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各高中自主招生初审通过情况分析
很多家长看到本校的初审通过情况后也会问:
隔壁兄弟学校上一届的初审通过情况怎么样呢?
我家孩子这个排名报自招的少,其他学校也这样吗?
XX大学过的人真不少,是不是我们省都这样呢?
随着咨询的家长越来越多,我们也意识到,很多家长并只关心自己学校的情况,也更关心一个省市一个地区的整体情况。
本周,我们将山东省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通过情况,公布如下。
◆◆ ◆
烟台第一中学

◆◆ ◆
山东省实验中学
◆◆ ◆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 ◆
邹城第一中学
◆◆ ◆
聊城第一中学

◆◆ ◆
泰安第一中学

◆◆ ◆
青岛第二中学

◆◆ ◆
日照第一中学

◆◆ ◆
威海第一中学

◆◆ ◆
济宁第一中学

◆◆ ◆
莱芜第一中学
◆◆ ◆
青州第一中学
◆◆ ◆
潍坊第一中学
◆◆ ◆
哪些高校自主招生初审就是容易过?
如果我们把90所高校的加分率,从低到高排序,会发现,有些高校的加分率真的很低。
2017年,90所高校的平均加分率为19.30%.
但是,一些高校的加分率远远低于这个数:
上海财经大学,加分率2.8%(初审通过4258人,加分120人);
湖南大学,加分率3.5%(初审通过6996人,加分248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加分率3.8%(初审通过6850人,加分260人);
中国人民大学,加分率6.0%(初审通过3626人,加分219人);
中国传媒大学,加分率6.3%(初审通过4450人,加分280人);
南京理工大学,加分率6.4%(初审通过4537人,加分289人);
西南大学,加分率7.6%(初审8029人,加分615人);
......
上述几所加分率极低的高校,在此前的几年的自主招生中都维持了超低的加分率。

上表到底告诉我们几点信息呢?
1、90所高校平均的加分率是19%,你对一所高校加分率合理的期待就是20~40%;
2、加分率低于10%的高校,往往初审能过大几千人,与同等水平的其他学校比起来,通过初审要容易得多;
3、一所学校能给多少加分是限定的,越是初审不加筛选的高校,后续考试的竞争就越激烈,加分率就越低;
4、这些“初审过大几千,加分率极低”的高校,初审审得宽松,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需要满足奖项,仅靠年级排名足够通过;
5、保过自主招生初审?往往就喜欢推荐给你这些“初审容易过”的学校,帮你“过了”自主招生初审,至于拿不拿到加分,各凭本事吧;
6、低加分率的学校,各个水平段都有,好到人大、上财,再到湖大、中南财经政法,再到西南大学,总有一个学校适合你。

◆◆ ◆
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自我定位?
借着自招的加分率,我们谈谈学生如何定位自主招生的学校?
◆目标清北的学生
对于目标清北的学生来说,路径是非常明晰的:
1、年级排名突出,即可报名博雅计划或领军计划/文科营。
2、年级排名突出,也可报名北大12个专业暑期课堂(学科营),获得北大对应专业自主招生资格。
3、竞赛成绩突出,通过集训队保送、国决金牌签约、金秋营等竞赛营签约等方式,获得清北保送或签约。
4、少部分学生,具备特定奖项(明天小小科学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大培文杯/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清北自招资格。
◆目标复交浙科的学生
对于目标复交浙科的学生来说,不考虑综合评价,路径也是非常明晰的:
1、通过复交浙科自主招生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具有竞赛省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2、一部分通过复旦自主招生的学生,符合的条件是博雅杯(年级排名+提交文学评论)、东润丘成桐数学奖获奖。也有一小部分通过中科大自主招生的学生凭借的是英才计划。
◆仅凭年级排名,而无其他奖项的学生
其他高校,尽管简章中也会列举诸如竞赛省一等奖等条件,但实际满足的并不多。许多学生仅凭突出的年级排名,就通过了其余高校的自主招生初审。
学生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年级排名是否足够呢?
一是要看自己高考预期分数。
二是要看往年本校自招初审通过情况。
按照自己的高考预期分数/年级排名,大致能去到什么水平的学校,确定基准的学校(保一保)。然后再按照“冲-保-垫”的原则,选择加10-20分能够录取的高校(冲一冲),选择发挥失常10-20分能够录取的高校的好专业(垫一垫)。
如果学生的年级排名不是那么突出,又没有其他高含金量的奖项,则可以选择这些“加分率低,但初审容易过”的高校,去搏一搏。
如果学生的年级排名明显高于一些“低加分率”的高校,或者有其他含金量更高的奖项,选择这些“加分率低”风险就很大。
在申请自主招生时,在不超过限报数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多所高校,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地选择“冲-保-垫”的高校。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