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神秘面纱
6月15日,美丽的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考试正式落下了帷幕。今年中传自主招生共7401人、18006人次报名,比去年增加7476人次,最终初审合格并确认考试的有3472人,竞争比历年要激烈。
今年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为6.11-6.14,6.11上午为综合能力测试笔试;下午为视频作品分析笔试,6.12-6.14为专业面试,最终结果将于各省份高考报志愿之前发布(去年是6.22)。
综合能力测试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分为综合能力测试、视频作品分析两部分。
相比去年,今年的综合能力测试题目更加灵活,除传统的语数英三科外,还增加了对文学,历史,逻辑以及科技前沿话题的考核,非常具有“中传思维”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能力测试包含生活题、语文、数学、外语四大部分。其中生活题包含了情商、文学、历史、空间、逻辑几种题型,比如空间题,给你一个立体图形,让你推测平面展开图的效果;比如情商题,让你看一个人的表情,猜测这个人遇到了什么情况;比如历史题,给你不同朝代和文职部门,让你连线等,总之这部分题目比较灵活,很考察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只会“死读书”的同学,这部分测试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语数外部分,语文考了默写,文言文翻译,还有500字的小作文写作:其中文言文翻译要自己断句后进行翻译;小作文来自《平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根据材料写作文,体裁标题自拟。
数学部分共考核了3个选择/3个填空/5个大题,大题考核了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导数,平面几何,圆锥曲线等,难度比高考有所增加。
英语部分考核了阅读/翻译/作文三个部分,中译英翻译主要讲的是研究显示用iPhone的用户智商普遍比用安卓的高,作文是说假如人类像《侏罗纪公园》中可以克隆恐龙,你的态度会是什么?
通过以上题目我们看出,综合能力测试是在语数外三主科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试题,范围很广泛,非常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基础。
同时新媒体和高科技类的话题,也成为这次自主招生考核的一个亮点。
视频作品分析
视频作品分析主要是面向广播电视类考生(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学,电视摄影)的考核内容,今年的视频考核的是一个关于扶贫主题纪录片的分析,需要根据具体题目要求进行分析,考核学生对影片之内的理解和影片之外的思考。
很多家长和同学们一直对视频作品分析存在误区,不明白为什么中传的自主招生考试会如此关注记录影像的考核?其实纪录影像一直是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新闻的核心命题,即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时代与人物命运的刻画,对社会意义的深刻反思,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新闻传媒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而如何用艺术化的影像手法去表达和传递你的新闻话题,这也是同学们以后需要不断修炼的方向。
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部分,主要分为自我介绍,回答考官提问,即兴评述三部分,今年的即兴评述题目对政治,文学,历史,娱乐、科技、新媒体、社会类新闻热点均有涉及,比如 “你怎么看待习近平和特朗普的谈话?”、“用学过的语文知识谈谈怎样推广国学?” 、“ 你对短视频怎么看?”等几大类话题,非常考核学生的新闻敏感度、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表达能力。
2017年中传自主招生最终结果将于近日发布,去年发布时间为6月22日,让我们拭目以待今年的成绩吧!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