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不能够依赖名校论
来源:Zhuwu(头条号)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少考生都比较听从父母的安排,又或者咨询老师的意见,或者从网络上搜索相关专业人士的介绍,不难发现基本上都是名校论,在分数能够达线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名校。当然,普遍有这样的理论也不奇怪,因为这种推荐方案无非就是减少失误的成本,尽可能不犯错。
选择什么院校、专业,对于每一位高中毕业生而言是关系到日后的职业生涯以及个人发展,如果仅仅是不犯错的选择显然是不够的,考生应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通过名校论选择的学校,即使真的成功入学,然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不喜欢,影响了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后悔当初的选择。
MBTI职业性格测试
GATB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个人优势能力测评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合适的选择呢?对于很清楚自身兴趣爱好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爱好的专业。不过有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数都不太明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领域。这也有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在学习上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兴趣爱好上面,所以不太清楚也是很正常的。
兴趣爱好没有也没有关系,因为每一位考生都已经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可是会伴随着自己终身,正所谓三岁定八十其实就是指性格。即便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性格会发展变化,但是深埋在骨子里面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应该审视清楚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根据性格特点选择的专业,这样才有更大的机会保证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岗位,学于致用、发挥优势。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考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则不建议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管理学类的专业,因为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日后职业规划会慢慢成长,并且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如果性格内向是很难成功的。内向又喜欢安静,可以从事研究类的工作,譬如爱研究植物可以选择农学相关专业。
有的考生口才比较好,同时性格又乐于助人,那么填报教育类专业是不错的选择。总的来说,选择院校还是专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进行选择,只有专业匹配到自己的性格,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愈发热爱专业,学习的效率提高,成绩理想,增强了个人的信心,日后在该领域上自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所以,如果考生或者家长发现无法找到兴趣点的时候,也不必灰心,因为从性格方面来着手也是可以选择到适合的专业。高考填报志愿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也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不能够盲目将自身的期盼强加在他们的身上。双方配合才能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