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学科竞赛省一可以报考哪些强基计划学校
【导读】 2020年36所A类高校强基计划已经开始招生,均要求学科竞赛国二。随着政策逐一尘埃落定,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也想知道:我有学科竞赛省级奖项,还有用吗?省级奖项还能拿下哪些高校的降分?
其实大家多虑了,能从省里几千人中选拔出来无疑证明了自己是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又怎么可能会“抛弃”你呢?
江苏2020年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综合评价在招生对象里面就已经开始明确了“基础学科拔尖,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及以上奖项”,此刻,也是给“风雨飘摇”中的竞赛学员一剂强心剂。

强基计划是新高考多元评价体系的重要探索
与强基计划招生有所不同的是,强基计划里的高考成绩占85%,综合评价录取方式里高考占60%~7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实际上,主要在于第一年开始强基,高校会更谨慎的圈定人才,审核材料。而综合评价主要在本省内实施,以后随着强基计划的逐步推进,高考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校考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
长远来看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顶尖高校更能够提出自身需求,在校考环节通过大量的竞赛知识和超纲知识来增加选才区分度;而未来,考生获得的奖项不仅可以关注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还可关注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特殊招生均认可竞赛奖项作为考生的特长和优秀潜质
这样的话,就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学生的选择自主权,真正建立起了双向选择、多元评价的招生录取方式。
同时,我们提醒各位同学
1、南大和东南大学作为江苏A高校,一旦通过测试且成绩符合要求,将直接被录取,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理解为锁档
2、两所学校学校考核环节只考笔试
3、报名时间为即日起至2020年5月31日
那么,强基计划未来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地方。
“强基计划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自主招生,但 不再唯分数论,也不限于招生,而是招生、培养改革相结合,探索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评价模式。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对待强基计划,要破除功利应对心态,回归到长远规划。新高考改革后,要求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很多省份、很多中学也确实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是它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强基计划的评价维度里有综合素质评价,这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从另一个角度上,也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最后,强基计划建立起了“共性+个性+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共性就是统一高考,它反映出了学生的基本能力,它是重要的标准,但不再是wei/yi标准,而是多元标准中的一个;学生的个性也需要得到展现,比方说学科竞赛获奖、个性特长等,都会纳入到强基计划的评价体系中来;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加上大学校测的综评测试评价,都作为考察指标,以实现全方位评价人才。
只有把强基计划放在多元录取的背景之下,才更能理解新高考的意义。在高考改革进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多元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强基计划承担了这样的重任。未来的教育,一定会是多元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最终实现学生的多元成长。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