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高考作弊处罚力度加大 考生将被停考3年
高考作弊是高考中被公众一致关注的问题,不论是高考、国考甚至还是中考、等级考试等,作弊现象都不曾停止。按理说,每一年每一项考试都采用了严格的防作弊措施,为什么还会屡屡爆出作弊丑闻呢?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考作弊现象普遍存在
以往是利用刑法来惩治考试作弊者,参与者如果是在校学生,可能会受到校规校纪处分;而如果是社会人员,最多也就是取消考试成绩,几年之内停止考试而已。但这种制度有明显的弊端,只会让“枪手”和请人代考者逍遥法外。后来国家法规又出台了关于考试作弊新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看似较严重的处罚,就真的能避免考试作弊现象吗?这些恐怕还远远不够。
虽然国家一直在完善考试作弊制度,尤其是在高考、国考这样的大型考试中,防作弊措施更是到位。如手机、电子表等通讯工具严禁带入考场,监考老师会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检查;考场外还安装信号屏蔽设备,即便偷带手机进了考场也无法使用;考试期间,考场内还有不止一名监考者巡视……照理说这种“360度无死角”的高科技作弊措施是不可能被一些人作弊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媒体曝光的多次考试舞弊事件中,监考体系都出了问题。这些现象又怎么解释呢?
★高考作弊案例
高考可以算得上是天下第一考试,也是我国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但是,时至今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考作弊现象反而越来越严重,下面百学自主招生网冰露老师列举往年部分省高考作弊案例,希望大家都能吸取经验教训,远离高考作弊。
案例1、2014年6月央视曝光河南高考替考事件
2014年6月17日,央视报道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组织替考者自称,他们花钱可监考各个环节获得通融,打点一个考场起步7万元。虽然河南省高考考场普遍采用指纹验证机,但是,替考者专门为“枪手”准备了指纹膜。在已经买通主监考之下,虽然在一名“枪手”将指纹膜贴错手指,但依然被主监考放进考场。
教育部回应称,已派出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河南省招办回应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处罚
7月30日,教育部在官网通报了河南开封杞县、通许县高考替考舞弊案件有关人员处理情况。据统计,58名教师和职工受到开除公职、降低岗位等级或记过处分,10名有公职职务的替考学生家长受到撤职或降级处分。对伪造、变更身份证准考证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科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其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3年,对替考的在校大学生,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2、2015年6月8日,江西省高考作弊案
江西南昌“6·7”高考替考事件是一起由外省替考组织在网上招揽高校在校学生或已毕业学生,通过请托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和社会中介人员,串通南昌市东湖区、青云谱区招考办及医院有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为外省籍考生在江西违规报名、体检,从而实施替考的有组织、有预谋的高考舞弊案件。
处罚
截止目前,根据公安部门和联合调查组已查明的有关事实,共处理各类人员42人,其中,6名替考组织者及中介人员已由公安、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对7名被替考考生,根据教育部第33号令有关规定,作出其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同时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理决定。对7名替考者,根据教育部第33号令有关规定,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理。对涉案的22名公职人员分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降级等处罚。
冰露老师分析
每一年类似这种高考作弊行为还有很多,为什么在“360度无死角”这种作弊措施之下,还是有人能从中实施作弊手段,教育部门应该好好反思这种想象。一般实施作弊行为的都是有钱人,花点钱考个理想大学毫无关系。而对于包庇作弊者或者组织作弊者来说,也无外乎就是为了钱,金钱的诱惑竟然让他们作出违背道德违背法律的事情,毫不顾忌后果。
★如何才能彻底制止高考作弊现象
为了防止高考作弊现象,各省都作出了“史上最严高考”规定。广东和河南鹤壁用上了人脸识别系统;山东、河北、安徽的部分地方启用了指纹识别系统;在视频监控方面,北京、上海等市实现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在禁止携带的物品上,超6成省份禁止携带手表;有5个省份的考生“裸考”,由考场发放文具;江西、广东则要求携带透明考试文具进场等等。
高科技作弊可谓年年翻新,一些新型高考作弊手段令人产生间谍电影的感觉,比如:眼镜式信号发射器,将微型发射器装置在眼镜腿中,用微型开关控制;口香糖式骨感发射器,只有口香糖大小,可以放在口腔内,通过牙齿震动控制信号发射;专用作弊矿泉水瓶,与普通瓶子外观一样,但底部是个LED显示装置,当水喝至三分之一水位处时,水面就会折射出瓶底的信息。
对于大家来说,这些防作弊措施已经很高科技了,称为“史上最严”防作弊措施。可“史上最严”并未换来“史上最净”。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彻底杜绝考试作弊发生?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打击高考作弊的软肋依然存在。
不论是教育部规章,还是国家刑法,其处罚力度普遍较小,不足以震慑违法犯罪行为。现有的处罚力度对某些当事人而言,违规成本并不高,给人的感觉是这种处罚无关紧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现行法律的缺失,打擦边球,伺机作案。案发后,相关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反过来还会助长不法分子再次作弊的气焰。所以对于高考作弊现象,国家应该给出更加严厉的处罚条例。同时,不仅是教育部门需要调查,司法机关也应该介入调查,甚至国家各个部门都应该为此严格把关。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打击考试作弊,对考生严厉追责固然必要,但如何能从制度上斩断考务人员与不法分子的利益粘连,让考试纪律得到不打折扣的执行,也当是有关部门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希望国家各部门认真考虑,制定出一套更加严密更加严厉的防高考作弊措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纯净”更“人性化”,还高考一个公平公正。
本文系百学自主招生网冰露老师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百学自主招生网官方微信号:百学网,2015自主招生交流3群456396461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