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有什么好处
自主招生的作用主要是两点:一方面是学生凭借自己的裸分进校有一定的困难与风险,需要通过自主招生给与的降分政策来进校,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凭借自己的裸分成绩完全能够进校,但是学生的成绩与院校较好的专业有一定的差距,自主招生给与的进专业加分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建立原本是想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目的是选拔特殊人才,但是自主招生却已逐渐演变成了高校间争抢优秀生源的大战。可即使如此,对于高校来说自主招生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大学间有他们各自的特色和培养理念,他们需要通过自主选拔这样一种形式来挖掘学生身上除了成绩以外其他的特质、专长,从而招到一批适合本校的学生。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促使自主招生改革的指导性意见,2015年自主招生工作的开展也是紧紧围绕着改革意见,并且有了一定成效,而在今后长远的高考制度中,自主招生对高来说依然是至关重要的,改革的道路不论多么艰难,高校通过自主选拔来锁定一批学生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自主招生的作用主要是两点:
一方面是学生凭借自己的裸分进校有一定的困难与风险,需要通过自主招生给与的降分政策来进校。
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凭借自己的裸分成绩完全能够进校,但是学生的成绩与院校较好的专业有一定的差距,自主招生给与的进专业加分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现如今大平行志愿的报考模式下,学校大部分都出现了录取分数、排名的大幅度上涨, 2015年院校录取排名,以理科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已经由2014年的1149名上涨到了今年的674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2014年2608名上涨到了今年的1523名;以文科为例,北京师范大学由2014年的700名上涨到了今年的399名,中央财经大学由1005名上涨到了今年的690名。
在现在的报考模式下,考生想凭借裸分直接考进名校就是越来越难了,今年我们遇见了一名文科的学生,平时历次考试成绩都在北京市排名1000名左右,高考考了611分,北京市排名到了2176名,考得非常不理想,她对院校的要求又是不愿意出京只想在北京选择,根据她的高考成绩在北京选就只能去首经贸、北工大这样的学校了,对她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幸运的是她在前期积极参与了自主招生的工作,通过自主招生获得了北京理工大学30分的加分优惠,最后她也正是凭借着自主招生的这30分优惠进入了北京理工大学。正是自主招生为她赢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学生要积极参与自主招生,因为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在高三学习中能产生积极作用的事。
自主招生在3月份开始,这正是高三下学期刚刚开学之际,通过自主招生,首先是可以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让他们知道在高三剩下来的时间里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第二是我们可以挖掘出学生深层次的一些兴趣爱好特长等,因为自主招生不光是看学生成绩,同时也看重学生其他的一些特殊才能,有的学校可能正好需要你的这种特长,而你将来也很有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了。第三是自主招生可以对学生产生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现在自主招生复试已经改到高考后进行了,那么在高考之前我们会知道的是自主招生的初审结果,一旦某个学生自主招生的初审通过了,那么对她来说这是比任何老师家长平时说再多鼓励的话都会更具激励作用的,这代表学校已经接纳我了,对我有了一定的认可,现在只需要我的成绩再高一点点就能去了,今年遇到了一个理科的学生,在做自主招生之前,成绩大概在北京市排名5000名左右,平时也不怎么自信,自主招生初审结果公布后,这名学生一下通过了北师大和传媒大学两所学校的初审,这对她来说完全激起了她的学习劲头,再后期成绩一直处于上升阶段,高考时考到了北京市3000名,虽然最后她并没有通过这两所学校自主招生的复试,但是对这个学生而言,自主招生给她带来的结果是直观的,她的确就是因为初审的通过受到了激励,增加了自信,成绩也随机得到了提升。
一直以来,有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并不重视,认为自主招生都是高分学生的ZL,可是徐老师通常都会鼓励只要你是一本线以上的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自主招生中来,涉及到自主招生的院校目前有90所左右,其中不是只有北大、清华这类的一流学校,也有一些录取分数并不高的211院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去参与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且是低回报率的一项工作,可是我们绝不能因为自主招生回报率低,就不去做它,要想把自主招生做好,就一定要记得这是一件不不问结果,重在过程的一件事,重要的是我们参与了,为的就是争取一次进名校的机会,最终我们并不会损失什么,可我们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很有可能就将与名校失之交臂。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如果预期自主招生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也不建议他参加,这种心态对他来说无疑是弊大于利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