与完善,选拔效果更加公平化与多样化。以后,各大高校招考政策会更大幅度地向自主招生倾斜,以笔者们的亲身经历来看,自主招生即将从“不妨一试”进入到“必须一试”的阶段,“试一试”不仅有可能给自己更多的机会,还能在准备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名校名家魅力,结识各地大佬,提高自我眼界,拓宽自我格局。
笔者们以自身仅有的经验,希望将我们自己关于自主招生的一些好做法分享给大家,以供高中生学弟学妹们参考。第一期分享与暑期课堂(学科营)相关的内容。
1.什么是暑期课堂(学科营)?
“暑期课堂”就是俗称的“学科营”,即每年夏季各高校分学科举行的夏令营活动,学员的表现情况与第二年三月份的自主招生资格挂钩,但是各个学校的具体政策会有所差异。通过学科营取得自招资格的学生取得的降分,只在在学科营相关专业有效。
以北大为例,暑期课堂包括:城市与环境、地学、工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古学、史学、天文学、信息科学、艺术学、哲学、国际关系,共计12个学科。由这些专业所在的学院组织,组织进行夏令营活动与选拔。
◆ 招生范围:高二升高三学生。其中城环、地学、工学、化学、环科、天文、信科限定招收理科生。史学限定招收文科生。考古、哲学、艺术、国际关系对文理科没有限制。
◆ 入围方式:原则上由学生自行报名。
◆ 选拔资格:学生在特定学科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
◆ 优惠资格:优秀学员北大自主招生初审通过。
*从往年的情况,学科营选拔入营的主要因素是『年级综合排名』,『竞赛成绩』(理)、『特殊经历、作品发表』(文)也是参考因素。
在营期间,学生将会参与各个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计分考试。各学科活动不同,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校内讲座、联谊活动、校外参观考查、动手实践活动。考试内容与形式也不同。
◆ 哲学营:组织多次小组讨论和讲座授课。有2次小测(考察讲座和讨论内容)和一次结业考试(结合英文材料写小论文)。
◆ 历史营:考察历史学科知识,包括『中国史』(偏重古代史)和『世界史』,题型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安排多名教授组织多次小组讨论,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专业方向的专家学者,了解更多的知识。
◆ 地学营:根据营员的表现、学习基础并通过笔试和面试,评选出优秀营员。笔试考核内容与教授讲座内容无关,重点在报道后发放的资料袋中的地理知识手册上,备考只需要准备该手册即可。面试内容与北大自招面试相似。
◆ 考古营:考古学院教授带着学生一起参观和发掘,过程中表现突出直接后续约谈给予加分,属于在实践过程中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古夏令营考试以讲座内容为主而不进行其他方面的笔试,2014年考察考古学通论部分内容。
◆ 工学营:考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面试+实践考核,难度在自主招生水平。实践考核内容:有专业相关,也有不相关,甚至有物理竞赛题。建议采用PPT、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提供电脑)。
◆ 信科营:考察方式为数学物理笔试+实验+面试。笔试部分包括高考超纲知识,也会涉及到在营期间的讲座内容。实验部分为上机编程和电路实验二选一。面试部分与北大常规自主招生面试相同一致。
◆ 天文营:天文营内容为天文讲座+天文知识介绍+参观天文台。由于天文在北大属于物理学院,考试以物理为主要内容,难度自招物理水平。笔试结束后还有面试,面试还是以综合面试为主要形式。
◆ 艺术营:艺术营的考察形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考察命题写作,面试为小组面试,考题与『艺术学』相关。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2.部分学科真题分析
艺术学(2017):限时两个半小时,撰写两篇论文。一道必做题,一道选做(三选一)
必做:阅读苏轼的《琴诗》,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议论文或论文阐明其中可能相关的艺术学道理。
《琴诗》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选做:三选一 1000字左右的论文
文化产业:论述“文化➕”新时代文化产业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电影: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改编一部沙翁的剧作?写出你自己的策划方案。
艺术史论:请你用中国美术史的知识,论述中国艺术的一个文化符号。
必做题与苏轼的《琴诗》有关,要求是与艺术学相关的道理。百分之百保证所有人第一次看见这道题的时候一定会是一头雾水,因为既有阅读理解的障碍,又有如何展开成文的难度。仔细揣摩后我们不难发现,该诗讲的是“艺术创作主客体的辩证关系”问题,“指”是弹琴时“人”的借代,是创作的主体;“弦”是艺术创作时被作用的对象,是创作的“客体”。综合全诗,即为“主客体二者缺一不可”意。
那么我们如何下笔呢?
其实若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并不难回答。我们可以从美术史、电影史、音乐史中寻找到大量的素材,甚至可以从美学理论和艺术学概论中直接找到答案。笔者当时写作的大致内容是:先写艺术创作主体的重要性,再写创作客体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二者的辩证关系。从主体来看,一方面,没有“人”支配创作过程,艺术创作就无法拥有“动力”,艺术创作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主体的差异性,对创作作品有极大的影响,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宗教观念的变化对绘画创作的影响、法国新浪潮后欧洲电影“作者论”观点的兴起、亚欧不同区域文化熏陶下的人所生产的音乐风格的差异性等等都是与之相关的内容。从客体来看,客体的存在似乎是一种刚需,是创作的作用对象,是创作过程的承担着。当摄影技术未进一步发展,爱迪生未发明三棱镜,又怎会有电影的出现,由此观之,很多学者将电影史看作是一段技术史也不足为奇……这些都是与艺术创作客体相关的内容。至于二者的辩证关系,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都可作为论据,论述时不妨引述朱光潜与巴赞的相关的美学或艺术理论,都将是论述的亮点。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