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虽取消奥赛加分但自主招生仍看重

发布于:百学网 2018-04-05

高考虽取消奥赛加分但自主招生仍看重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立芳)距离2018年高考不足百天,近期,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招政策,确保高考招生公平有序进行。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高校招生做出了部署。通知文件中引发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六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同时要求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强化高考公正公平。

  随着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全面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日益规范、以高校自主选拔和针对农村与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计划”为代表的多元探索正在积极推进。

 

  图片:CNSPHOTO提供

  全面取消六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在加分项取消之后,未来将把考生的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一直以来,高考作为促进社会阶层有序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而备受万众瞩目,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也是社会讨论的焦点议题。2014年9月4日,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一轮力度ZD的高考改革。该意见对考试招生设立的总体目标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全面取消六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这六项加分项目具体包括: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获得省级招委会确定的统测项目范围内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者。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联合其他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2015年1月1日之后的体育特长生、参加竞赛获奖学生等,将不再获得全国性高考加分,只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5类扶持性加分项目,并要求各省市不得擅自扩大全国性加分项目使用范围。

  由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应届生均是在2015年9月入学的,因此全国性高考加分奖励就成为了历史。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高考加分项目和人数不断减少,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部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到了35个,减幅为63%。2017年全国具有加分资格的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11万。

  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在加分项取消后,未来将把考生的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另外,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将探索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不少观点问题,取消全国性加分项目对于促进高考公平具有积极意义,其一方面清除了行政干扰和舞弊的土壤,另一方面有利于让奥赛与招生进一步脱钩,回归开拓心智、训练思维的本位。

  不过,即便如此,已盛行多年的“奥赛热”“竞赛热”会绝迹吗?“会缓解,但不会绝迹,因为当前一些竞争激烈的学校,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还离不开这种评价机制。”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如是说。

  澎湃特约评论员熊志曾撰文表示,要让奥赛、竞赛等比赛回归训练学生思维、发掘科学奇才的本位,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分数之外更多元化地评价人才。认为效果最快的方式是强化自主招生,让学校根据自身的方向和特点来灵活选才。

  竞赛奖项仍是自主招生敲门砖

  自主招生已成为一部分学生进击重点高校的“第二重保障”。

  在部署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之后,教育部日前又接连发文,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加以规范,要求坚决打击和防范自主招生作假,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招生秩序。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全部取消了奥赛和科技类竞赛的加分项目,但竞赛得奖依然是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敲门砖。

  近日,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布了2018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随着各类大学的自招简章陆续发布,申请门槛成为了关注焦点。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五大学科奥赛奖项和科技创新竞赛奖项依旧是最具“杀伤力”的指标,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在内的九成拥有自主招生权限的高校都将奥赛全国决赛名次或省级名次以及科技类竞赛名次作为了申请条件。

  业内人士指出,取消奥赛获奖加分和大学自主招生关注奥赛获奖学生并不矛盾,“国家层面取消奥赛获奖加分,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防止家长只为政策性加分而不顾孩子兴趣培养;而大学自主招生则关注奥赛获奖学生,是由大学来评价学生的特长与大学的招生要求是否吻合,比如物理奥赛成绩不一定会获得经管类专业的认可。”也就是说,自主招生对奥赛成绩的考量更具有针对性,考察是否符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据了解,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高校自主招生试点,面向全国选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全国试点高校共90所,其中77所院校面向全国招生、13所院校针对本省市招生,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11万,初审通过1.8万人;2016年报名人数飙升至51万,初审通过人数为11.1万;2017年报名人数继续上升至60万,其中13.6万人通过初审。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初审通过率也在逐年上升,总体在20%左右徘徊,去年为22.7%。

  通过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国考生认识到了自主招生的重要性和对应届考生的必要性;而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通过率不减反增也可以看出高校对于自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获取更多具备优秀素质的人才。

  正因如此,自主招生成为一部分学生进击重点高校的“第二重保障”。

  中国商报记者接触到的一位学生家长表示,虽然目前各种中小学奥赛杯赛处于叫停状态,但依然让孩子坚持每周上奥数辅导班,就是出于高考自主招生对奥赛成绩重视的考量。“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竞争会特别激烈,因此要在中学阶段早做准备。”孩子目前正在北京某重点中学读初一,这位家长特别注重对他数学与英语竞赛能力的培养。

  而一位在河北省一所普通县级中学担任高三班主任的教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说,他所在的学校很少有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一是信息不对称,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的途径,二是学校和家长也缺乏培养有潜力的学生参加相关竞赛的意识。“申请自主招生的学生都是考试成绩普遍很高的,真正能拿出来比一比的就是那些竞赛奖项和特长,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这位老师表示。

  最终那些跨过自招门槛的优秀学子将享受到较大的录取优惠力度,如清华大学自主认定的优惠降分一般为10分至60分,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获得降至一本线的录取优惠,并可被邀请参与后续特殊培养计划;北京大学对于普通类自主招生认定的考生也有降分20分至60分的录取优惠,部分优秀学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