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适合你家孩子吗
按照以往的情况,3 月底到 4 月初,985 大学会陆续发布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最近有很多家长询问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强基计划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招生流程、转段情况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培养定位
2020 年 1 月 15 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 2020 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那些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相关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实施强基计划的目的是发展和突出基础学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在 2021 年教育部 1 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 2021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置多学科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二、培养措施
刚性培养
“二制二化三流”:导师制、小班制,国际化、个性化,一流师资,一流学习条件、一流学术氛围。
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多阶段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
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部分学校本科不能转其他专业,但可以转其他强基计划专业。
高强度学习
3 + 1 + X (3-5) 年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学习时间超长。
单独设计教学计划,本科阶段减少与学科相关性较少的公共课程学习,强化学科教育。提前参与科研研究,进入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研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参与项目研究。
大四即进入研究生衔接,进行高强度研究方法教学和高强度文献阅读。
优厚的资源倾斜
各种奖学金配置
出国交流学习机会
开放国家级实验创新平台
提供科研资金
所以,立志走强基计划的学生,要树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思想,立足基础学科研究,踏踏实实走科研道路。想通过降分进名校的家长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走科学研究的道路,是否耐得住寂寞,能否坚持完成本-硕-博的学习。一旦不能完成退出计划,将无法转专业,也不能保研,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有 39 所,包括所有的 985 高校。其中,有一部分学校还没有在重庆招过生,2024 年具体的招生院校和专业要等报名系统开启后才能知道。
三、招生流程
强基计划的校测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对于普通考生来说,需要参加学校的综合考核,根据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 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折合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体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查。在五大竞赛中获得过全国决赛二等奖以上的同学,最后的综合成绩达到其生源地报考的普通类考生最低预录取分数线的,予以预录取,所需计划不占用普通强基计划名额。
强基计划只能报一所学校,同一所学校可以报一个或多个专业(以高校招生章程为准)。另外,从 2021 年起,部分高校增加了确认环节,要求在高考后出分之前完成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对强基计划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登录阳光高考网站(gaokao.chsi.com.cn)“特殊类型招生”,对有计划的各大高校进行详细了解。
四、强基转段
2024 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四年,也是 2020 年第一届强基计划学生转段培养出结果的一年,同时也是“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的第一次实践。因此,各高校对强基计划学生的转段政策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从转段结果来看,只要不被强基计划淘汰,都能获得保研的机会,部分优秀的学生还获得了直博的指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