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塔底”与“塔尖” ——法学专业攻略
01 专业分析与介绍
法学(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法学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大类,也是中国大学的十大学科体系之一,包括法学、政治学、公安学、社会学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上,很多人习惯将法学专业称之为法律专业。其中根据法学学科的具体分类,我们可以把法学专业分类如下图所示:
法学专业具体的学习方向和院校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截至2018年1月8日,已经有47所高校拿到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法学院(系)的高校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630所。我国法学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了法学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代表院校
五院四系
“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学院(原法律系)的简称,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界曾有这一种说法:只有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这几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法制发展与法治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五院”在今天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四系”在今天指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这9所高校的法律科学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中国司法机关80%的骨干人员均有五院四系的培养背景。但是随着其他学校的不断崛起,“五院四系”在中国法学界的地位相对于之前也略有下滑,单从考研角度来说的话,“五院四系”也并不都是金字塔塔尖的学校。(下文会说到)
政法院校
政法院校是中国法学领域在教育、应用和研究等方面的典型院校。截止到2014年,中国共拥有8所政法类院校,这些政法院校的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均在排在全国前列,为中国司法界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法律人才。
其中法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分布情况为:
而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在所有开设法学院校的高等学校中,论及法学专业的综合实力人大和法大地位依旧是TOP2
①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
建院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法律人才。作为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智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了新中国宪法等重要法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共和国的法治和法学教育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法学研究的振兴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人大法学院还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在教育部2004、2009、2012、2017年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人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并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的行列。作为中国法学事业对外交流的先锋,人大法学院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上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学术交流格局,不断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走向世界。
②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位于中国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中国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而在A级评分当中,清华北大以及老牌法学名校华政、武大和西政也紧跟A+的人大和法大之后。
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是新中国第一批开设法律专业的单位,是中国“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拥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北京大学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学等所有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学院凭借梯队合理的zui.好的法学师资团队,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④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法学院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在国内法学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法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调学术研究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学院的国际交流十分活跃,已与一批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现在,清华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内著名法学院之一。
⑤华东政法大学:简称华政,位于上海市,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zui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拥有华东地区ZD的法律文献中心,中外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排名第一;法学一级学科在近两次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前五;近五年来,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类项目、司法部项目立项数多次获得全国第一。
⑥武汉大学法学院:位于湖北武汉,于2003年获批国家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获批法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
⑦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以法学为主,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截至2018年8月,学校拥有渝北、沙坪坝和宝圣湖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在校学生23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下设13个学院,23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而如果纵览中国法律泰斗们的毕业院校,也可以用一句话价:
北京大学傲江湖,五院四系人才出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法学的综合实力,还是从对中国法律历史进程中所贡献的大小,他们仍然在中国目前法学教育中拥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而就如我们的文章标题所说,上述七所学校也一直站在中国法学届的“金字塔塔尖”。
位列在A-的评估结果中的院校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于这七所院校的详细介绍,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那么细心的同学就可以发现,上述七所院校除清华大学是后起之秀之外,无一例外都是属于“五院四系”的高校,那么其余的三所“五院四系”的学校为何没有得到A或A+以上的评分呢,除因为其他兄弟院校发展速度较快之外,其实部分原因也归咎于其地理位置因素。其中吉林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仍然获得了A-的评分,也归功于其以前打下的较为深厚的法学功底。
特别是从A-这个评估结果往下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近来实力增长迅速的院校很大一部分都是本身实力非常强劲的顶尖大学。这些院校在近些年来加大了对学校法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使得它们很快能触摸到中国法学教育的“金子塔塔尖”。
当然,在B级及以下评估结果当中,也不乏西北政法这种老牌院校和复旦南开这种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因为院校较多,所以笔者在这里就直接引用官方报告供想了解的同学参考:
法学专业具体的专业课程
其中从公共基础课来看:法学的学习科目与其他学科并无明显差异,但是近些年来,有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例如知识产权)也创设了例如高等数学和工业设计等相关学习科目。总体来看,法学专业的课程布置基本上是以人文类科目为主导,但同时也在逐步的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专业基础课、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来看:
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以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并且在一些主导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很多细分的部门法供学生自由选择。但在其中,民法、刑法、法理学、经济法、商法、宪法、法制史、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等基本上都是必修科目,是每个法学专业的同学都必须学习的经典科目。结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其考试科目分为两张试卷: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而我们从法学的具体学习科目中也可以看出,法学专业的知识体系极为庞杂,法学生也和医学生并称为“两大秃头专业”,在这里也吐槽一下法学本科学生要看的书和要背的书实在是太多了。
02
专业发展及毕业去向
首先我们在这里引用了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毕业分析来作为一个样本来浅谈这个具体问题:
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概况来看:
1、其中选择国内升学和出国深造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这也直接说明了法律行业对于知识学历的看重和追求。这一趋势也不仅仅体现在清华这种顶级学府,在其他各层次的院校中,法学毕业生的考研和升学压力也是长期排名前列。(在后面我们也会具体分析法学专业的考研情况)
2、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直接灵活就业和签署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这其实也是名校光环给这些毕业生的加成。我想,从清华走出去的毕业生,无论在什么行业的竞争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概况来看:
1、很明显能看到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签署就业协议,特别是在专业学位的硕士层面,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律硕士本身就是以实践为导向,追求法学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名校光环为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2、而从法学硕士的毕业选择看,除去几乎一半的毕业生直接就业之外,也还有一部分学生为追求更高的学术追求和理想,选择了继续深造和考取博士学位。
3、此图其实也能反映其他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选择。基本上看,在完成硕士毕业(特别是法律硕士)之后,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就业,其就业率相比较本科生而言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
最后说到毕业之后的就业地域选择:
1、因为此数据是根据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毕业分析为根本,所以绝大部分同学的就业地域选择还是在北京本地。包括北京在内,超过百分之90的同学都选择了在北上广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择就业。这也突出了国内法律行业的水平差异和律师的执业水平差距。
2、因为清华大学毕竟是在“金字塔”塔尖的院校,所以此结论也不能推而广之。从事实上来看,除去顶尖法学学府,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就分布的相对广泛。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法治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一类群体。
看过了清华大学的法学生毕业去向之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以华东政法大学这类老牌专业名校为代表的毕业生去向:
根据华政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本科毕业生的国内升学率达到新高,出国(境)留学率达 11.84%。
到党政机关就业的人数比例为19.35%
到律师事务所就业的人数比例为 24.19%。
本科毕业生升学的 677 人。其中,553 人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升学的,另有 124 人是通过保送免试直升升学的。
保研率:4.45%。
考研率:19.85%。
本科毕业生升学的学校涉及国内77所高校。
其中,升入本校华东政法大学:374 人;
升入外校303人:复旦大学28人、中国政法大学28人、中国人民大学20人、上海交通大学19人、上海财经大学16人、北京大学13人、华东师范大学13人。
②硕士毕业生升学人数为39人。其中,升入华东政法大学17人,上海交通大学5人、复旦大学4人、南京大学3人、清华大学3人、中国政法大学3人、北京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同济大学1人、浙江大学1人。
③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 330 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
其中,留学国家或地区人数排名前五的为 英国、美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日本,分别占本科生出国总人数 的 37.27%、31.52%、13.33%、7.88%、4.24%。
④研究生留学
硕士留学 18 人,博士留学 1 人。
研究生留学主要去美国,占研究生出国总人数的 42.11%;其次为英国、德国、中国 香港、日本、瑞典,分别占比26.32%、10.53%、 10.53%、5.26%、5.26%。
03
就业单位
①本科毕业生中,有明确去向单位的总人数为 1092人。
其中,到党政机关就业 193 人,占 17.67%;
到事业单位7.23%、律所18.86%、国企 13.37%。
②硕士毕业生中,有明确去向单位的总人数为 1060人。
其中,到党政机关就业 224 人,占 21.13%;到事业单位就业 84 人, 占 7.92%;到律所就业 322 人,占 30.38%。
③博士毕业生中,有明确去向单位的总人数为 39 人。
其中,到党政机关就业 7 人,占 17.95%;到高等教育单位就业 23 人, 占 58.97%。
04
就业地点、薪酬
①就业地点
本科毕业生中,到华东地区就业的占 76.10%;到华 南地区就业的占 5.13%;到华北地区就业的占 5.49%;到华中地区就 业的占 2.20%;到西南地区就业的占 7.69%;到西北地区就业的占 2.75%;到东北地区就业的占 0.64%。
硕士到华东地区就业的占 88.77%;
博士到华东地区就业的占 71.79%。
②薪酬
本科:3000 元以 下月薪占 5.07%,3000-4000 元月薪占 21.01%, 4000-5000 元月薪占 25.00%,5000-6000 元月薪占 20.65%,6000-7000 元月薪占 13.41%, 7000-8000 元月薪占 6.52%,8000 元月薪以上的占 8.33%。
硕博:3000 元以下月 薪占3.56%,3000-4000 元月薪占9.58%, 4000-5000 元月薪占8.91%, 5000-6000 元月薪占14.48%,6000-7000 元月薪占15.14%,7000-8000 元 月薪占10.47%,8000-10000 元月薪占19.38%, 10000-20000 元月薪占 12.92%,20000 元以上月薪占5.57%。
所以总结一下华东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去向来看,有以下几大特点:
1、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相对较多,比例较大。这与其身处上海的地域优势和在上海法律界丰富的校友资源是分不开的。
2、华政的毕业生选取考研的目标都相对较高,除大部分选择本校继续深造之外其他同学基本上都以顶级985为主,也从侧面突出了学校实力的强劲。
3、华政学生选择去外国深造的起点也较高,且因为本身是双非院校的缘故,华政的出国深造比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一个比例,而且申请的学校都基本上是世界一流大学。
4、从就业的单位来看,华政的毕业生选择较为丰富化,除了传统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律所之外,也有不小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去其他行业发光发热。
5、从毕业生的地域选择来看,本科生和硕士生基本上是留在了北上广和东部发达沿海一带的地区,博士的比例相较于本科和硕士略低的原因也很大一部分归因于去中西部地区的高校进行任教。
6、最后看到薪资,可以明显看出,华政的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还是较为乐观的。相较于其他院校的法学生的毕业薪资,华政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绝对是排在前列。尤其是硕博的毕业生月薪超过7000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45。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以四川大学为代表的985院校和以安徽大学为代表的211院校的法学生就业和升学情况。因为这两所高校并没有公布具体的院系的毕业生状况,所以我们在这里就只截取了法学专业在这两所高校的总体报告的部分来进行探讨:
首先是四川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情况:
从图表中的数据来看:法学院本科的国内外深造比例为32.27%,就业率为82.27%。这两者的比例都在所有专业中排名较为靠后,特别是就业率更是排在截取专业的倒数第二名。
再来看看硕士生的数据:
硕士毕业生的数据也不容乐观,法学院的硕士就业率是图表中wei/yi没有超过90%的院系。
最后我们看到博士的数据:
从博士的数据来看,法学院的博士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法学专业对于学位和学历的看重,能熬到博士毕业的法学生基本上都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前景。
再来看一下以安徽大学为代表的普通211高校的法学院毕业生的毕业走向:
我们可以看出安徽大学的本科生全校就业率为87.66%,而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为90.14。所以就安徽大学的法学专业本科生而言,因为安大是安徽省内法学实力最强劲的学校,其本科生的就业率也是较一般其他院校高一些。
最后,我们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来较为概括的分析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2018年度就业红牌专业
本科:绘画、化学、美术学、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具体到各专业的就业率,报告显示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zui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达93.5%;其次是管理学,为93.2%;最低的是法学,为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zui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达95.6%;最低的是法学类,为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所以我们在最后总结到:
学法,意味着你要背最厚的书
学法,意味着你必须过法考
学法,意味着你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学法,防脱发是关键
你被法打败,你就是张益达。你把法打败,你就是何以琛。
但就像文章的标题所说,法学毕业生是一个徘徊在金字塔塔尖和塔底的群体,而如何走向了“塔尖”和“塔底”,基本上是从法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的个人去向来划分的。在我们不考虑转行的因素下,如果一个法学本科生想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个与自身专业契合度较高、能展现专业知识水平的工作的话,那么我们在前文所提到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又是我们不得不谈论到的一个重要话题。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2018)的有关规定设立的法律类职业证书考试。担任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每年的通过率一般为10%左右。
考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评卷,成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室公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一次有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统一颁发相关证书并可以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的工作。
从2018年开始,国家司法考试将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不只是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需要通过该考试,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工作人员,以及法律顾问、法律类仲裁员也需要参加并通过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分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两部分,综合考查应试人员从事法律职业应当具有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
应试人员客观题考试成绩合格的方可参加主观题考试,客观题考试合格成绩在本年度和下一个考试年度内有效。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行纸笔考试或者计算机化考试。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评卷,统一确定合格分数线,考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由司法部公布
简单来说,通过“法考”是每一个想以法律为职业的人必不可能绕过的坎,而“法考”本身的难度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考”,其百分之十的通过率,使得很大部分的法律本科生在毕业后不得不选择其他行业谋生。不夸张的说,没有通过“法考”,对法学本科生就意味着是白学了四年的法学专业。(现实很残酷,但必须正视)
那么通过了法考之后,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又有哪些职业有选择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作一个简短的分析:
①审判机关
法院是依法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设有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和zui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历来是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也是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对口”、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目标。
②检察机关
检察院是依法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设有zui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同审判机关一样,各级检察机关同样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热门行业。
③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在中国,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行政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安机关不同于普通的行政机关,它是掌管社会治安,行使国家治安管理权的专门机关。国家赋予公安机关以不同于普通行政机关的各种强制手段,以完成公安机关所担负的治安管理的职能,同时也使公安机关成为国家其他行政管理活动的坚强后盾。
④政府机关
随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工作条件、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有较大改善,报考各级机关公务员已经成为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要选。而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法学专业人才需求数量最多、比例最大,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法律专业的优秀学生的广泛参与。
以2008年度中央政府机关及直属机构招考职位来看,法学类专业成为当年招考职位数量和招考人数最多的热门专业。根据人事部公布的《2008年职位信息》统计,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当年提供法学(法律)类专业人才选择报考的职位多达1134个,共向社会招录法学(法律)类专业人才2578人。招考法学专业人才的行业领域也十分广泛,包括了诸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往年公务员考试热门职位。其中,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招考法学类专业人士的所占比重最大,共有683个职位可供法学专业人士选择,其中税务和海关系统招考的职位最多。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活动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工商管理、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的调控和监管作用日趋明显和重要。海关、工商管理、税务等政府行政执法、经济监管部门,以及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近年来吸纳了较大数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并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持续下去。
⑤律政机构(下文详细分析)
律师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其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代表委托人处理有关法律问题的诉讼;向委托人提供法律方面的建议和指导,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着手法律行动,为委托人的利益辩护。
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以下领域将会对律师有较大需求:
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
所谓公职律师,是指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供职于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或经招聘到上述部门专职从事法律事务的公务人员。与公职律师不同,公司律师则是在企业内部设立的专门为本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或法律服务专门人员。虽然接受委托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是社会执业律师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由于政府管理职能的特殊性、复杂性,加之社会执业律师自身工作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执业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社会对法律服务多层次、多领域的需求。建立公职、公司律师制度,形成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军队律师等队伍相互并存、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格局,也就成为中国未来律师业的发展趋势。
涉外和金融投资领域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主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主要城市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密切,很多领域都对律师有较大的需求。
如航运、海商、金融、证券、期货、展览业和投资业等,发展空间相当大。对于国企改革、劳动争议及就业问题、外来人口问题和房地产等领域,律师同样大有用武之地。由于语言问题,我国的相当部分律师不能用英语直接与外商交流、谈判,更不用说用英语直接上仲裁庭,参与国际性的诉讼或仲裁程序。法律英语的运用和掌握,成为我国律师业提高服务水平的“瓶颈”。
民事诉讼领域
为很多传统领域提供法律服务的空间也很宽广,如离婚诉讼、债权债务等。随着社会风气和观念的变化,离婚率上升了,离婚诉讼案子也越来越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也在增多。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普通人“打官司难,请律师难”的现状必将发生转变,专注于民事诉讼领域的律师数量将有较大提高。
部分新兴领域
现在有很多领域都需要律师的介入,比如商标代理和税务服务领域,目前属于“空白点”,不属于律师的业务范围。国外有专门的税务律师,国内则发展迟缓。商标代理的业务量是相当大的,但目前律师也还不能介入。入世后,许多行业对律师的需求不仅仅是诉讼方面的,更多的是非诉讼方面的专业人才,如反倾销、反垄断、投资、融资、招商引资、商贸风险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奇缺。
⑥公证部门
公证员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在公证机构从事公证业务的执业人员。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实施,确定我国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公证机构正在逐步与国家机关彻底脱钩。近年来,随着中国公证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目前全国年办证量已连续7年超过1000万件,比1980年增长了110多倍。公证事项种类已达200多种,涉外公证每年办理300多万件,发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各种民事公证、经济领域内各项行为及文书公证、涉外公证等公证服务,正逐步深入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2005年,中国公证机构和公证队伍初具规模,全国已设立公证机构3162个,比1980年增长了5倍;有公证从业人员2万多人,比1980年增长15倍。公证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公证员的学历层次和法律素养进一步提高。目前大专以上学历占公证员总数的94%,已经实行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人员中选拔公证员的制度,具有公证特点的执业准入、培训、考核和奖惩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系,以执业公证员为主干、公证员助理和辅助人员为补充的公证职业群体正走向成熟。
⑦企业法律顾问
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企业聘任并经注册机关注册后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由于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传统就业领域接收能力的限制,越来越多的法学大学生将到企业从事法务工作、担任法律顾问作为自己就业求职的另一重要选择。
目前,全国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已达10万多人,通过1998年、2000年、2002年三次全国执业资格考试,取得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有3万多人。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方面,一些企业设立专门的企业法律事务部门,名称大致相同,有的称作法律事务部(或者是法律顾问室),有的称作法务部(或法务室)等。有的是企业的一级部门,有的是二级部门。也有企业仅仅设立专职的企业法律事务人员,分别有法律顾问、法律事务专员、法务专员、法律主管、法律秘书等不同名称。
在不同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地位各不相同。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人员,在有的企业深受领导重视,成为企业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谋。同样作为企业法律顾问、法律事务专员等,在职业要求上,有的要求是专职律师,有的是兼职律师,或者是法学专业人员。在待遇方面,有的享有副总级待遇,有的享有部门经理级待遇,有的享有主管级待遇,也有的只享有业务员待遇,薪酬自然也就差异很大。
⑧金融领域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和典当业。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
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入市场,不仅在传统的司法领域,在金融领域,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适应能力很强,很快成为一些金融单位的业务骨干,少数优秀学生甚至还走上了单位的领导岗位。
从商业银行总行的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商业银行内部以下部门对于法学专业人才仍保持较为旺盛的需求,即:法律事务部,合规部,清收处置部门(授信执行部门),信贷管理部,国际业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办公室等。
对于有志于从事金融法律事务的优秀法学专业学生来讲,到金融系统工作同样也是可以有所作为、大展宏图的。
⑨新闻出版业
凡从事报纸、杂志等采访、编辑、发行,以及专门从事新闻资料供应的综合事业性单位,均可称为新闻业。近年来,卓越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以法律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为目标。良好的法律职业素质使得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就业领域,在新闻传播领域、出版业,法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可以从事编辑、记者、节目策划、发行等重要工作。
上述9个具体的毕业去向基本上囊括了法学毕业生的工作选择,那么其中律师的工作职位又是在上述毕业选择中最受追捧的一个职业选择,在律师职业的内部其实也是呈现出一个“金字塔”的食物链。
在中国大陆,其职业内部差异也十分显著。本文仅从律师事务所的角度,来浅谈一下律师职业:
自1979年律师业恢复以来,行业规模一直成指数增长。全国律师人数从1979年底的212人发展至2008年15.67万人,再到2010年的1.72万家律师事务所、近20万律师。但在1.72万家律师事务所中,规模超过1000人的律师事务所只有2个,超过100人的有28个,50人到100人的有149个,30人到50人的有471个,这些加在一起是650家。
另据司法部估计,小于10人的律师事务所占总数的50%以上。至2011年,中国已经拥有接近1.9万家律师事务所,超过20万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市:其中北京拥有1415家律所,从业人员22418人;上海拥有1078家律所,从业人员达到12562人;广州、深圳分列三四位。
从律师事务所刑事、民事、行政、非诉、顾问、咨询六大类业务数量2005年以来增长发展情况来看,刑事诉讼业务数量变化急剧,这主要与近几年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关;民事和行政业务增速相对稳定,其中民事是中国大多数律师事务所的主要案源;不正常的是,咨询和非诉业务增速极低,直到2008年非诉业务增速才达到最大。
在所有业务领域中法律顾问是增长最稳定的,应该作为律师事务所服务的基石。其他如非诉业务增长迅猛,激进型的事务所可以选择这类业务重点开拓;而民事业务增长则相对稳定,稳健型的事务所可以选择这类业务重点开拓。刑事业务的需求波动过于巨大,且赢者通吃效应过于明显,实在不适合一般中小事务所涉足。这样,中国律师事务所与国外事务所的差距会加速扩大,因为非诉业务的利润远远高于诉讼业务,国际著名律师事务所都是承接非诉业务较多。
尽管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数量的增长趋势并不明显,从2002年至2011年全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数量的增长率折线图中可以发现,2004年中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数量年增长率降至2%,而2006年律师事务所数量增长率则低于1%,达到了十年来的最低点,与其他从属于商务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相比,差距甚大。
中国律师事务所所表现的波动性以及增长瓶颈,主要是因为律师事务所业务选择偏重诉讼、企业组织流于形式、主导能力素质偏低、创新内容又仅限于业务等。因此律师事务所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提倡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重视软硬件的共同建设、律所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要认识到律师事务所与传统企业的结构差别等。
05
律师事务所分析
在中国大陆,以律师为职业就不得不谈论到归属于哪一家律师事务所。下面就根据一些专业排名,来看一下我国的具体律所分析:
首当其冲,便是大名鼎鼎的“红圈所”,进入红圈所工作也是每个刚毕业的法学本科生的至高追求。
✨红圈所
简单的说就是指中国最顶级的律所。红圈所的概念来自于英国的魔术圈(Magic Circle)——英国最顶尖的律所。中国律界延伸出“红圈”(Red Circle)律所的概念,是由素有法律界“福布斯”之称的亚太地区权威杂志ALB(《亚洲法律杂志》)在题为《红圈中的律师事务所》的文章中提出的。2014年6月,英国杂志《The Lawyer》(《律师》)(周刊)公布了“2014亚太150强”名单,其中中国律所有35个;9月,其发布了《China Elite 2014:A report>据其报告显示,“红圈”律所按2013年年度收入作为衡量标准,包括金杜(KWM)、君合(Jun He)、方达(FangdaPartners)、竞天公诚(Jingtian & Gongcheng)、通商(Commerce & Finance)、环球(Global LawOffices)、海问(Haiwen & Partners)以及中伦(Zhong Lun)八大律所。
(进入红圈所工作,其月薪便是国内其他律所同职位的翘楚,月薪基本2W+)
除去著名的“红圈所”之外,“外资所”也是律师行业的高薪代名词。当然,进入“外资所”的要求也异常严格,通常也只是向世界顶级大学的毕业生张开怀抱。而在中国大陆活跃的“外资所”主要有以下几家
1 贝克·麦肯思 :企业并购(M&As)、破产与重组
2 高伟绅:私人股权投资业务
3 Eversheds:诉讼和非诉讼几乎全部领域
4 世达:国际仲裁、国际法和政策、国际贸易、反垄断
5 安理:zui.佳金融业务律师行、zui.佳大型股上市业务律师行
6 众达:公司业务
7 富而德:诉讼并购业务
上图为2018年中国最大30家律所的规模大小的具体排行
除去八大“红圈所”之外,例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在上海的地位就很高,而盈科律师事务所和大成律师事务所也在规模和人数上傲视群雄。所以这些律所他们也是各个法学毕业生投向简历的不二选择。
06
法学专业考研分析
在开始分析法学专业的考研具体形势和难度之前,我们必须要首先分清出关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异同。
法学硕士
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s),是法学学科门类学位教育中位于法学学士和法学博士之间的一个层次,供拥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考生报考,学习侧重坚实的理论研究,旨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学术、实务型人才(这也是咱们所说的传统型的学硕)。
法学硕士的招生主要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招生或者联考招生,被录取后,获得硕士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区别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Juris Master简称JM)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我国自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设置。法律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两者在培养方向上有所区别,各有侧重。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等方面为指向,而法律硕士则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
法律硕士共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其中法律硕士(法学)只能由法学类专业本科生就读,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由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就读。
法律硕士学位的获得者应具备较坚实和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掌握较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地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有关管理工作。
即:法律硕士分为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其中前者只能由本科专业是非法学的专业报考,而后者只能由大学本科专业是法学专业的学生报考。所以法律硕士(非法学)在考研大军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比重,一是因为招生人数众多,可以圆一个名校梦;二是因为大家并没有基础的差异;三是可以避开高等数学这个科目。但在同时,它的激烈程度也不亚于任何一个考研专业。
相信仅仅说了两者的概念之后,有些同学还会有点模糊,那么我们接下来对两者的差异做一个较为具体的对比:
第一,报考要求不同
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实际考生多为法学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
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从2009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
第二,招生方式、考试试题不同
法学硕士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除公共课外),全国重点大学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学硕士的资格;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为院校自主命题,但正因为如此,法学硕士考试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方面有很大缺陷,相较法律硕士而言对外校考生较不公平。
法律硕士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全国有权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只有少数重点院校;法律硕士试题由国家统一命题,公正性较高.因此,基于公开平等的考虑,报考法律硕士的考生较多,也较热门。
第三, 教育方式、培养目标不同
每个法学硕士有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导师的全面辅导,深入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因此,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对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养方向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在入学时一般选定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实行"双导师"制,既校内导师教授法学理论,校外导师教授法律实务。法律硕士培养方式更注重实践和应用,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等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
第四,录取比例不一样
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
法律硕士由于引进于英美国家,属于国内考研热门专业,加上有权招收全日制法律硕士的院校皆为国家重点大学,所以竞争极为激烈,平均达到15:1。
第五,培养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有公费也有自费。
法律硕士基本是自费,而且学费较学硕来说要贵很多(一般为2w+)
说完了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后,我们再最后分析一下两者的考研具体难度。
因为在前文已经对法学专业的院校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探讨,这里说的考研难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与院校排名有很大部分的重合,所以我们归纳出几点较为明显的特点供同学们参考:
①考研难度基本上与学校水平重叠,虽然“四院五系”在法学界的地位很高,但是就考研来看,清北复交人大这些顶级院校也基本上垄断着考研的难度榜。简单的说,名校第一。
②说完了这些顶级院校,我们再说一下专业院校。五大政法类院校,法大的考研难度也是高高在上,法大的王牌专业也是整个法学考研的zui高难度之一,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从中国政法毕业的,可一点也不比清华北大差。而华政的难度五所老牌院校中排在第二,虽然招收的人数较多,但是贵在身处上海,资源极其丰富。华政在上海的校友资源也是任何一个院校所无法抗衡的。而中南财经政法因为本身是211,并且拥有一些实力很强劲的重点学科,其难度也略高于西南政法。西南政法之前曾是法学界的重镇,培育过太多太多的优秀法学家,但是近些年来的影响力稍微有些下滑,其考研难度也要低于华政和部分985高校。最后说到西北政法,西北政法也是法学的老牌名校,但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和教师资源的原因,近些年的发展不是很快,在五个老牌院校中的考研难度也是最低的,甚至比一般的211院校也要低一点。
③当然,“华五”和类似于武汉大学这种有“四院五系”加持的985院校的难度也可想而知,这些顶级院校的考研难度也仅仅排在“清北复交人法”之后,它们的难度也高于华政和西政这类老牌名校。一是因为招生人数较少,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法律硕士)。二是因为有着较为丰富的校友资源和就业平台,在同时也可以让很多同学圆自己的一个名校梦。
④地方省份的省内zui高学府在近些年来的考研难度也在节节攀升。
所以在最后对一些想要报考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同学来说,报考需谨慎。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报考院校,不要一昧的好高骛远,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的更远!
07
思课建议
能看到这里的同学,我相信还是对法学这个专业有着 较为浓厚的兴趣。就正如本文的标题一样,在不了解这个专业 的人来看,法学专业其实是一个金子塔,但是对于这座金字塔而言,只有身处这座金字塔之中才知道它的塔尖和塔底的差距有多大。就像影视剧当中的“何以琛”和“张益达”,同为法学生和律师,他们走上职业之后的境遇也是天差地别。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法学生和想以法律为职业的人来说,法律这就像它本身一样,充满着公平与正义。法律这条路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一颗对法律热爱的心,脚踏实地的走下去,真心诚意的去钻研去理解法律,法律这个世界的大门也会对你敞开。而当你真正的走进这座大门之后,你也会领悟到来自于法律这个学科的无限魅力。
简单的说,只有你学好法律,真正的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你就会有一种无形的自信。只有打好了基本功才会在法律这个严格甚至严苛的行业中生存下去。而对于那些想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这条路当然会给你带来学历的提升和学识的增长,但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竞争,与其在毕业之后才考虑自己的未来,不如早些时候为自己接下来的路做好铺垫,法学这条路,法律这个行业,只有四个字“实力为王”!
当然,对于一些不想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的同学来说,换一个行业或者创业也不失一个很坏的选择,人生有梦,各自精彩!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