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17年10大高等教育关键词重磅出炉!

发布于:百学网 2017-12-27

2017年10大高等教育关键词重磅出炉!

  2017年,是高等教育界风起云涌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等来了万众瞩目的“双一流”名单,经历了振奋人心的十九大,这一年新政策、新思路、新方向不断涌现。在这一年的年末,本文总结了10个高教圈最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一起回顾~

1、关键词:“双一流”名单

  2017年9月,万众瞩目的“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名单中的“双一流”共有137所高校入围。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计95所。大学分为A类和B类。

  名单公布后,瞬间各大新闻网站和社交平台被刷屏。一时间,“双一流”名单的遴选标准,以及“双一流”以后怎么发展等都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

2、关键词:职称评审

  2017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监管。

  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其中明确指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可以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高校副教授、教授评审权不应下放至院(系)一级。

  《暂行办法》的出台,给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套上了“紧箍咒”,它在保障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力清单的同时,开出一份责任清单和管理服务清单。政府下放了事前的评审权,但要在事中、事后的监管方面建立起相应规则。

3、关键词:新高考

  经过三年持续有力推进,上海、浙江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首届“新高考”顺利完成录取工作。

  首批试点的新高考改革中,实施了系列综合举措,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等。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玉祥说,“教”“考”“招”联动改革,有效增强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获得感。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徐毅萌表示,新高考方案尊重兴趣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根据计划,北京、天津等地将从2020年开始执行新高考,广东、湖北、辽宁等大部分省份将从2021年执行新高考。社会各界广泛期待,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成为倒逼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全新指挥棒。

4、关键词:大类招生

  今年,清华大学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将所有本科专业划分为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16个大类进行招生,到大二时再分流到各个专业。在此基础上,清华将重构培养方案,设立10学分自主发展课程,以及44个学分的外语、体育等通识课程,每个大类还聘院士等知名学者为首席教授,为人才大类培养“保驾护航”。

  除清华大学外,今年,东南大学也将所有文科专业打通按大类招生,设“郭秉文文科实验班”;南京大学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本科新生进校时将不再按学院划分;上海大学也是采取以大类招生为主、部分按专业招生的办法。尽管实施方式各有不同,但按大类招生渐成趋势。

5、关键词:新工科

  2月18日,一场关于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在当前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形势下,高校如何培养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30多所高校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达成了十点“新工科”建设意见共识。

  就在这场讨论会结束后不久,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

  自此,“新工科”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并瞬间成为热门词,此前在复旦召开的研讨会更是被置于极为尊崇的地位,被坊间称为“复旦共识”。

  与“新工科”关联的一切都是迅速而火热的。在“复旦共识”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教育界又形成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这一切,正是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6、关键词:思政工作

  2017年被教育部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这一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到了备受重视的高度。

  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被认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详细规划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十大育人”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完善科研评价标准等方面,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

  为了保障《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将搭建工作平台,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7、关键词:挖人大战

  事实上,高校间的“挖人大战”并不是2017年的特产,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过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向东部的现象,人们将之喻为“孔雀东南飞”。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2017年国内高教圈再次掀起“孔雀东南飞”的浪潮。

  国内不少东部高等院校纷纷贴出教师招募公告,“高薪”成为其中关键词。广东某高校为“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青年学者分别开出200万和100万“购房补贴和安家费”的条件。而放眼东部高校,不乏价码高达年薪百万的例子。

  虽然,教育部多番表态“不鼓励”,东部高校的“挖人军团”却早已取得不俗“战绩”,甚至催生出了职业跳槽教授。在一些高教观察者看来,“挖人”是高等院校短期内提升教研实力的实用方法,是“你情我愿”的市场行为。但质疑者也有道理:在高薪诱惑下,中西部高校被“挖空”,区域教育资源差距进一步拉大;而财力有限的高校大手笔砸钱,既对校内青年教师不公,同时也挤占其它教育资源,可谓是“恶性竞争”。

8、关键词:西湖大学

  12月,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在公开演讲中透露西湖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已进入快车道,首期约30万平方米的校舍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按照规划,西湖大学有望于2018年正式成立,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预计比肩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迅速地,关于西湖大学能否在短时间内赶超北大清华,成为我国zui.好的大学的讨论在各平台被广泛讨论,期待者有之,唱衰者有之。

  其实,西湖大学的相关筹备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今年9月,首届19名博士研究生就已成为西湖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跨学科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录取学生正式入学。

  11月17日,浙江大学发布了《浙江大学—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2018年招生简章》,显示2018年,西湖高等研究院将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外界对西湖大学的发展多有期待,它究竟会不会像早年特立独行的南方科技大学一样困难重重?还是真能成长为斯坦福、耶鲁那样的体制外名校?未来拭目以待。

9、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由此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办法》包括认证办法和认证标准两个部分。认证办法由指导思想、认证理念、认证原则等12项构成。

  专业认证是专业成熟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师范专业准入放开、规模扩大和质量进展缓慢的背景下,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施将有助于摸清我国师范教育的状况,为师范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依据,强化师范院校的使命意识,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10、关键词:督导评估监测

  2017年1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督导评估监测工作由教育部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委托有关第三方专业机构具体开展。

  按照横向联动、纵向推动、动态调控、督促指导等原则,通过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推进机制、开展评估监测和专项督导,不断健全机制、完善措施,推进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目标到2020年如期实现。

  《办法》规定,督导评估监测主要包括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包括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多种形式开展高校对口支援,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