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焦虑型依恋么
1
有感受,无应对的焦虑型依恋
在依恋方面,焦虑型(也叫迷恋型)依恋心理状态为主导的患者和回避型不同。回避型时常显得精力不足,切断了自己和他人亲近的感受。而焦虑型看起来大部分时间和个没事儿人一样,生动而活泼——但实际上常常被自己的感受所淹没,全神贯注的去注意跟他人的距离。
至少从表面上,回避型在自尊和自主性方面没有问题,但是焦虑型却对自己充满的怀疑,担心自己过于独立了。回避型在依靠别人方面总是困难重重,焦虑型在亲密关系中有时候会难以相信自己居然还可以依靠自己。
如果说回避型是能够应对,但是不能感受,而与此相反,焦虑型依恋人能够感受,虽然并不算是正常的感受,但是他们并不能去应对。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回避型在恋爱中可能早早的就想好了分手之后如何冷静下来,或者觉得关系中无论来什么意外情况他们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来应对,但是给他人的感觉就是没有爱;而焦虑型在恋爱中就完全沉沦其中,但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恋爱中的各种事情,尤其是关于离开或者说“抛弃”这个方面。
2
极端的亲密,无法满足的安全
可以把焦虑型依恋患者的心理状态看成一条线,这条线的一段就是歇斯底里,另一端是边缘失控。前者似乎茫然无助,不知所措,表面上合作,有时又富有迷惑性。后者显得愤怒,过分苛求,且心理混乱,对他们来说,生活最根本就受制于可能被抛弃的恐惧。
他们通常具有“渴望融合”的特质,因为他们ZD的威胁是分离,丧失和孤单一人,亲密本身就被体验为最高价值,它是解决方案,而永远不会成为问题。焦虑型依恋在亲密关系中是追求亲密,但他们的方式和策略只会使得他们获得一点点安全感,但为此他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把解决方案又变成了问题。
(举个例子:小明是个焦虑依恋型,他知道自己害怕分离和被抛弃,于是解决方法就是黏她的女朋友,而这种粘人的依恋,就是关系中的问题。)
而由于早年依恋对象的反应无法预期,而过去的经验告诉焦虑型患者,要获得他认得关注和支持,ZD的希望在于把自己的痛苦凸显到别人无法忽视的程度。而这个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他们其实是在放大自己的痛苦。
3
无法平衡的情绪,需要接纳的心
而在这种关系中,焦虑型对另一方可能的不赞成,退缩或者拒绝等实际或者想象中的信号高度警觉,而这种依恋系统的长期激活,不仅仅削弱了他们潜在的情绪平衡能力,也损害了自身的自尊以及对他人的信任。例如对方的风吹草动,哪怕是走路先迈左腿而不是右腿都有可能让焦虑型依恋警觉对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
而在心理治疗中,帮助这类人提高情绪平衡能力,增强自尊和信任,我们必须提供一个关系给他们在焦虑依恋被过渡激活后还有另一种选择。实际上,假如他们可以在这个关系中依靠关系的另一方的可获得性和接纳,而不是感到自己只有通过防御性的放大自己的情感,无助或者表面上的合作才能够获得可获得性和接纳。或者说,就是给焦虑型依恋提供一个让过渡激活策略变得不那么必要的关系。
4
如何解决——真实的了解自己
这一点好像说起来很简单,实则不然。他们在前面的人生中,这种引人注目的不安全感已经成为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注的最可靠方法,因此要他们放弃这个方法很困难。
此外,那种淹没性的感受,不安全感和不信任对于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来说,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过度激活的“策略”,甚至不认为这是一种需要改变的;正相反,他们把这些策略作为锚定自己是谁的“策略”,并且无意识地对这些不堪重负的方面抱住不放,因为对他们而言,这甚至是身份认同所必须的。
他们极力的拥抱这种自我挫败的方法不放,所以在这种治疗中要允许患者在保持原样的同时发生改变。对亲密的要求以及由亲密来组织对自我的感觉,这个重要性我们不能否认,但同时也要容纳更多和亲密关系有关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回应他们呈现出来的痛苦之中更深层的感受。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可以更加全然和真实地存在,而不是消失在对他人可获得性的痴迷之中。
原创 林川登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