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MBTI测试结果总是变来变去
引言
Hi,大家好,我是Yino。
在我的评论区经常见到这样的留言:
“之前明明测试的是INFJ,现在变成INFP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是ISFP之前测出了ESFP,真的,E不了一点。”
最夸张的是,之前看一档综艺,一个ESTJ最早先的人格是INFP。
我身边也有一个案例:INFP自测为ENTJ指挥官人格。
所以,MBTI到底准不准?人格类型究竟会不会产生变化?
想必这是大家常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仔细谈谈这个谜题。
人格是什么?人格会改变吗?
在谈论人格类型的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问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格?人格会变吗?
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的不同学派之间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一般来说,有一个共同的定义,就是:
“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稳定、可预测的特征集合。”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形成于童年,甚至形成于人生的前5年。
当然这种看法颇具宿命论色彩,后来也受到了其他学者的批评和修正,如阿德勒认为人的性格是由环境和个体共同塑造;荣格则认为人的性格的巨变产生于中年。
但是总的来看,在心理学中的共识就是:人格本身具备“稳定”、“一致”、“不会轻易变化”的特点。
这也很好理解:
研究人格的前提就是因为他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才有研究的可能性;
如果是人格动荡不安的、变化无常的,人就很难成为正常人。
在阅读本文接下来对MBTI误测的成因分析前,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这个前提,因为只有确定人格是稳定的,才会有“误测”一说。
误测的成因1:人格面具与环境适应
我们在前文聊到,人格是稳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人格测试会变来变去呢?而且有时候还会变得差异性很大?
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人格面具”的概念。
这是荣格的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不但具备“本我”,也具备一个“人格面具”,“本我”的人格是稳定的,但是“人格面具”却可以是随环境而改变的。
我想人类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外表是稳定的,但是却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像“变色龙”一样,戴上人格面具,成为其他类型的人格。
所以,比如说,你是一个INFP,在一个需要你具有压迫性的环境中,而且工作内容需要高度的流程和计划,那么久而久之,你很可能会戴上“人格面具”,测试成一个INTJ。
“人格面具”会给我们带来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积极的方面在于,戴上人格面具更有助于你适应环境,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尤其是在一个物理、尤其是心理层面不安全的陌生环境,你更容易戴上“人格面具”。
消极的方面在于,人格面具与“本我”本身存在张力和扭力,会让你的精神非常痛苦,有这样一个电影推荐给大家看,叫做《兰陵王》,故事就是讲,一位原始部落的王子因长相俊美而被敌人羞辱,后来带上了一张巫神赠送的面具,战无不胜;后来这个面具对他产生了性格的反噬,使之变得野蛮残暴,最后通过母亲的血得以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个将“人格面具”具像化的故事。
所以:
你测出的人格类型是你的“本我”还是“人格面具”呢?
如果是“人格面具”,是什么环境元素造成的呢?
相信对这两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你会更好地认识到你与当下环境的关系,从而更能认识到自己一些行为背后的动机与原理。
误测的成因2:理想原型的投射
与“人格面具”相似,在荣格的心理学中,还有一个概念,叫做“阿尼玛/阿尼姆斯”:
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象,而阿尼姆斯则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意象。
而“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原型形象,位于你的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所以不会表现得特别明显,甚至你自己都不会察觉。
但是你就是会被某一种人的某一种特质所吸引(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妒羡,所以我看到网上一些MBTI鄙视链就很好笑,表面上看不上,在潜意识里面也不排除是喜欢或者妒羡)。
这种心理机制也会让你在测试的时候产生偏差,比如我身边的一位INFP就曾经测试出ENTJ,事实上,从我的观察来看,他的INFP特质非常明显。
时隔一年后,我们聊到这个变化,他说,我测试的是我的理想人格。
比较有意思的是,如果按照荣格的理论,可能我朋友自己都不会意识到,这个理想人格大概率是个女性。
事实上,如果按照约翰·毕比的模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很可能就是你对立的那个人格,比如说,INFP的第一功能是Fi,他的阿尼玛阿尼姆斯很可能就是Te主导的人格,比如ESTJ,其次是ENTJ。
就实际经验来看,我并不认可这个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用八维推导偏差太大。
更需要自己去认真思考,有心理学老师介绍:
你从小到大仰慕的异性究竟是什么类型,出发于你怎样的意识和潜意识?
从中总结出一个抽象的原型,就回比较符合你的“阿尼玛/阿尼姆斯”。
“理想人格”的测试,也会给我们带来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消极的方面在于,理想人格并没有反映出你真实的自我,如果按照毕比的模型,理想人格的功能和你本人的功能几乎是相反的,这就会造成你压抑自己的优势功能,总想“成为别人”。Yino的一贯理念是:发现和发挥你自己的优势,不要想着成为其他任何人。
积极的方面在于,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出一种有趣的玩法,你可以有意识地以一种理想对象/人格的角度进行测试,看看在不同状态下,你希望你的理想伴侣,或者理想状态下的自己想要怎么做,从这个方面来看,有助于你更好地认识到:你的理想人格/伴侣是怎样的(我的主页有我精选的测试,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玩玩)。
误测的成因3:测试模型效度不佳
人格产生误测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当下的MBTI诸多测试效度太低,信效度是量化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指标,效度主要来源于测试题目的二分法。
有时候你心情好和心情焦虑的时候(或处于不同心理环境中),对某道题目的选择有偏差,这种偏差很可能对一些二维49/51比例的选手影响尤其巨大,并且因此造成结果的偏离。
这种情况叠加人格面具和环境适应的因素,就会造成人们的性格不稳定地跳来跳去,因此MBTI的效度就会很低。
测试的信效度低代表测试有问题,不代表背后的原理有问题。
事实上,国外无论是心理学专业还是企业,对MBTI的评价并没有国内以讹传讹的那么低(我发现国内对“学院派”迷信真的很严重,带来的盲目优越其实愚不可及)。
另外,MBTI和星座更不具备可比性。
测试题目造成的偏差,其实很好解决:
一般来说,用一到两个测试网站进行测试,基本可以确定你的2-3个不变的维度,另外变化的维度,选择一个情绪稳定的状态,结合IE/NS/FT/PJ理论的描述,仔细考虑下自己究竟偏向于哪一个,你就会非常清晰了(我会在后面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与介绍,到时候你可以自己对照一下)。
如果你对八维功能有所了解,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不确定的功能进行对照,就可以更好地确认自己的人格类型了。
我现在也在结合如词语联想法、生活史重建等方法帮助大家去判断类型,后续我会分享出来,或者应用于咨询中。
一点补充知识:“自我弹性”
我们在本文讨论了3种可能造成人格跳跃的原因,除了第三点,前两点都是主观因素。
对于青少年来说,人格尚未完全定型,我们不去过多介绍。
对人格稳定的成年人来说,主观的人格跳跃其实并不算一件坏事。
比如说人格面具的灵活置换,其实不能代表这个人表里不一,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个人的“自我弹性”更好。
“自我弹性”是弗洛伊德的应对焦虑的“防御机制”中的一种。
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我对自我控制的灵活度和弹性。
研究表明,“自我弹性”越高的人,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强,焦虑水平更低,同时,高自我弹性也与一般智力水平、好的学业成绩、同伴欢迎程度、更好的生活满意度以及更好的社会功能呈正相关。
所以有些读者朋友说,从xxxx变成xxxx,舒服多了。其实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你的自我弹性比较高,举个例子:
有些人可I可E,说明他们在心理能量流动的弹性比较好;
有些人在情感(F)和思维(T)上表现都比较优异,说明他们的理性维度的弹性比较好。
当然,弹性高也可能会在某种功能的认知和使用上更为肤浅,也更容易被“面具迷惑”,认识不到“本我”(直面“本我”本来就是一件焦虑与痛苦的事)。
不过,正是因为弹性的不同,造就了我们的多姿多彩的人格差异。
最重要的,不管我们是什么类型,都应该对自己这样的独特性感到自豪。
独一无二、无人可替代的你,值得被你自己自豪与热爱。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