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强基计划限报几所?限报开放了吗
前言:强基计划在2020年并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有考试确认环节,推测是因为去年限报1所高校,没有必要增加考试确认环节,考生无论是否确认考试,只要不想去就可以不去参加考试。如果增加考试确认,基本可以确定限报将会开放,只有限报达到2所以上时,考试确认才会有存在的意义。
近期,强基计划部分试点高校参加“2021年北京高招直播资讯”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透露今年的强基计划可能会在考试前增加确认环节。

实际上,考试确认这个环节早在自主招生时就已出现。
考试确认分为两种情况:
①学校不需要确认考试,在规定时间缴费、打印准考证,高考结束后直接去考试即可。
②学校需要确认考试,需要在初审结果出来后在规定系统内确认考试才能够前往考试。如果是通过多所高校初审的同学,在两所学校均同意确认多所学校,以及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确认多所,同学们可以根据时间安排前往不同学校进行考试。
强基计划在2020年并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有考试确认环节,推测是因为去年限报1所高校,没有必要增加考试确认环节,考生无论是否确认考试,只要不想去就可以不去参加考试。如果增加考试确认,基本可以确定限报将会开放,只有限报达到2所以上时,考试确认才会有存在的意义。
从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的报考流程来看,推测强基计划的确认考试将会出现在高考出分之后。考生在高考出分后需要在初审通过的高校中进行考试确认,高校再从确认考试的学生当中划出入围线,并公布入围名单。
自主招生:报名→初审→初审名单→确认考试→高考→校测→公布名单→高考出分→填报志愿→录取
强基计划:报名(填报强基志愿)→初审→高考→高考出分→确认考试→入围名单→校测→公布名单→录取
除了以上所说的限报之外,综合去年各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来看,强基计划还具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小爱学姐也一并做了预测和简单的解读,同学们在报考时需要多多注意
报名条件
2020年:报名时不受限制。但录取时高考成绩需要在一本线以上,部分学校对学科成绩有要求,例如兰州大学理工类专业要求数学成绩不低于满分值的80%,文史类专业要求语文成绩不低于满分值的80%。

兰州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1年:在优惠众多的自招时代,降分最多也不过就是降至一本线,可以说高考达到一本线是一条底线,所以这一条是肯定不会有变化的。对个别科目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如果招生专业有所改变,倒是有可能会对要求作出调整。
破格要求
2020年:五项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
2021年:推测今年出现变化的可能性不大,但未来各校强基计划招生中,破格标准势必会出现差异化,一些高校为了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投身强基计划,也会酌情考虑降低破格门槛。
招生专业
2020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力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
2021年:高校招生专业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不会超出官方文件中描述的范围: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去年的招生专业基本是围绕着第二点展开,对于第一点的涉及少之又少。但对于一些学校来说,它们更具优势的专业反而是在第一点上。还有部分学校一直在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学科专业,在去年并没有放到强基计划当中来,比如说人大的物理专业,猜测今年可能会有所行动。
校测形式
2020年:笔试+面试+体测(20所高校)、面试+体测(16所高校)
2021年:推测形式上不会出现什么变化,但同学们在报考的时候需要注意该校的校测是否为一票否决制。
另外,新高考省份的考生还需要注意自己报考高校的考试科目。2020年北京大学I组专业在老高考身份需要考核数理化三科,在新高考省份只需要考核数理两科。
专业调整
2020年:录取强基后一般不允许调整专业。但部分高校在2020年的简章中表示,可以在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调整专业。

重庆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1年:推测不会出现变化。
作者:爱培优新高考研究院团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