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到底该不该报强基计划
今年是强基计划招生的第二年,截至我现在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6所大学的招生简章尚未公布。
当然,即使是已经公布的招生简章30所院校,除了各自的报名时间、招生专业和招生省份、分数要求和分数换算之外,其他的内容也都大差不差。
简单的报名时间和最低的分数要求,附在最后,大家需要自取。
作为接棒自主招生的特殊招生类型的新秀,我们要不要报强基计划呢?
先抛出我的观点,如果孩子成绩一般也没有奥赛国二以上证书的孩子,不报也罢。
为什么给家长们泼冷水?
1 我劝退大家的第一个原因,是分数。
参与强基计划的大学一共36所,都是“双一流”高校,在普通本科批次的最低录取分数,正常情况下基本都是600+的。
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学校在本科批就已经被各自省内的高手们挤破头。
有人会说来,这么多学校不都在强基计划中最低的分数要求是一本线吗?
不要看到一本线就眼红,这个只是在录取过程中的最低要求。
换句话说,大学要是想通过强基计划录取你,你的高考成绩必须过一本线;
但是你能过一本线,不代表你能被强基计划录取。
一方面,高考成绩过一本线只是一个最低要求:
就好像你过了一本线就能报北大清华,但是极大概率不会被清北录取;
另一方面,学生的高考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反映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
虽然学生达到一本线上已经成为全省排名前10%的佼佼者,但是对于学科的理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人是不足的。
当然,极其偏科的学生除外,这种学生能通过强基计划的可能还是有的,尤其是这类学生有奥赛国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第三方面,即使我们通过了初审,各个高校都有针对自己招生专业组织的笔试和面试,这个可是实打实的学科能力测试,跟高考截然不同,这才是真正的照妖镜。
为什么去年的强基计划遇冷,笔试和面试对学生的降维打击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原因。
善考者,或不善科研。
大家如果确实对强基计划感兴趣,完全可以上网搜索一下往年流出的笔试题,做个自检。
强基计划,不能抱有投机心理。
2 我劝退大家的第二个原因,是规划。
这里说的规划,不单是学生的学业规划,更是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讲到强基计划实施的背后,国家层面的诉求是什么。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为未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储备基础学科的人才,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科技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一般都是先有科学理论的进步,才会有理论在实践层面的指导,从而再产生对于前沿理论的应用,从而产生更先进的应用技术。
这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现有蛋的问题,这是一个先有相对论,还是先有原子弹的问题。
认为先有相对论的,请给这篇文章点赞;
认为先有原子弹的,请点个“在看”。
咱们再说个准风口,新能源汽车。
目前还在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本质上还是电池技术的停滞。
虽然我们现在有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但是这只是在电池的排列方式上和组合材料上的优化方案,并不是质变方案。
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材料和电池形态(固态电池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是距离民用化还有至少十年)。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可能用一节5号电池来储存能驱动一辆汽车跑几百公里的电能。
新能源汽车要想跑的远,就得多装电池。
而影响电池技术进步的,其实还是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在今年缺乏大的进步。
当然,未见得是后人的智慧不如前人。
只是前人把沙滩的贝壳捡的差不多了,后人得潜水去找贝壳了。
过去几十年,整个社会都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考试、重应用、重技术,大家都想着考个好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zui.好能当个白领,月入过万。
当然,不能批评这种思潮本身有什么问题,时代下的个体想的肯定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趋利避害,保全自己;
对于个体自身的发展规划上,这无可厚非;
但是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去考虑,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下,全人类的科学发展,我们责无旁贷;
抑或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如何构建自己的科技安全;
这些现在或将来必然摆在眼前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改变思路。
虽然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中,有个别大学强调了自己的培养计划中会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甚至会有专门对应就业的培养计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强基计划的诞生就担负着为中国科研圈选拔、输送人才的责任。
那么个人在发展规划的过程中,究竟是要走科研圈还是就业路线,这引导出来的选项是不一样的。
毕竟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都是基础学科。
强基计划,不能抱有投机心理。
3 我劝退大家的第三个原因,是投机心理。
虽然很多学生本身计划学习一个应用型专业,虽然也打算考研,但是也都是以就业为指导的。
不过一看到强基计划,“真香定律”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觉得如果真的能上名校,学个基础学科也不是不能接受;
甚至有的学生和家长想的是,反正先报上,至于能不能通过和参不参加面试和走不走强基计划是三件事嘛。
投机心理昭然若揭,2020年的强基计划也就是这么遇冷的。
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强基计划,但是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并没有参加最终的笔面试。
他们只是把强基计划当成了另一个自主招生,作为了孩子的一个退路。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都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中加了这么一句话:
【未按期确认考试或上传承诺书,视为自动放弃校测资格,我校不予进行校测入围排队。
请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慎重做出校测确认选择。
考生确认并上传承诺书后,如无故未参加校测,学校保留对该类考生诚信追责的权利。】
能逼得部分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可以想象得到,去年的强基计划中是有多少学生在确认考试之后放了大学鸽子。
大家可以看看华中科技大学今年和去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所以,至少在规则角度,各个高校今年在尝试着杜绝投机分子的出现,那么绝大多数抱着投机心理的考生和家庭,从一开始就是被强基计划排除在外的。
强基计划,不能抱有投机心理。
4 科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且作为“东亚怪物房”的老大哥,“卷”无处不在。
哪怕是在科研圈,“卷”也是愈演愈烈。
当然,“卷”的背后也有一部分高校评级制度和教授考核制度的僵化有关系,但这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只是说,因为评级制度的僵化,导致如今在大学内任教的讲师身上的科研压力是越来越大。
科研圈也是要996的,也是有勾心斗角的,也是有尔虞我诈的。
也是有作弊的,也是有作假的。
前段时间不就有个美国学术圈的大咖被曝光PS实验结果来发论文吗?
选择是需要勇气的,顺着一条明智艰辛的路走下去更需要勇气。
真正爱科学的孩子,自然应该去尝试强基计划;
自知有些勉强的学生,对强基计划的态度应该是重在参与,慎之又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最后,强基计划的报名时间和最低分数要求,大家需要自取。
本内容如有问题,请以院校简章和报名系统为准。
祝各位考生,考运亨通,金榜题名。
原创 淬火文刀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