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自主招生申报有感
虽然自主招生报考已近尾声,但是近来机构教育徐老师接到的对于自主招生的咨询却并未减少,并且很多家长都是才开始给孩子准备自主招生,不过可喜的是,最近高一、高二咨询自主招生的家长明显增多,提前着手准备自主招生,不要等到错过了再后悔。今天徐老师希望能与大家分享一下最近一段时间,针对自主招生申报的一些感悟,希望这些感悟能够帮助那些正在给考生进行自招申报的高三家长,同时也希望给更多的高一、高二准备自主提供一些正确的引导。
2018年自主招生的90所院校不仅已经全面展开了申报工作,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关闭了申报入口,甚至已经有学校发布了初审结果,那么对于正在准备自主招生的高三家长,在此徐老师要告诉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理性对待自招申报,切不可盲目跟风!而对于高一、高二的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自主招生,充分认识到自主招生的准备工作是一场拉锯战,如果想在高三的自主招生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那么一定要在此刻就开始着手准备~
回顾2018年的自招申报,与往年相比有这样几点不同:
招生人数
以往自招院校在招生人数上常说的是:招生总人数不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五,而今年则是非常明确的指出人数,比如235人、73人等,甚至标明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从这一点上讲,自主招生越来越着重强调并凸显招生的公平性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性。
招生条件
虽然从自主招生的章程上,很多学校对于硬性条件已经不在明确要求了,但是在实际网申过程中,高校对于那些硬性条件的要求并没有减弱,更没有取消,所以对于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来讲,奖项,仍然是获取自招资格的有利武器。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非学科竞赛其他方面资料,比如5A级志愿者有优先录取的资格,就可以做为自主招生的申请资料进行填报。再比如,某些高校已经开始要求综合评价资料的申报等,这说明高校对于考生的要求越来越细化了。
在此徐老师要提醒高一、高二的学生和家长,现在还没有奖项的同学,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准备了!但是我们一定不要盲目的准备,一定要在辨识清楚学生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做好相应资料、奖项的准备。
复试的时间
往年的复试时间非常集中,造成即使考生通过了几所高校的初审,在复试阶段,由于复试时间的冲突,而不得不放弃某所高校;而在2018年的自招章程中,高校的复试时间有了一些调整,相对往年不再那么集中了,这样给了学生们更多的选择权,也便于高校去找出更优秀的人才。
限报数量
限报,虽然徐老师讲过多次,强调过多次,但是对于还没有真正经历过自报号填报的家长来讲,还是不太熟悉。往年很多高校对于考生选择自主招生申请院校的数量,大多都限制在2-3所,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只允许考生填报1所,那么就是说——你选择了我,就不能再选择别人!而今年的自招院校变得宽容了许多,许多限报1所的高校,将院校的限报数量调整到了2所,以前限报2所的调整到了3所、甚至5所等等。
院校限报数量的增加,同样也使得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但是徐老师还是要提醒大家对于院校的申报一定是要有所筛选的,并非多多益善,更不可因此而影响了考生的高考备考。
最后,徐老师想告诉高三的考生和家长:自主招生是高考填报的一个补充方式,如果考生能够抓住自主招生的机会,去申请到更高层次的院校,或者说,能够通过自主招生的机会,申请到一个理想的专业,那么还是要尽量去争取的。
同时,徐老师要提醒高一、高二的考生和家长:
自主招生是需要经过充分准备,综合各方面因素筛选,最后细致、严谨进行填报的,长期备战的工作,任何一环都马虎不得,所以在高一、高二时期就必须开始着手准备,这样才能在高三的时候,为自招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展开筛选和填报的工作。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