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人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报名火爆,录取遇冷
经历过去年强基计划招生的朋友都知道:
2020年强基计划出现了“虚火”——“报名火爆,录取遇冷”!
强基计划招生约6100人,但报名人数高达约136万,是招生计划的223倍!
可是最终,很多高校的强基计划却没有录满,参与补录的比例还不低!
相关数据请参见我上一篇文章:《2021强基计划最大变化:“提前锁档”,这将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很多考生虽然报名参加强基计划,但却不去参加校测,造成大面积的弃考。
弃考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特别提醒您的:
其实80%的人不适合强基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对应前面图1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您会发现:
强基计划需要的是能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人,zui.好是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
特别是,请注意强基计划的试点定位:

图3. 强基计划试点定位
因此,在决定报考强基计划之前,请您想清楚这4个问题:
为什么:报名前想清楚4个问题
问题1.孩子的个性特点,适合长期从事研究性的工作吗?
如果您忽略了这个问题,而孩子的性格特点并不合适研究型,那他进入强基计划之后,会面临发自内心的冲突和长期的痛苦。
针对这个问题,建议您用心理测评(例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性格测评等)工具,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是否适合研究型。
问题2.孩子是真的有志向长期从事(自然、社会)基础科学研究吗?
也许孩子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
可是你知道,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是要能耐得住寂寞的。
因此,请你进一步提醒孩子,你真能经得起热门、高薪、快钱的诱惑吗?试想一下,五年或七年后,你的一些同学已经毕业挣钱了,你能继续安心读书吗?
通过这样的问题,你能排除掉孩子“非真实的志向”。
问题3.家庭条件也支持,让孩子本科毕业不急于马上就业吗?
如果家庭的资源不支持孩子继续深造,那么不建议报强基计划。
另外,针对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请您先问孩子第4个问题:
问题4.这个专业你真的了解吗(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前景)?你的学科特长跟这个专业的要求匹配吗?
如果孩子并没有认真了解专业的详细信息,那他所说的喜欢,很可能是“叶公好龙”式的喜好。比如,高中数学、物理成绩好,但是能足够好到将数学或物理作为大学专业和将来的研究方向吗?这样的问题要孩子自己评估。
尤其是针对大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要孩子自己了解清楚(这一点家长zui.好不要代劳)之后,还能感觉很有信心能学好,那就比较适合。
要知道,强基计划的专业主要是基础学科,而且强基计划本科阶段原则上不能转专业。
因此,报考之前,确认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跟强基计划的专业相匹配,非常重要!
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分析,您是否已经发现:其实80%的人都不适合“强基计划”!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