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间赚钱
大树说,抓紧时间赚钱。
为什么?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出去外面走走,特别是一些欧美国家,他们的上升通道和机会,相比于国内更缺乏。
因为当工业体系,商业体系完善时,机会是越来越少的。
而处于混沌期,发展期时,机会往往会有很多,富是变化的产物。
比如20世纪,当生活需求逐渐增加,但生产力跟不上这个变化时,生产水平和生活需求的空间,就诞生出巨大的财富价值,所有当时下海经商,做实体的人,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房地产,互联网的兴起,也造就了一批富豪。
而当市场越来越成熟时,也就意味着创业成功几率越小。
现在你去做个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成功的机会几乎为0。
我问,那回到我们身上,应该怎么做?
大树说,抓紧时间赚钱,该赚钱的时候,不要有小富即安的心态。
稳定行业中,依附大平台赚钱,混沌行业中,盯着第一赚钱。
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想做电商,有两条路,一个是自己开发电商平台,然后上架商品出售,二是在淘宝,拼多多上架商品,依附大平台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小而美。
在国外,你可以选择自己做一个独立站,也可以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但是在国内,做独立站基本没有出路,特别是现在二类电商的广告成本太高了,更没有出路。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因为国内的电商体系太完善了,足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在国外大部分人还会有在独立站搜索购买的习惯,但是在国内,基本上已经把消费习惯,转向某几个大平台了。
所以在行业业态稳定的情况下,我们要享受稳定的红利。
我说,是的,对于现在而言,普通人依附大平台做轻创业是最轻松的。
一个三五人的团队,依附大平台,比如微信,抖音,小红书,知乎,去做自己的自媒体生态,瞄准一个小生态位,看准一个卖点,然后每天针对卖点去打造自己的流量渠道,IP矩阵,再继续优化卖点,一年赚几百万还是挺轻松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
因为不相信。
大树说,是这个道理,要是你身边有朋友做了一个项目,赚到钱,你立马比谁都勤快。
其实看再多的道理,都不如看到身边的人赚到钱,更有驱动力。
做社交裂变的就是这么个底层逻辑。
你不信我没关系,但是你总该信你朋友吧?
那我就转化你朋友,再让你朋友转化你。我说,所以说,如果你想赚钱,就加入一个高质量圈子。
哪天偷懒了,看看群,看看好友,立马有动力。所以别人每次问我怎么赚钱,我都会问他一句。
你看过谁赚钱?
看过是吧,很简单,你就待在他身边,不用怕拒绝,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待在任何人身边。
之前我说过,加入一个圈子,一个社群,学不学东西是次要,最重要的,是给你一个确定性。
你以前只是以为做XX赚钱,但是进入之后,看到很有人靠XX赚钱,还赚到不少钱,这时候你就赚回N倍门票了。
很多人跟我抱怨,赚钱太难了,我说不难。
就两步,找师傅,找卖点。
大家说做流量难,错了,找对卖点,做对产品才更难。
大树说,是的。
找好师傅,他的重点是帮你指明方向,很多人以为找师傅,跟以前上学一样,每天督促你,手把手教你,这不现实。
找对卖点,就是找到你的变现模式,变现产品,变现服务,你的所有战略和内容,都围绕这个卖点和产品展开。
这两点能坚持一年,绝对有所小成。
我说,是的。
再补充一下。
师傅的作用是什么。
比如你做墙体除霉这个项目,发现做淘宝不好做,问一下师傅,怎么办?
然后他帮你分析一下用户画像,发现这类产品的用户,喜欢查百度,平时喜欢看头条,那你就不要做淘宝,去做百度SEO,竞价,做头条内容和信息流。
掌握了这个方向,你就可以去网上查,这些渠道和玩法课程,然后学习。
找到目标后,学习起来是很快的。
很多人觉得想学一样东西,太难了。其实不难,基本上你想学的东西,百分之九十在网上都有答案,前提是你要找到细分方向。
你只是搜怎么引流,怎么做百度,这些大问题对你来说基本没用。
但是你搜百度SEO课程,百度竞价课程,头条内容技巧等等,这些细节词,才是决定你能否学会的原因。
剩下的10%怎么办?
发红包,请教高手。
卖点呢?
很多人迷茫,就是因为找不到卖点,找不到产品。
我说一个理论,跟着趋势,盯着趋势去发展。比如苹果出一个无线充电的功能,那以后手机都会出这个功能,那就是你的赚钱机会。
比如每年的时装周走秀,这往往是这一年的时尚风向标,什么元素火,什么风格火,你就去提前布局。
比如网红店,看他们卖的火的产品是什么,网民的审美风格一般都是随着主流走,网红,明星,时装周就是主流,就是趋势。
然后提前布局,什么火,你就卖什么。
再低一点玩法,就是别人卖什么火,你就抄什么,利用运营优势,价格优势去打。
怎么建立自己的价格优势?
比如去三四线城市找代工,人工低。
找到卖点后怎么办?
比如你找到一款男士干皮专用的祛痘霜产品,那你就针对你的卖点,去输出内容,去打一个差异化,争取做到细分领域的TOP。
怎么输出内容?
比如针对卖点,梳理出一百个专业问题,然后针对这些专业问题去解答。如,使用方法,差异点,组成成分,生产流程,优势劣势等等。
再针对卖点,做一个数据高低统计,卖点需求ZD的前几个关键词,去做竞价投放。
有了产品,有了卖点,再也不用担心缺内容了。有了内容,再也不用担心缺流量了。
卖点是你的指南针,
大树问,听你这么一说,更清晰了。
回去我也好好梳理一下我的卖点。其实现在我们的模式盈利已经稳定了,我也跟几个合伙人讨论了,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发展。
我说,我的建议,是都不要动,先把你们这个模式复制多几个,因为市场还够多,先把能赚的钱赚到手,再去考虑其他。
等你现金流稳定了,不管是投资其它项目,还是涉足上下游,都有把握了。
你们现在管理是怎么分配的?
大树说,我们现在三个人管理。
我是负责统筹规划,调整团队业务反向和拓展业务的。因为我的圈子比较广,信息比较充足,看得还算远,能抓住一下好的机会。
另外两个朋友,一个是负责管理下面的团队,他的管理能力强,可以把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
还有一个,是负责财务的,这需要单独一个人来负责,因为我们的资金量还是挺大的,每个月广告费都要烧七八位数,所以需要一个人专门负责这块,之前给过几个员工管,多多少少都会拿一些回扣,管不了,也很难管,所以干脆自己负责了。
我说,那还是不错的,对于小团队而言,分工明确真的挺难,因为很多人一开始创业,都是哪里需要就做哪里,没有什么具体分工,这会导致效率很慢,前期需要全才,后期需要专才。
这几个月我也投了不少公众号广告,很多时候看数据是很难评判的。
因为数据好的,翻车的也多,而且数据是死的,内容才是活的。
感觉文章内容能吸引我,效果都不会差。
我平时关注并且经常看的,效果更不会差。
看着就想划走的,效果基本很差。
所以,内容才是决定你黏性的重要因素,内容在帮你筛选用户。
不过,相比于先做后端产品,再撸前端流量的模式,想靠内容营销做流量,做高黏性IP,要有心理准备,因为这是一个持久战,脏活累活,更是个苦活。
如何衡量做流量和做IP的比例,是个技术活,IP是好,但不要贪多。
大树说,是的,而且我发现很多人做着做着,就把IP这个渠道,做成主业了。
我说,是的,这也是IP陷阱,你的所有流量布局,都围绕着你的IP去打了,而产品和卖点才是你最重要的。
IP是需要数据和案例支撑的,网络是很现实的,你可以把真实作为你的噱头,但是你的变现能力,商业价值,跟有背书,有资历的IP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相同的粉丝,素人IP不管是花的时间效率,还是商业价值,都大大不如一个有数据有背书的创始人IP。
所以普通人想做IP,还是先把这个做内容和做流量的时间,花在打磨产品,卖点,流量渠道上,会比你做IP的效益大很多。
当你做出成绩了,自然会有所谓的IP。
IP作为变现和流量渠道,远远比你作为产品划算。
大树说,总结一下,好的IP是时间和战绩过滤出来的。
我说,是的,那你们招人的标准是什么,我参考一下。
他说,就一点教训。
不要本科应届生,我们这种互联网创业小公司,实习工资都开不高,就算实习完,也留不住他,他也看不上你。
刚出社会的人,都是心高气傲的,当然,这是好事,年轻还是需要去闯一闯,像我们这种,流程偏标准化的,实则是耽误别人。
一
接开头话题。
其实反过来考虑,行业太混沌的,也不要考虑。
很简单,如果现在中国基建还不成熟,物流体系还没发展,智能手机没有发明,电商是没有机会诞生的。
所以也可以说,在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的机会诞生。
因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行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需求可以被解决,技术可以被提升,而每一次改变都带来一次新机会。
对于我们而言,怎么做?
敢于冒险,敢于承担不确定性。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机会往往不清晰,清晰且明确的机会,早已经被巨头垄断了。
所以要发现一些小创新,小市场。
这需要两点,创新力,细节力。
比如当交通还是马车时,大家都在优化马车的舒适度,马的速度,而你却发明了,比马快N倍的汽车,这就是你的机会,源于你的创新力。
比如当电商巨头都在抢夺123线城市市场,拉拢中产阶级,白领精英,Z世代青年时,你发现了巨头看不上的56线下沉市场,这就是你的机会,源于你的细节力。
其实现在的市场,是一个个圆组成,而一个个圆的连接处,必然有一点点小漏洞,这是堵不上的,虽然巨头们越来越精细化占领市场,但只会让每一个圆变小,但是不会消失。
发现圆的周围,那些细小的洞穴,是我们的机会。
一
有个星球,记录一些资料和素材,以及收藏一些算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老成谈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