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所高校公布2021强基计划录取结果现已公布,如何查询
截至7月6日上午,今年施行强基计划的36所高校中,已有18所开放录取结果查询及综合成绩分数线,分别是: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由于各校并未公示录取名单,考生需要登录系统自行查询,以下汇总强基计划查询入口,请对应学校登入。
点击左侧菜单“成绩查询”查看校测成绩;点击“考生志愿填报”查看录取状态。
#强基计划录取查询入口
北京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1
清华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58
电子科技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14
中国人民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2
西北工业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99
哈尔滨工业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13
华中科技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87
兰州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730
天津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56
厦门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84
中央民族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52
华南理工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61
同济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47
吉林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183
南京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6
山东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22
大连理工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141
四川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10
复旦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46
中国农业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19
中山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58
中国海洋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23
重庆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11
华东师范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69
武汉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86
南开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55
东南大学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6
被强基计划录取之后
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
注:如对强基计划录取结果有异议,可以邮件或电话形式,且实名向学校招生办反映。
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同时,强基计划的录取通知书预计将于7月中下旬随各省其他类别通知书一起邮寄,请各位考生保持联系方式畅通。
#强基计划入学注意事项
01、动态考核
原则上各专业每学年考核1-2次,部分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规律第二学年开始考核。
由考核小组依据学业成绩、课外研学情况、综合素养、学术导师意见、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意愿等方面实施综合考核,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相关领域学术潜力、综合发展能力。
02、动态退出
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特殊情况下须转专业的,转专业范围限于本校强基计划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
在前两学年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该专业或相近专业对应的普通班级继续培养。对于在第三年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在考核小组指导下根据学生实际和兴趣制定后续学习计划,完成本科阶段学习。
03、动态进入
入校第一学年后,根据资源条件情况,学院可在普通班学生中选拔适量学生进入强基计划。
参加选拔的学生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并获得所申请的强基计划专业两名(含)以上教授推荐。
考核小组对申请者实施综合考核,考核包含笔试、面试和对以往学习及综合表现的考察三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学术志向、学术潜力和综合发展能力,择优录取。
强基计划本硕博衔接培养
3+1+X培养模式——“X”硕士生为2或3年,博士生为4或5 年,各强基计划专业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择培养模式;
即学生前三年学习本科课程,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第三学年考核通过后,将获得转段候选人资格,即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与名额;
获得转段候选人资格的学生,将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特点、条件以及相关培养方案,录取到强基计划培养单位相关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培养或直接进行博士培养。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