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提上日程,志愿填报早做准备
来源:读特
“今年是广东省执行新高考考试第一年,因规则的较大改变,使往年数据的参考性变得模糊。”深圳市生涯规划与发展协会常务理事、NCDA国际生涯发展督导师、生涯规划机构合伙人王晶莹曾多次受邀对全市高三班主任开展生涯规划以及志愿填报培训,她表示,“填好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考试本身,建议考生和家长在考试结束后,尽早开始着手准备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工作。
第一步选专业:
瞄准“职业-能力-前景”三要素
今年的高考志愿采取“院校专业组”模式,普通类考生在本科批次可以报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且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考生可以填满,也可以只填部分志愿……
“与以往志愿填报相比,‘专业’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王晶莹建议,志愿填报的专业选择与“职业-能力-前景”三要素密不可分。首先,要从理想职业进行倒推,可通过“霍兰德人格类型测评”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也可以列出感兴趣的若干职业,分别寻找相关从业者进行访谈,了解所学专业、课程内容、毕业院校、工作职责等;或者求助师兄师姐进行专业分享,快速搜集所需信息。
其次,直接访谈可以避免考生单纯依据影视或文学作品而对一些职业进行理想化设定,破除误会,也可以帮助考生了解专业涵盖的课程,是否与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匹配。例如,一些强调物理、数学能力的专业,学生可以参考自己的高中学科成绩;而倾向于经济学类专业的考生,也能通过访谈、资料查询发现,这虽然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但高等数学是必修课,专业课对数学能力要求非常高……
最后,建议从国家政策、社会规律、科技发展等角度去动态分析专业的冷热趋势,如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医疗卫生、定制化旅游、金融(保险业)、酒店管理等领域将持续产生大量岗位,新出台的三胎政策也将带动妇幼保健、学前教育等相关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计算机软件工程、统计学等专业或将出现人才缺口;另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建领域的土木工程、沿线国家的小语种专业等也是较为前瞻性的选择。
第二步定学校:
城市、实力、专业水平缺一不可
王晶莹介绍,“选好了专业方向,那么,志愿填报的第二个内容就是确定学校。分数决定了可以选择哪一层次的学校,但同等层次的高校,还需要考虑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学校实力、目标专业的教学水平等。”
首先,经济发达程度与城市资源匹配度成正相关,因此,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等地高校备受关注,其中尤以北上广深为首,因此报考同一层次高校的录取分数压力也更大一些。所以,当无法选择一线城市的高校时,下一个判断标准是“是否建有机场和高铁站”,交通发达代表人才流动、贸易往来的繁荣与便利,也预示着城市的发展前景。
其次,要考虑目标学校层次,是否具有985、211、双一流等大众认可的标签;当没有上述背书时,可以参考地方高校的实力排名、财政经费等数据,如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均属于地位和实力稳步上升的实力高校。
最后,还要考察目标高校的目标专业的建设水平,是否在该校具有学科优势,特别是针对未来有继续攻读研究生、海外留学计划的学生,一般不建议选择一所高校的边缘或者冷门专业,此时可以查阅同门师兄师姐的研究水平、发展出口,他们的水平或将影响到申请研究生时高校对你的评价。
第三步设梯度:
“冲、稳、保、垫”掌握策略避免滑档
“填平行志愿要规避两个重大风险:滑档、退档,尤其是今年本科取消高分优先投档线,使得这一风险变大,为此,拉开志愿梯度就很有必要,全部志愿要按照录取分数、全省排名高低依次排序。”
王晶莹建议考生和家长按照“冲、稳、保、垫”的梯次排列志愿顺序,相比于参考分数,更准确的是参考考生的全省位次(排名);在新高考3+1+2的模式下,选物理的可大体对应往年理科数据、选历史的可大体对应往年文科数据,但不可完全照搬,还要在志愿确定过程中做具体分析。
她介绍,“冲”即按照往年数据,未达到高校某专业投档的最低位次,但是特别向往该校或该专业,就碰碰运气,或许可以“捡漏”;“稳”即“稳学校”,排名可以略微高于学校某专业投档的最低位次,该类别一般选择同类项中层次较高的学校;“保”为“保专业”,排名可以达到学校某专业录取平均位次;“垫”即考生排名达到甚至超过了该校心仪专业的录取zui高位次,可以“躺进”的志愿。“通常而言,为避免退档,本科批次的志愿建议全部选择‘服从’调剂,只有提前批志愿可以‘不服从’调剂。”王晶莹建议,如果非要填满45个志愿,考生可选择30组志愿“冲”;“稳学校+保专业”组合则可以自由安排,如“中大管理类、中大法学类……”即为稳学校,“中大经济类、华工经济类……”意为保专业;最后,还要选择1-2所学校的最优专业作为垫底志愿。
当然其中还有更细腻的注意事项,例如防止退档,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只是一方面,还要仔细阅读大学的招生章程,看有无其他退档风险,如单科成绩、身高、视力、右利手等方面的门槛。
【温馨提醒】
高中生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
保护好个人志愿账号和密码
今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元年,在以往志愿填报有规律可循,但是今年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因此,王晶莹建议家长可以关注一些有价值的网课分享,利用端午节假期等空余时间做一些功课,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但应该尽量选择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士。
同时,她也提醒更多学生和家长,高中生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志愿填报并非一朝一夕。“高考和志愿填报,就如同赚钱和花钱。考生耗费了12年的时间赚钱,现在却只花一周时间决定‘如何花钱’并迅速花出去,很可能‘买错’,让自己后悔。尽早探索未来的职业目标,了解目标对应的大学专业‘价格’,再去‘赚钱’,既会有动力,又不至于‘买错未来’。”
王晶莹建议职业了解与专业规划宜从更早开始,如高一、高二阶段,学生可以在三年时间里,逐渐明晰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决不能做甩手掌柜,把志愿填报的大事全部交由父母做主,放弃选择权也意味着放弃承担责任。
在采访结束前,王晶莹还专程提醒,考生一定要保护好个人的志愿填报账号和密码。
(原标题《“高考”结束了?NO!人生规划提上日程,志愿填报早做准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