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20年高考状元也选择强基计划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8-10

2020年高考状元也选择强基计划

  2020年高考强基计划招生的校测和录取已经结束了,从政策出台到招生录取落地,民间批评的声音远大于赞许的声音,特别是竞赛生群体。难道,立足于国家发展略的强基计划,真的不香吗?

  从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来看,与以往的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特指清华北大的综合评价招生)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对于2021年、2022年甚至2023年高考的考生来说,了解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情况,对自己的高中学业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1

  强基计划,不再是单纯的降分录取。

  对于以往的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采取的是“线上走统招,线下走自招和综评”的录取模式。而强基计划与以往的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相比,ZD的区别是不再是单纯的降分录取。

  老刘于2020年1月24日写的《还在用“自招”的眼光看“强基计划”,你OUT了吗》一文中,就指出:由于强基计划在培养和就业方面的优势和吸引力,且在提前批录取而不影响统招批次录取机会,一定会吸引一批裸分上线的考生选择强基计划。

  这还真就成了现实,广州市第六中学的刘洋同学,在2020年高考中以716分的高分成为广东理科状元。但刘洋仍然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并获得了强基计划第一名,将入读致理书院。在8月6日清华大学举行的首封本科录取通知书发放仪式上,清华大学邱勇校长亲自为刘洋发放了第一封录取通知书。

  在回答人们关于状元为什么还要参加强基计划的疑问时,刘洋说他以后想学习计算机,物理和数学对计算机学习非常有帮助,他看中的是强基计划给考生学习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提供的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高分线上考生走强基计划的不仅仅是一个刘洋。再比如参加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校测的四川考生中,zui高分为686分,而理科入围线是666分,686的分数也足够高了。

  另外,666分的入围线,位次是四川省第1985名。2019年四川大学在四川的理科录取线是649分,位次在8936名。根据一分一段排名来看,四川考生的1985名在四川大学即使走统招也几乎除了医学外的专业任选。

  强基入围线高于高考统招录取线,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强基计划入围线很可能要高于统招线的,不仅仅是四川大学一所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在天津的强基入围线高达700分,对应位次为241名(2020年天津采用新高考,不分文理)。2019年北航在天津理科录取线是681分,理科排位343名,700分入围太高了吧?

  线上高分考生参加强基计划,说明一些名校的强基计划对考生来说还是很香的。强基计划,绝不再是单纯的线下录取。

  02

  降分录取分值缩水,一部分优秀竞赛生遗憾踏空,后面的竞赛生如何规划学业?

  强基计划出台前,以各类竞赛生为主体的自主招生,最大降分幅度为一本线。

  虽然强基计划的规则不再以降分作为录取方式,但强基计划以招生计划数3至5倍的入围方案,以及考生利用强基计划作为保底名校和冲高名校的惯性思维,决定了还是会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考生是降分录取。

  但,强基计划最大降分幅度比自主招生和领军博雅小了太多,这也是引起竞赛生质疑和批判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那些通过竞赛全国决赛以及各类营已经拿到了一本约的竞赛生。

  在《还在用“自招”的眼光看“强基计划”,你OUT了吗》一文中,我对于一类生(以高考分数入围)预计最大降分不超过20分,实际录取情况基本印证了之前的判断。

  对于一类生(以高考分入围)来说,最大降分幅度就是统招录取分数线-入围分数线。

  以2020年清华和北大在北京的强基计划招生为例,分析如下:

  根据清华和北大在北京的招生人数和一分一段表,预测北大清华在北京统招分数线为686分。而清华强基入围线为671分,北大强基入围线为675(大理)、666(大文),也就是说北大最大降分幅度为20分,清华为15分左右。

  清华在辽宁强基入围线为679分,北大为678分,而2020年清华北大在辽宁预估录取线为693或694,也就是说在辽宁通过强基录取清华北大最多降分16分。清华在广东强基入围线理科687、文科685,北大在广东强基入围线684,而清华北大在广东统招录取线预估为693,也就是降分幅度不超过10分。

  而对于全国竞赛金银牌破格入围的二类考生,则取决于其在校测中相对于一类考生的竞争优势,再加上一类生最大降分幅度。

  仍然以清华为例,清华对于破格入围的考生采用了免笔试给满分(9分)的优惠政策,北大是综合面试(6分)满分。而清华一类生笔试通过的成绩略高于4分,也就是说全国决赛金银牌的竞赛生最大取得了9-4=5分的优势 。而校测1分相当于高考8.82分,即二类生相对于一类生优势最大为5*8.82=45分,所以二类生最大降分幅度为20+45=65分。

  比如湖南今年破格入围并通过强基录取的同学分数低于统招线分数为:北大约为57分,清华约为54分。

  也就是说,即使有的高校有的强基专业入围和录取分数低于统招分数,一类生降分最大不超过20分,二类生最大不超过65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多数人来说竞赛投入多高考课内投入必然减少,两者此消彼长。对于竞赛生来说,没有了降一本保底,如何平衡竞赛与高考,竞赛投入多大精力是合适的,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不要轻易相信高考比竞赛简单所以竞赛搞的好的人高考都不差的神话,竞赛高考都出好成绩的人真的是少数,否则还争什么降分。

  2020年取消自主招生改为强基计划,有一批全国决赛金银牌并破格入围北大清华强基计划的二类生,因为高考分偏低没有被强基计划录取,更有一些铜牌和省一的竞赛生,甚至都没有入围。

  在高考面前,差一分都是遗憾。

  03

  强基计划,报名热校测遇冷?

  有媒体统计,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6090人,报名人数达到133万,清华北大约6万人报名,远超自主招生和领军博雅报名人数总和。就连四川大学,强基报名人数也达到了58468人。强基报名真的够热。

  而根据知乎上一些参加了高校校测的考生反映,一些高校实际参加校测人数远小于入围人数。在知乎中就出现了下面一则问答:

  一位同样参加了科大强基校测的考生说第一考场满员为110人,实到29人,缺考这么多?

  还有一位参加浙大强基校测的考生说,他的考场校测30人去了11人。当然,对于清华北大来说,则又是另一种景象。

  根据以上信息,2020年强基计划似乎遭遇了报名热校测冷的局面。

  为什么会这样?

  实际上,网传的报名人数并不准确。根据四川大学报道,四川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全国共有14692人报名,网传的58468报名人数达到实际报名人数的4倍,太假了。

  另外,对于第一届强基计划,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认识上都有不足,除了传统的数理化特别是史哲不好就业的冷门专业认知以外,报名强基计划用来保底名校或者冲击名校的想法还是主要报名因素。

  由于出分后才入围校测,对于大多数裸分上线的考生,基于保底目的,放弃校测就是必然的了。

  04

  强基校测难不难,要考多少分才可能录取?尤其是目标清北的同学。

  这也是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或者后几届考生关心的问题。

  可以这样估算:用强基录取分数线-入围分数,当然要进行换算。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类生,你以压线入围,你在校测中最少要拿到多少分。

  以清华大学为例,比如广东强基录取线是87.68,强基入围成绩687折算为687*85/750=77.86,那么校测成绩需要达到87.68-77.86=9.82才能录取。黑龙江强基录取线为86.85,入围线为684,校测成绩需要达到9.33。浙江强基录取线为89.13,入围线678,校测成绩需要达到12.29。陕西强基录取线86.92分,入围线687分,校测成绩要达到9.06。

  综合来看,如果高考成绩压线入围,校测就要拿到15分中的9分以上,要及格才有可能在强基中胜出。

  校测难不难,如何准备?

  清华北大的强基校测,基本延续了自主招生和领军博雅的考核模式,采用笔试+面试。面试没有标准答案,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笔试难度较大,高于高考,但低于竞赛难度。

  如何准备呢?由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是以高考成绩入围,因此,如果仅仅为了强基计划用大量的时间去系统学习竞赛而影响课内,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但,不准备,在强基笔试中胜出也是有难度的。

  对于以北大清华为目标的学生,zui.好的方式是适当地做一做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暑校的题目,数理化都要做一做。根据以往经验,三门竞赛省二比一门竞赛铜牌更有优势。

  另外,还要重视清华北大举办的各种营,营中的笔试,就是提前见识强基笔试题型和练兵。

  当然,如果平时成绩优秀,还是有机会拿到某种认定的,这种认定在校测15分中是会以某种方式有所体现的。

  05

  强基计划不香吗?

  强基计划的出台,与当下的技术被卡脖子有关,入围强基计划的优秀学子,其未来的职业定位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而不是为了个人挣大钱。

  2020年作为第一届强基计划招生,可能会有不理想的地方,比如一些高校的强基专业可能录取不满。网传四川大学虽然计划招生180人,实际只录取了105人。再比如,对竞赛生优惠力度的大幅降低,会不会影响竞赛热情和数理化生信这些基础学科人才的选拔。

  但,这些也许JYB并不担心,因为从2019年严格自招招生,降低优惠幅度和限制转专业,到强基计划出台,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减少招生和报考中存在的功利思维。

  因此,强基计划就是要招到真正的热爱这些所谓冷门的基础学科,耐得住寂寞,能够静心搞研究,为国家战略而不是个人的前(钱)途服务的人。

  不仅你不够优秀强基计划不要,功利的也不要,所以别指望降太多的分,也别把强基当作进名校的捷径。

  当然,政策制定者或许也不指望招到的每一个强基计划考生未来都成为行业领导者,也许有十分之一能够成为行业精英,甚至百分之一成分解决卡脖子的领军者,就已经达到强基计划的目的了。

  这样的强基计划,对于立志于搞基础研究的人才,难道不香吗?不香,也许你就不是强基的“菜”,那你何必抢这个盘子呢。

  原创 同辉老刘 同辉同泰伴君行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