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真的是鸡肋吗
等啊盼啊,望眼欲穿,强基计划终于来啦!
看完简章,好多家长欲哭无泪,只叹自己孩子缘分太浅。
以为强基能捡个金蛋,到头来感受像个鸡肋。
说是鸡肋,理由如下:
1、想拿强基当捷径,低分上名校?没个国一国二奖项行不通!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基计划为例,其虽在30个省市自治区有150个计划,但平均到每个省份也就5人,按4倍入围,每个省份人数是20人。在任何地区降分几无可能,想进强基计划的数学专业甚至可能要高于其普通批次录取分数线。
再比如:山东大学的数学专业普通批历年都是热的烫手,放在提前批的泰山学堂更是炙手可热,又弄个强基计划,还不得爆炒?!
话又说回来,能拿国一国二的人,高考还难得住人家?既然降分不存在,实在看不出高考前报名强基计划的意义。
2、招生计划少的可怜!
强基计划入选人数如此之少,似乎没有必要高考前如此兴师动众。国字头中海洋同学只领到30个椅子,还好意思面向这个省那个市的招生,我为你心疼好一阵子。
3、章程中明确普通考生入学还能有机会补进强基计划!
为什么不能让考生进入大学以后再选拔呢?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原来就有教育实验班,往年都是从入学新生里选拨,选拔通知随录取通知书一起下发(没听说是因你没到时候,这么搞的也不是一家),去年我的一个学生就选入教育实验班。强基计划只不过是教育实验班中的基础学科提前搬出来而已。山大也一样,数学本来在泰山学堂招生(见提前批)。总感觉强基计划弄的不伦不类,又想娶亲,又不想拿彩礼,弄个红花轿勾引人,先来吹吹打打转一圈。
总结以上两条:
如此少的报名人数,校考权重的15%对高校来讲还能有多大挑选空间呐?如果高校没有了选择空间,考前报名还是没有意义。为什么不能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设立强基计划班专业,入学后再校考,不合格转入普通班。
4、各校标准一刀切,全是基础学科。
zui.好玩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抬眼一开,36个哥们划出了35个道道,就剩下自家一个啦,真沉得住气啊。其实,人家基础学科本来就硬,靠这个吃饭,本来就在提前批招生,这又弄了提前再提前,想了又想就是不好出简章,好饭不怕晚,压轴出来关注度更高,要不人家心理学专业全国数一数二呢。
5.个别高校一贯搞特殊
这36个学生中就有几个高材生个别,原来为争第一,自主招生掐的死去活来,抱着金饭碗年年到各高中讨状元。普通批更是死乞白咧的给考生递小纸条,金秋营,冬令营,奥赛直通车,穷腚的不行,谁叫人家有资本。弄个强基还死不要脸交作业不交答案,招多少学生?你猜!逗你玩儿吗?!你葫芦里卖什么药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句话,强基计划试点班里也有校长治不了的学生。
鸡肉不放桌面,可不只剩下鸡肋了呗!不过有些厨师还是把硬菜、素菜一起端上来!说鸡肋打倒一大片也有失偏颇!也有家里有硬菜又不让往外端的(因为不在强基之列)拿点青菜自己都不好意思。
反正已经开席啦,耳聪目明,手疾眼快的家长准备好抢哪盘菜了吗?反正你们也都不是吃素的主!
是不是鸡肋你说了算!明天我再说是不是鸡肋第二篇。
高考指南,一路相伴。
喜欢文章,记得点赞!
转自:W指南针W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