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文史哲被强基计划带热值得报考吗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5-15

文史哲被强基计划带热值得报考吗

  强基计划,它来了,它终于来了。

  这段时间,各大高校,包括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都陆续发布了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别以为自家娃还在上小学、幼儿园或者还没出生啥的,就心安理得事不关己。

  鱼sir今天写强基计划,恰恰是因为这和每一位孩子都息息相关。

  强基计划是国家战略,预示着中国今后将重点培养哪类人才。

  这意味着,哪怕强基计划现在还处在试水阶段,各高校也会把zui.好的教育资源往强基计划倾斜。

  从强基计划出来的人才,则基本会进入国内规格zui高的研究领域,从此走上“康庄大道”,实现人生价值。

  这样美好的计划,不得研究研究?

  强基计划,

  究竟“强”什么?

  强基计划透露的信息非常丰富。

  其开宗明义,培养的人才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主要“强”七大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

  各大高校也基本围绕这几个专业,并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发布招生计划。

  清华大学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强基计划人才基本独立编班培养,配备zui.好的老师,国际级的学科交流资源,本硕博衔接,反正,就是强强强。

  这顿操作,是高校招生改革的结果,但背后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原因。

  去年,华为负责人任正非的一段话,刺痛了很多国人的心。

  他说,“修桥、修路、修房子只要砸钱就行。但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华为之所以能在5G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以及120位化学家”。

  这些人才,都是华为拿着大量的钱,以“撒胡椒面”的方式,从全世界著名大学招募来的。

  而持续发酵的中美“毛衣战”,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国家拥有哪些高新技术,不单单关乎生活会发生多少改变,还关乎大国博弈中掌握多少主动权。

  咱们真的苦“在关键技术领域被他人扼住咽喉”久矣。

  大国崛起,除了GDP崛起,还需要其他更给力的软Power。

  强基计划,将STEM相关专业列入其中就不足为奇了。

  清华大学在“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招生说明中明确,要选拔并培养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这其中哪个领域不重要?都相当重要,未来,每个国家都会在这些领域加紧布局人才。

  提前培养孩子STEM素养,规划学习,这点家长们其实早就有意识了,看看少儿编程有多火,就知道了。

  这样的规划,当然没有多大问题,技多不压身嘛,另外,也钱多多。

  但今天鱼sir想强调的是,强基计划透露的另一重信号:文史哲的命运。

  文史哲这条“咸鱼”,

  要翻身了

  ?

  听到文史哲,鱼sir脑中浮现的是:

  不咸不淡的生活,游离于主流边缘,仿佛“世事洞明”,一堆术语不离口,收入被其他专业碾压,曲高和寡的学术成就(又名:在实用主义者看来没毛线用的研究)。

  有些惨淡。

  也因此,很多人,在理性层面,是不愿意学文科的,哪怕内心喜欢,顶多把它当个“备胎”。

  渐渐的,重理轻文,踩文捧理,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逻辑,反应在高考、高校学科设置、毕业生专业分布等方方面面。

  总而言之,出现理科一边倒的现象。

  而强基计划或许会改变这样的格局。

  在文科组,汉语言(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被列为重点学科。

  有家长或许不明白,为啥是这三大专业。

  理由很充足。

  最根本的一个是,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中国现在的国际形象还只停留在“大国”,主要是人多,GDP全球第二,但非“强国”。

  原因,除了科技领域被人吊打,文化领域也没什么话语权。

  看看影视行业,大银幕被好莱坞大片霸屏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汉语言(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这三大领域,中国完全有可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咱们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

  如此厚重丰富的文化宝藏,正待后人来挖掘。

  反过来,如何在国际上更有力地打好5000年文明古国这张牌,也要靠这三大领域的研究成果去支撑。

  双方是相辅相成的。

  拿汉语言(古文字学方向)为例。

  这可是一门巨复杂的交叉学科。

  其涉及语言学、文献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哲学、法律、军事、医药等诸多方面。

  做这方面的研究,ZD的意义在于,更多地发现、呈现、阐释中国古代文明。

  而这样的古代文明是具有世界性价值的。

  历史学和哲学亦是同理。

  鱼sir预测,强基计划,会让这三大专业的研修,迎来一波小高潮,当然和STEM比起来算不上什么,可这样也已经意义非凡了。

  这样的文史哲,

  我家孩儿要不要上车?

  在选择学习方向上,我们很多人的思路是非此即彼,而且注重实用,比如未来好不好就业,赚不赚钱等。

  这样的想法肯定没错,但鱼sir觉得还可以换种思路。

  就是撇开家(guan)国(wo)大(pi)义(shi),以倒推的方式,去评估文史哲专业对个人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

  首先,从可行性出发,未来,强基计划中的理科组,肯定是热门中的热门,能挤进去的人,真的要实力超群才行。

  目前几大高校的基本要求是:

  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概括为,被选中者不仅高考成绩要优异,相关学科还得拔尖,这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吧。

  想在STEM领域崭露头角,一骑绝尘,可行性大打折扣。

  但文史哲不同,它自带“高冷”气质,人少,一个人脱颖而出的可能性便随之提升。

  另外,这个专业的牛人,往往靠的是个人兴趣,和“童子功”,即长久的喜爱与积累,不是后来人随随便便苦心钻研一段时间,就能赶上的。

  容易形成竞争壁垒。

  另外,从长远看,文科专业收入未必比STEM领域低。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马尔科姆·维纳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avid Deming做的一个研究发现:

  STEM专业人才收入优势在第一份工作之后会逐渐消失,到40岁时,收入会被社会科学或历史等专业的人才超越。

  David Deming指出原因有二:

  首先,STEM领域更新快,学习能力更强的年轻一代永远最具优势,换言之,技术过时的年长一代,比较难保持收入优势。

  其次,尽管文科专业起步慢,但它们正在赶上STEM领域。这是设计使然。因为人文教育能培养诸如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适应性之类的宝贵“软技能”。这些技能很难量化,并且不能为高薪第一职业创造清晰的抵达路径,但它们在各种职业中,都具备长远的价值。

  也就是说,文科人才,收入优势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进一步获得稳固。

  最后,学文科还有一个优势,未必100%,就是幸福感。

  虽然幸福感和成就感息息相关,而明显,STEM领域更容易出研究成果。但鱼sir觉得文科领域,有它独特的幸福感来源。

  在文科领域,一个人能汲取更多精神上的养分,其带给人的成就感也不容易被外界定义。

  古文字学、哲学、历史,不管是哪个领域,都充满丰富的人文元素,每一个小发现,都会给一个人带去快乐(可能在外界看来不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哪怕所谓的研究成果微不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人精神世界会不断被研究对象重塑。

  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世界、哲学的视角思考世界,这样的世界应该很不一样,至少会通透一些吧。

  七七八八讲了这么多,鱼sir最终想表达的很简单,不要一谈到人文学科,就皱眉,在今后,它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新选项。

  在孩子成长规划上,鱼sir的建议是,不需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学STEM更好,或逼着孩子一定要走这条路。

  让孩子都试试,不管走哪条路,告诉他们,走自己喜欢的路最重要,但一定要踏踏实实地走,不能半途而废。

  最后,回到标题,“这样的文史哲,我家孩儿要不要上车?”

  如果未来方向很明确了,当然是越早上车越好。

  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早积累早领先。

  还有,能吃到政策红利的,往往也是第一批上车的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哪五类考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一、什么叫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
2023-12-29

强基计划在浙招生数据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北理工2023年继续在部分省份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下称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一批有...
2023-12-25

强基计划究竟好不好

强基计划,从字面拆解,强是加强、强化的意思,基是基础学科的意思;按内涵来说,强基计划就是国家对基础学科以及事关国家安全、发展等关键领域学科,进行专项选拔、定向培养,从而适应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人才需求。 强基计划是从2020年开始实施的,与之同时...
2023-12-25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报不报 强基计划,是好多学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核心是看孩子适不适合。那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对基础学科研究 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 的优秀学生。要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
2023-12-25

强基计划不适合哪些人

强基计划虽有诸多优势,但并不适合所有的考生。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就要慎重报考: 第一类,成绩有差距。 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39所高校都是老牌985,竞争非常激烈。 大多学校强基录取会比统招线低 535分。如果考生成绩与此差距较大...
2023-12-25

哪几类考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很多学生、家长、朋友只听说强基计划是低分进名校的捷径,没有深入了解强基计划就想着报考。但是,强基计划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这些考生。如果他们对强基计划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会盲目报考,这会打乱他们原有的备考节奏和学业规划。 小编总结了哪些学生不...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