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怎么样
专业概貌 | INTRODUCTION
目录:
新闻专业的学生学什么?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新闻专业?
新闻专业择校推荐
▩ 新闻专业的学生学什么?
国内大学的新闻学院,比较热门的选择是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大新闻学院、复旦新闻学院。不同学校的新闻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不同特点,清华新传学院偏向国际化精深研究,北大新传学院的广告营销专业前沿与实务并重,人大和复旦新闻学院发展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出众。
以北大新传学院和人大新闻学院两所院校为例,北大新传学院本科阶段共有四个专业方向,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人大新闻学院本科阶段也有四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传播学,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所需修习的课程也会有一些差别。
此外,人大新闻学院还推出了三个特色人才培养项目。与法学院合作组建了“新闻学-法学”实验班,授予文学、法学双学士学位;与国际关系学院合作组建“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授予文学、政治学双学士学位;与艺术学院合作组建“创意传播实验班”,授予文学、艺术学双学士学位。
实验班的开设是为应对当下时代的变化,目的在于培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在当下社会,不懂经济、法律或艺术知识,无论是在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进行内容创作时都难有一定深度,只掌握单门学科知识在内容创作的市场中很难有竞争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不论专业,首先都要学习的学科基础课程有: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传媒伦理与法律法规、媒介与社会变迁、新媒体导论、汉语语言修养等。
大三专业分流后,不同专业则需要学习不同的专业核心课程。
新闻学: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当代新闻发展前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
广播电视学:视频采访与写作、视频编辑、视听语言、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节目创意与策划、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口语传播、影视制作等。
广告学: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媒体研究、市场调查、公共传播、视觉传达、品牌研究、创意传播管理等。
编辑出版学:中国图书出版史、近现代出版文化、编辑出版概论、中国古籍资源与整理、数字出版技术、选题策划与书刊编辑实务、出版经营管理等。
以上即为北大新传学院各专业方向的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新闻专业的学生一般对口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传播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新闻专业的学生思维敏捷,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强,就业面宽泛,新闻专业也被称为“万金油”专业。“万金油”意味着就业面广,但同时也意味着“博而不精”、“学而不专”,这也是当下新闻专业的问题所在。
总结来说,无论选择什么方向,新闻专业的学生最终需要达到:在理论和技能上,掌握新闻或传播理论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在实践上,应用相关理论以敏捷的行动能力专业高效地处理新闻业务。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新闻专业?
在大多数大学,新闻传播大类专业,属于文理兼收的专业。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更适合选择新闻专业?
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进入新闻专业,可以先判断自己是否有以下能力:
多学科涉猎能力:广泛阅读、深度学习;
新闻业务能力:对资讯的判断力、敏锐力、解读力,写作逻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性格特质:同理心、洞察力、沟通力、善于交流、好奇心、自律能力。
◆多学科涉猎能力
上文已经提到,新闻专业是一门跨学科非常广的专业,而最后进入新闻行业的人,专业背景也非常多元化。要想在新闻行业立足,拥有多学科涉猎能力,以及深度研究、快速学习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新闻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更加倾向于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等关于新闻本身的知识,而对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未来新媒体更多依靠大数据的分析)等学科,可能会有浅显的涉及,却并不深入。这就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修读第二专业,或主动选修相关课程,以及自发性广泛阅读的方式,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增强自己的传媒业内竞争力。
因此,希望报考新闻专业,或未来想进入新闻行业的学生,首先需要判断,自己是否对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多种学科,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自律和规划能力,进行体系化自学,掌握更广泛的知识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谨慎报考新闻专业,否则知识广度不够、竞争力不强,会在求职时遭遇挫败。
◆新闻业务能力
一般来说,相较于金融、计算机和其他理工科技术行业,新闻行业的门槛较低,入行较为容易,这就意味着,该专业、行业竞争者众多,需要十分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更为稳妥。
因此,这就要求该专业大学生,从在校期间,就开始培养新闻相关的业务能力:对资讯的判断力、敏锐力、解读力,写作逻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对资讯的判断力、敏锐力、解读力:无论未来从事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快速、精准、深度”是共同的特点,因此“快速追热点、稿件有深度”是四海皆准的工作要求。而实现这一要求,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新闻训练,其中就包括学习判断资讯的价值、真伪和本质,学习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如何赶在他人前面,写出有深度的稿件。这些训练,都需要具备对资讯的判断力、敏锐力和解读力。
写作逻辑能力:新闻从业者,需要通过有限篇幅,为读者呈现最多的信息,这就需要写作者有很强的逻辑性,主导文章节奏,带动读者情感,准确传达正确内容。这方面的能力,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可以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来得到提高。
独立思考能力:新闻传媒类从业者,ZD的忌讳就是人云亦云,在缺乏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贸然传播信息。这就需要新闻专业的学生,尽早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不受他人影响的独立思考能力。
综上,从新闻业务能力来说,如果对资讯的判断力、敏锐力和解读力较弱,或写作能力不强、逻辑性差,难以独立思考,需要谨慎报考新闻专业。如果在能力存在短板的情况下,依然希望进入新闻专业,则需在大学期间,有针对性地训练以上能力。
◆性格特质
无论是未来做记者,还是在新媒体领域从业,都需要面对各行各业的人,与之交流、沟通,获得信息、传达信息。这就需要新闻专业的人,具备一定的性格特质:同理心、洞察力、沟通力,好奇心、自律能力。
同理心、洞察力、沟通力:如果做记者,就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在不同的环境、气氛下,引导话题走向,鼓励被采访者多多传达信息。那么,这就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善于交流,且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并对于他人有较强的同理心、洞察力,能够敏锐观察他人内心活动、解读他人情绪,以及准确沟通。
好奇心:新闻记者行业,竞争激烈、节奏快速,十分需要从业者具备积极主动、进取心强的特质。因此,对于周边事物、人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有较强的行动力,将好奇心变为作品,会有所加分。
自律能力:大学的新闻专业,由于课程体系相对较散,常常被学生认为“水”,也有很多学生感到方向性不强,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个人规划性弱、自律不足,而未能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导致毕业时知识储备不足、实践不够,竞争力受限。
同样,新闻行业也有类似特点,从业者时间灵活、无需坐班,对于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规划能力和自律性,有很高的要求,倘若这些能力较弱,则很可能失去竞争力,陷入被动境地。这就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从大学时期培养良好的时间规划能力、自律能力,以及对个人的学习、提升,有清晰的想法和计划。
综上,如果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难以体察他人情绪,或对周遭事物好奇心弱,无探索欲望,以及个人约束能力不强、自律性弱,则需谨慎报考新闻专业。
▩新闻专业择校推荐
如果希望在新闻专业就读,根据学科评估和院校综合实力,我们推荐以下院校:
第一梯队: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第二梯队: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第三阶梯: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对于新闻专业而言,择校很重要。
新闻行业中,圈子、资源、地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重量级的传统传媒圈,或新媒体圈中,大多优秀人物都来自老牌新闻院校,如人大、中传媒、复旦的新闻学院。当下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发展,北上广都是行业指向标,这些院校都处于北京、上海,属于资讯最快速发达、传播最快的一线城市,地域优势十分明显。另外,无论是在校时的教学资源,还是毕业后的人脉资源,这些院校都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尤其是广泛分布于传媒领域中的校友资源,对于毕业生的求职、学习,都会提供不少帮助。
近年新闻专业的学科评估主要以新闻学的专业水平作为评估标准,忽略了新闻院校的其他专业实力与排名。北大新闻专业背靠北大所带来的资源、人脉和综合优势,凭借与行业前沿接轨的广告专业,使得北大新传学院在择校时仍是第一阶梯选择。
新闻专业常给人以“水”的印象,这种“博而不精的万金油”形象主要在于目前很多大学的新闻专业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不足,知识体系、课程涉及学科广度有余,深度不足。而很多专业性强、深度要求高的传媒公司,很倾向于选择具备某种高壁垒学科专业背景的求职者。
因此,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新闻传播类训练、进行传媒类知识储备时,也要坚持多学科涉猎,通过辅修第二学位等方式补充其他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进行体系化的通识学科知识学习以增强竞争力。
专业设置 | MAJOR
目录:
专业设置与分流模式
在进行专业设置和分流模式的分析时,我们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该院设有4个专业: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
这些专业都是文学类专业,培养目标都是拥有扎实的新闻业务基本功,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按大类学科招生,在大三时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决定专业方向。
一般来说,新闻学院的专业选择标准更多的是兴趣,例如若是喜欢记者编辑类工作,可以选择新闻学专业或编辑出版专业;若是对广播电视传播工作感兴趣的可以选择广播电视学;若是对广告策划、文案创作工作有兴趣的,可以选择广告学专业。
◆新闻学
该专业主要设置了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当代新闻发展前沿等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较高,培养的力度较大。
毕业生适合在通讯社、报社、杂志社、网站及新闻传媒集团中担任新闻记者、新闻编辑,或者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传播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广播电视学
该专业主要设置了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视频编辑、视频采访与写作等专业课程。
毕业生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新闻传媒集团中担任新闻记者、新闻编辑、节目主持(策划)人,或者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传播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广告学
该专业主要设置了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与策划、视觉传达、品牌研究等课程,传授传播学理论,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解释现象,同时也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适合在专业广告公司、媒介广告部门、大型企业的广告部门等从事策划、文案创作等工作,也可在新闻传播和文化事业单位任职。
◆编辑出版学
该专业主要设置了编辑出版概论、数字出版技术、选题策划与书刊编辑实务、出版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
毕业生适合在出版社、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编辑出版工作。
培养计划 | COURSE
目录:
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培养计划为例,本科生课程除了全校必修的英语、政治、体育、文科计算机基础和其他选修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外,则是专业教育课。其中专业教育课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
专业教育课的设置具体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北大新传学院招收转专业学生,想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其他院系学生,在大二或大三通过申请和考核后,可进入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
学院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立在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研究/职业方向的基础上,可由学生自由选择,此外,各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皆可作为学院内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另外,北京大学2017年开始实行跨院系跨学科选课,在学分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跨院系选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新闻学院中所有专业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学生需要将主要精力用于与人交流,搜集写作素材,所以需要学生性格开朗,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以及新闻行业的实习工作,而不只是低头读书。
毕业路径 | DEVELOPMENT
目录:
三种路径
国内深造
直接工作
出国深造
本科毕业以后,学生都面临三个选择:出国深造、国内深造、直接工作。
目前较为全面的可得数据,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届到2018届的毕业数据。
2015年本科生共85人,国内深造、出国深造、直接工作的人数分别为51人(60%)、15人(18%)、14人(16%)。就业比重较小,行业分布广泛、就业空间大,可选职业多。
2016年本科生共84人,国内深造、出国深造、直接工作的人数分别为33人(39%)、27人(32%)、14人(17%)。倾向升学和出国,各专业选择就业的比例都不高。
2017年本科生共79人,国内深造、出国深造、直接工作的人数分别为39人(49%)、15人(19%)、22人(28%)。将近半数选择国内升学。
2018年本科生共72人,国内深造、出国深造、直接工作的人数分别为34人(47%)、20人(28%)、18人(25%)。
从近几年北大新闻学院本科生的出路数据来看,趋势大致相似,近一半的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国外深造的数据略有波动、总体持平,直接工作的人数有所递增,国外深造和直接工作的人数越来越接近。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约为四分之三,直接工作的人数不到四分之一,为什么选择直接工作的人较少?
其一,新闻专业是跨学科非常广的专业,需要学习的东西多、杂,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也高,而且还非常注重实践与应用性,理论和实践都不可轻视。这就导致四年的本科经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不足以学到足够胜任好工作的程度。因此,很多学生会选择本专业或跨专业保研/考研,以充实自己的背景知识。
其二,新闻专业毕业生,很多会希望进入国内知名报刊、媒体,而由于开设新闻专业的学校多,毕业生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新闻媒体行业求职竞争激烈。这种态势,进一步提高了传统媒体招聘门槛,很多报刊、媒体的学历要求,都是研究生,直接影响了本科生毕业后的出路选择,引导众多新闻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其三,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在求职媒体类工作时,面临的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传统媒体门槛高之外,还面临着新媒体发展良莠不齐的状况;在求职大型企业类工作岗位时,与同时期经管类本科毕业生相比,竞争力较弱。
而在选择继续深造的人中,出国深造的人数少于国内深造的人,原因有二:
其一,虽然美国是新闻媒体业发展迅速、水平更高的国家,学生也能够在深造过程中学习更多技术类的能力,获得快速的成长,但是,如果未来想要回到国内新闻业,依然会存在一定的不适应。不适应之一,是新闻舆论环境不同,美国更自由,国内更保守;不适应之二,是在国外学习几年,容易对国内国情了解不足,一时间难以适应国内新闻业的内容、风格。因此,很多未来求职地域在国内的学生,会优先选择国内深造。
其二,新闻专业、传播专业在国外留学结束以后,比较难以拿到H1B签证,顺利留在美国,除非有过硬作品,证明自己的能力是美国人也难以替代的。因此,即便是希望未来就业地域在国外的学生,也会因为困难重重,转而选择国内深造。
一般来说,新闻类专业的本科生,会在大三下半学期就基本明确是选择出国、读研还是工作,但规划和准备,常常从大二甚至大一,就已经开始。
学习成绩最为顶尖且实习丰富的本科生,能够享受比较多元的选择,既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保研,申请出国也能申请到好的学校。
其中,成绩相对靠前的本科生(年级排名在前40%),多数会选择保研至本院,或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学院或其他人文社科院系,以及清华、复旦上交、浙大等院校。
总之,对于新闻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学习、实践都很重要。
▩ 国内深造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2018届本科生中,将近一半(47%)的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而在北大,本科生读研的主流路径是保研,几乎很少有人选择考研。
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保研”),即无需经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可被目标院校专业录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专业成绩排名满足一定条件(前40%)即有推免资格,通过保研考试后获得预录取资格。
▣保研项目差别
清北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本科生极少选择考研的途径,理由有二:
1. 本校保研名额充足,而考研名额少。
2. 考研竞争压力大,准备周期长,备考需要更多时间成本。
目前,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保研的主要选择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学术硕士(新闻与传播学硕士)偏理论、学术,所学内容更专、更深,未来走向主要为博士深造、理论研究,录取要求高,但学费较低;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偏实践、就业,所学内容较多、较杂,未来出路是直接进入新闻媒体行业就业,录取要求相对较低,学费较高。
两种硕士项目的主要差别如下:
▣两种硕士项目,在未来出路上是否有差别?
关于硕士毕业以后的出路,依然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出路为例,2015年-2018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的毕业数据如下:
2015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共89人(学硕45人,专硕44人);
2016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共90人(学硕53人,专硕37人);
2017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共76人(学硕32人,专硕44人);
201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共75人(学硕31人,专硕44人)。
主要的就业行业分布,由多到少排序为: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金融等。
典型就业单位:
国有企业: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等;
部委及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
事业单位: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等;
民营企业: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
可以看出,近年来,学硕名额整体呈减少趋势,专硕比例持续上升。
学硕项目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人更多,而专硕项目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直接进入就业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硕和专硕都去求职,那么企业和单位,其实不太会特别区分两种硕士项目。大多数公司HR,甚至可能并不能将两种硕士项目区分清楚,他们只知道的是,求职者学历背景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但相较而言,专硕实践能力可能较强,学硕研究能力较强,二者适应的岗位、工作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直接工作
在选择就业的新闻与传播类本科生中,绝大多数依然进入了与本专业相关的新闻传媒业,少数进入了金融、会计、快消、咨询等行业。
就地域来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为该专业毕业生ZD的集中地。原因在于,一线城市的传统传媒业更加发达,近几年新兴而起的新媒体、自媒体以及内容创业领域,同样是大城市机会更多、发展更快、资源更多,且优质实习机会充足,因此,很多非一线城市的新闻类毕业生,也会选择毕业后进入一线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新闻学院学子的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台):记者、编辑、电视台工作人员;
新闻网站:编辑、运营;
互联网公司:宣传、运营编辑;
私企/外企:宣传、公关;
公务员:宣传岗位,但招人比较少;
广告公司、出版社、文化公司、剧组、新媒体创业等。
以下对主流选择的就业领域,做简要介绍。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分,主要在于信息传播的载体。一些媒介学者把媒体分为五大类:报纸刊物为第一媒体,广播为第二媒体,电视为第三媒体,互联网为第四媒体,移动网络为第五媒体,其中,前三种媒体属于传统媒体,第四、第五媒体被称为新媒体范畴。
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谁是主流媒体,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排序。
从政治角度上的定义:“主流媒体是影响力大、起主导作用、能够代表或左右舆论的省级以上媒体,称为主流媒体,主要是指中央、各省市区党委机关报和中央、各省市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一些大报大台。”
从社会角度上的定义:“主流媒体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的高级媒体”。“主流传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
从经营角度上的定义: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为主流媒体,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主流媒体就是依靠主流资本,面向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媒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谁是主流媒体,依然要用数据说话。从媒体的属性来看,传统媒体多为官方媒体,但也有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也是出身于官媒,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新媒体平台。
总体来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特色与优缺点,如何判断自己应该进入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学历要求:要求求职者是研究生学历的,传统媒体多于新媒体;
能力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十分要求求职者有很强的新闻与传播知识、能力,而且工作节奏快、自由度较高,但新媒体领域中,内容创业公司居多,可能对于求职者的多元化能力,要求更高,比如不仅要求求职者会写作,可能还需要掌握修图、作图、剪辑和编辑视频、编导,以及数据分析等技能,而且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以及运营能力,需要很强。
工作稳定性:传统媒体的工作稳定性,可能相对较高,而新媒体领域不确定性更强,但风险与回报相伴而生,收入空间可能也会更大。
职业发展空间: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受到较大冲击,发展不确定性大,而新媒体领域发展空间可能更大,未来发展可能也有更多可能性。
言论自由度:大多数传统媒体都属于体制内,而政治和资本是新闻自由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体制内媒体的言论自由度,可能并不高,而这也是很多有新闻理想的人,会感到失望的原因之一。而新媒体领域,虽然言论也会受到政府、平台的约束,但自由度相对较高,目前有很多内容创业者,凭借不俗的新闻能力,做出有深度的自媒体。
总之,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能力,以及对职场风格的期待,而去做出选择。
▩出国深造
申请出国的学生,主要以美国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主要目标,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的新闻学院。申请的项目,与国内深造相似,有学术研究导向的硕士/博士项目,和专业职业导向的硕士项目。
▣学术研究导向的硕士/博士项目
一般来说,申请此类项目(如新闻学博士、传播学博士等)的学生,出国的目的在于探索更专、更深的学术理论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并有强烈动机做学术研究。
而博士作为“窄进窄出”的学位,未来就业出路更专更窄,因此不推荐没有学术爱好,因为未能想清楚未来打算,而将出国读书作为权宜之计的人选择,否则付出很多的时间成本,风险较大、退路较少。
总体来说,美国的学术型硕士/博士项目,比较容易申请到奖学金。
◆出国条件:学历背景+GPA+英语成绩+科研经历+推荐信+个人陈述
首先,个人陈述非常重要,体现学术潜力。
对于学术导向的博士项目来说,学校一般希望招到有学术兴趣、学术能力,且有学术潜力的学生。而学术潜力的体现,并不完全通过科研经历,而是通过个人陈述来展现给招生老师。原因在于,科研经历只代表学生跟随导师做过研究,即便有一定的成果,发表了论文,本科水平的学生可能并不能完全通过自己,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因此科研经历无法体现学生个人的学术能力和爱好。
而个人陈述中,学生需要体现自己对于意向专业某一细分领域的兴趣,并需要通过陈述,讲述自己对这一领域做过什么研究、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可以如何借助理论框架,初步构想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要想写好个人陈述,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充分、大量阅读国外文献,了解新闻与传播领域国外研究最新动向,了解国外学术理论,才能展现出学术能力,在申请时得到青睐。
其次,专业背景不一定要是新闻与传播类。
前文有所详述,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很广的专业,需要有多学科背景。因此在申请国外项目时,本科时的专业背景,并非特别重要。相反,如果是经济、社会、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人,申请新闻与传播类硕博项目时,会比较有优势。
原因在于,美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研究重点,也包括大数据、社交媒体等领域,而这一领域的研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计算机、统计等理工科背景,因此即便本科时未能学习新闻与传播专业,也依然可以申请该专业,只不过在写个人陈述时,需要将自己的专业背景,与新闻与传播类课题相结合。
再次,英语成绩和GPA都非常重要。
由于国内很多学校的GPA运算方式不同,GPA可能并非一个很标准的学生能力评估标准。美国高校在招生时,可能会先考虑学历背景,筛选出名校的学生,再考虑GPA水平和标准化英语考试反应的能力。
最后,推荐信zui.好是国外老师。
一般来说,国外高校招生时,在推荐信这一环节,如果推荐人不是名校或学术界非常著名的学者,那么推荐信的分量,可能并非很重。而如果能拿到国外高校较有分量老师的推荐信,会更有用得多。
◆出国出路:国内外教职
由于博士项目窄进窄出,因此大多数读完新闻与传播类博士项目的学生,会选择在美国或回国寻找教职。
一般来说,博士项目在欧洲读的同学,比较容易在欧洲找工作,很难在美国找到工作,除非来自牛津、剑桥等名校。而在美国读博士的学生,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回到国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找教职。
▣职业导向的硕士项目
新闻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也有很多人选择国外职业导向的硕士项目。
一般来说,申请该项目的人有两类:本科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媒体从业者。
前者选择此类项目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在国外的实务性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以便未来在美国找到媒体行业工作,或回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后者的目的在于,他们已经从工作中,得知自己的优缺点在何处,再针对不同文化环境的专业化学习,提升自我。
不过,由于职业型硕士项目的实践、应用性较强,因此也推荐新闻类的本科生,如果毕业时有更好的offer,可以选择先工作,积累经验后再出国读书,如此会对自己有更深、更针对性的了解。
◆专业选择
在硕士阶段,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领域,就比较细分,主要有以下方面:
传播效果研究:媒体消息对人们的想法、行为有什么影响,如何改变行为;
健康传播、政治传播:在健康、政治语境下如何传播;
社交媒体研究:如何改变大家想法、行为;
社会运动:社会集体运动的传播,比如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
性别研究:媒体和性别的交叉领域,如何看媒体怎样呈现性别;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关等。
◆申请要求:个人陈述+英语成绩+GPA+学历背景+作品
职业型硕士项目,并不十分看重申请者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和科研能力,而是更看重申请者是否语言过关,且有好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因此,如果要申请此类硕士项目,比较推荐的做法,是在个人陈述中体现良好的英语语言、写作和思考能力,体现出对于新闻行业的热情、兴趣和所做的事情,并展现出对于英语媒体的阅读习惯和充分了解。
对于申请者的专业背景,同样是欢迎多元化背景的人来申请,尤其是计算机、统计等背景的同学,比较容易申请到数据新闻方向的项目。
◆出国出路
该项目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会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工作,而工作地一般分为国外和国内。
一般来说,新闻背景的中国留学生,能够拿到H1B签证,顺利在美国找到媒体工作的人,相对不多。而在美国媒体,即便是驻华记者,也需要是美国公民,因此中国籍员工即使被外派回中国,也只能做研究员,无法从事记者工作。
因此,如果希望在毕业后在国外找工作,需要做好权衡。
还有一部分中国留学生,会选择硕士毕业后回国找工作。而在国内媒体行业,回国留学生由于英语能力强,在美国接受过前沿的新闻专业训练,比较受到欢迎。
因此,在美国学习期间,建议提升自己的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拿出过硬作品,提升新闻技术,能够在回国求职时得到更多机会。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美国和中国的媒体、新闻环境很不同,如果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未来从业时会面临诸多不适应。因此,建议在美国读书期间,多关注国内时事、国情,并在回国以后,寻找相关实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充分了解国内国情,能够对最终就业有很好帮助。
关于职业型硕士的工作方向,由于该项目实务性强,学生得到的实际能力培养较多,因此工作方向也较多:
媒体:编辑、记者、主持人、主播、技术人员、产品经理;
政府:公关、舆情分析;
公司:公关,尤其互联网公司;
创业公司:新媒体内容创业,以及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制作与编辑;
互联网公司:传播、公关、运营、内容生产。
典型路径 | PATH
目录:
典型路径1:保研
典型路径2:工作
典型路径3:出国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本科生大学期间应当做好哪些事?我们将介绍三种发展路径的典型模式。
▩典型路径1:保研
选择保研的本科生,需要格外重视自己的GPA,申请越是有质量的硕士项目,越需要较高的GPA和年级排名支撑。
成绩方面,大一和大二时,依然需要保持稳定、中上的成绩,而且不能有挂科历史。
大三暑假,北大、清华等名校会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参与者有本校和外校的学生。其中,本校学生保研成功几率,相对较高。
大四时期,保研工作基本尘埃落定,此时需要认真对待课程,完成培养计划,有余力时申请实习,并保证自己顺利毕业。
本科毕业保研的典型路径是:
→大一/大二/大三:刷GPA、实习、刷英语,同时为本科生科研做准备;
→大三及暑假:参加本科生科研项目,准备保研考试;
→大四上学期:通过保研考试;
→大四下:实习、完成培养计划、顺利毕业。
▩典型路径2:直接工作
选择就业的本科生往往有两种:成绩顶尖,且得到较好offer的学生;成绩一般,出国和保研都有难度的学生。
相对而言,对于直接工作的学生来说,能力重于成绩,但专业课成绩较好,也是能力强的体现之一。因此,对于成绩也不应有所放松。
另外,新闻行业注重实践能力,因此有较好的实习经历,有拿得出手的过硬作品,也是求职时有分量的敲门砖。
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典型路径是:
→大一/大二:学好本专业课程,博览群书,增加多学科知识;
→大二暑假:投递简历,选择含金量zui高的实习;
→大三:申请更好的实习,加强英语能力;
→大三暑假:申请summer intern项目;
→大四:找工作、实习,顺利毕业。
▩典型路径3:出国
对于选择不同项目的申请者来说,关于GPA、英语方面的准备工作,会有所相似,但关于个人陈述的准备工作,会有所不同。
学术型项目的申请者,需要对于意向专业的研究有所深入了解,而实习经历并非很重要。因此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学术研究上,并仔细准备个人陈述,体现学术兴趣和学术潜力。
而职业型项目的申请者,实习比研究更重要,同时要有较好的作品。因此,需要在攻克英语、保持成绩的同时,花更多时间,进行高质量的实习,并积累个人作品,在个人陈述中体现自己的职业能力。
本科后出国深造的典型路径是:
→大一大二:刷托福/雅思、刷GPA;
→大三:研究/实习/考英语;
→大四:申请/实习/毕业。
以上,都是给对新闻与传播专业有兴趣,或者选择了该专业的读者一个参考路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用被参考所约束,参考有时候也是一个基本的提醒,提醒你不要在需要英语成绩、需要年级排名、需要实习经历时,却没有这些经历、资格。
入门书籍 | BOOKS
目录: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看见》
《白说》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杨瑞春、张捷编,南方日报出版社
本书集结了南方周末历年来诸多名记者的知名特稿作品及幕后手记,这些作品留下了一份真正有质量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沉潜到中国底部的记录。本书作为特稿写作的优秀实践成果,是新闻业界的一个范本。
◆ 《看见》柴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白说》,白岩松,长江文艺出版社
《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自传”式的心灵履历。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在有权保持沉默的年纪拒绝沉默,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们敲鼓拨弦。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英]大卫·奥格威 ,中信出版社
“如果一个中国广告人只知道一个外国广告人的名字,他知道的多半会是大卫·奥格威;同样,如果只知道一本广告经典,那本书多半就是《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本书被称为“现代广告教皇”的经典著作,也是广告行业入门必读书籍。现代广告业大师级传奇人物大卫·奥格威将他对广告以及整个行业的睿智见解行诸文字。
新闻是启迪人们思想的zui.好的工具,它提高人们的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智、有道德的社会之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