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MBTI作为赛博八字是一种模式化的群体分类

发布于:百学网 2023-11-30

MBTI作为赛博八字是一种模式化的群体分类

  MBTI作为一种近期流行的心理测试,是由美国的凯恩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制定的。

  该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类型为基础,加以扩展,形成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就是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哪个端点,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

  这种测试方式通常被运用在职业规划当中,而如今流行后更多被运用于社交当中,甚至于作为一种社交打开的必聊话题。随着MBTI的流行,其争议点也愈发明显,有人认为MBTI是一种认识人的高效方式,有人却认为这种一种贴标签化的新型方式。

  那么MBTI真的可以作为一种长期认识人的社交方式吗?我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种社交方式,不如说MBTI如今作为一种赛博八字,是模式化群体分类的最新成果。总体而言,弊大于利。

  MBTI本质上

  是一种网络迷因下的一种圈层化狂欢

  "网络迷因 (Internetmeme)"(又称"网络爆红")指某个理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联网用户间传播的现象。这样的信息有点类似于"圈儿内笑话",也就是只有大批互联网用户知晓的、最前沿的、引人关注的信息。

  在互联网中人们看似无话不说但是却如同合租室友一般“貌合神离”,人们在互联网中缺乏群体认知,却又限制于人的社交本性也亟需群体认同,因此有“圈儿”就是互联网公众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

  也正是因为网络迷因携带着“圈内笑话”的属性导致它一定会产生圈层,而MBTI本质上就是网络迷因,因此MBTI背后其实是一种圈层归属后的狂欢,通过百道题目区分十六种不同人格,把所有人划分至不同圈层,从而提高青年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归属感。

  而这种身份自白往往是碎片化和不确定性的,上一秒还是“星座控”下一秒就是“MBTI控”,很多参与者并非是某个圈层的忠实群体,而是跟随浪潮狂欢的弄潮儿。

  MBTI是一种“巴纳姆效应”下的标签化

  巴纳姆效应(英语:Barnum effect,是 Paul Meehl 为表对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的敬意而命名)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巴纳姆效应能够对不少伪科学如占星学、占卜或心理测验以及抽签掷筊等被普遍接受的现象提供一个十分完全的解释。

  MBTI成为继十二星座后的一个新潮流,与星座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都是提供一种模糊的分类化的坐标系,把人安插到里面去,人们在做完题后看到结论都会认为“这就是我”,但是人的大脑会进行“选择性相信”,例如天秤座往往被认为是注重外貌,但是这世上有多少人不注重外貌呢?

  相信星座其实本质上与相信十二生肖是相同的,如果不相信十二生肖也就不应相信星座,但是MBTI通过扩大题目和自主选择把人更细致的分类,而不只是粗暴的通过生辰分类,因此可信度也变得较高.

  但是这始终是一种标签化行为,甚至于如今的网民会在这种标签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一层标签,例如“ENFP”被认为是“快乐小狗”,把I人格认为是“内向不敢于社交”和“不会说不”的人格。

  但人不能如此简单的分类,就像很多I人也是敢于在社交场合中展现自我而E人也并非人人都是“社牛”。

  MBTI在无形中加深了社交过程中的刻板印象,更加剧了越轨行为的产生,这种符码建构贴标签化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分类群体,限制其社交圈,放弃改变性格的可能,加深社交差异化,这对于人的社会发展是有害的。

  人格测试只是一种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特定偏好,它是静态而非动态的。

  在数字化的时代,青年通过MBTI这类测试来进行身份认同是无法避免的行为,虽说可以加强身份认同但是其背后也隐藏着身份焦虑和过度娱乐化的巨大风险。

  更别提如今出现酒吧进出以MBTI分类群体,抖音出现“INFP一定喜欢”文案的视频等神话MBTI的行为,更加加重了模式化的群体分类。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杨翘楚所说“试图为人格打上固定标签,忽视在交互情境中的动态变化的‘主体间性’,难免有刻舟求剑的嫌疑”。

  因此如今亟需引导青年群体加强自我认知,同时青年群体也应坚持初心,去标签化的发展自身,打造求同存异的网络环境。

  文|初俞莹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