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志愿填报心得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4-01

高考志愿填报心得

  进入高三阶段,我们会听到很多新名词:“三模”、“联考”、“统测”……说白了,就是对高考的进行反复预演和练习。甚至会缩短考试时间、加大题量,加大难度,让考生适应高考的节奏,训练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成绩起伏也会比较大,面对这样忽上忽下的分数,想必很多家长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心理煎熬。呵呵,没办法,关心则乱,可怜天下父母心,谁都得走这么一遭。

  其实,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十几年的书读下来,到了高三,一位考生大致的成绩段已经稳定下来,比如以历年高考的取分线标准来看,是靠近重点线,是一本线左右,或是二本中等,或是上线无望,在短短的二三个月内,学业水平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了,而影响最终成绩往往是方法、心态以及那么一点点运气。也就是常说的发挥得好,在预估的成绩上高出二三十分也不少见,如果心理调节不好,下落二三十分也属正常,人人都知道二三十分对于一位考生志愿选择的分量。因此,家长光着急没用,更多的精力应放调节孩子的心态,有效的沟通,共同探讨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最不济也要鼓励孩子增强自信,正常发挥,不要留下遗憾。

  对于高考的演练,家长和考生们习已为常,在家长眼里,甚至巴不得再多一些。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许多家长心态多少有些懈怠——成绩起伏这么大,等考完再来研究也不迟。殊不知,高考志愿填报有“小高考”之称,同样需要提前预演和练习。或者从某种程度而言,志愿选择的意义并不亚于高考,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最终目标不只是要一个分数,而是为小孩找到一所理想的院校,一个心仪的专业

  那么这种预演与练习何时开始,如何开始呢?之前我们说过,从理论上来说,越早越好,性子急的家长高一就开始在谋划了。以我的观点,最迟,高三的下学期无论如何得开始基础工作了,志愿填报的规则是什么,如何选校,如何比对专业?即便有靠谱的咨询专业机构和人士可以依靠,家长也得花些心思来了解,原因很简单,别人拉一串学校给你,你也需要花时间来熟悉不是,精心养育了十八年,花个一二周时间为他(她)护回航,指回路,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好了,闲话少说,我们来解一解,如何进行演练。在填报技巧一中我们讲了如何在一个分段筛选院校的方法。那么,在初步掌握院校与专业的筛选比对方法后,进入到四月份之后,家长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志愿的模拟填报了。举例来说。比如,以理科为例,你的孩子学业成绩水平大致在550左右,那么想必你已在565至520之间帮他筛选了十到二十所备选院校。接下来,你可以根据他的每一次测试成绩做一次模拟选择。请注意,这时只需要结合孩子的意愿筛选一所院校,标准是:所在地域、学校类型、专业结合较理想的院校(最优选择是近三年录取分段较稳定的院校)。我们暂且把它叫做“基准院校”吧。找到它,并把它标记下来备选。

  第二种方法,在565至520之间选取几个分段各找到一所备选的志愿院校,标准同上。至于分差段是5分还是10分,家长自由掌握。这样的话,你的本本上会有3至5所备选院校。这么做的好处,当高考结束后,只要小孩的分数没有突破这个分段,你心中至少已经几丛竹子啦。有了这个基准院校,如何冲,如何保,无非是上下顺序调整。实考分如果较大变化,无非是冲变成稳,稳变成保,或者是反过来。比如说实考分到570分以上,一般情况下,你的理想院校也在550分段上,再看看上面有没有值冲一冲的院校。如果实考530,先前的保底的学校就变成了冲,再往下拉二十分来选,做起选择来也从容得多。应该说,九成以上的学生不会有这么激烈的起伏,如果正常发挥,就在550上下十分左右,那家长和考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探讨填报的策略,无非是冲不冲,冲击高分院校的利弊,说白了,只是一个志愿排序的问题。

  在上面的基础工作做完后, 等到小孩实考分出来,家长和考生对院校和专业比选工作已经完成,只需要核对最新的招生计划中自己所选的院校和专业,是否有变动(招录人数、招录专业、限制条件等等),考虑“大小年”的因素,决定是否为自己的理想志愿加一些保险系数,或者大胆冲击一下。分析一下顶分段是否有值得冲击一下的院校,关注提前批次中是否有自己感兴趣去冲一下的好院校。这时,短短三四天时间,来不及翻书,也来不及再一所所进行比对了。要做的是,心平气和地分析利弊,确定填报策略。

  说是技巧,其实严格说来是一个笨办法,一所所筛,一个个选。话说回来,只要能打得赢这一仗,笨点又何妨。更何况为了自家的孩子,小小的辛苦也没什么!

  本想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这种预演的方法,不过,自己来假设条件总是找不到感觉。先凭嘴说理论吧,如果有人想当小白鼠,提供实验机会,我会老实不客气的上手剖析剖析

  轻雷听语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高考志愿填报心得之冲、稳、保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从去年到现在,已经陆陆续续写了十多篇总结了。纯属个人习惯与爱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并总结感兴趣的东西,虽然有时并不全面也失之偏颇,但用这样的方式理解相对会更深入些。有朋友会问,你大部分精力放在规则和原则性上,不多见具...
2021-04-01

高考志愿填报心得之合者无敌

按计划本该说到专业了,不过猛然想起,漏掉了一个关键的角色中间坐着的大眼睛的那位,咱们口沫横飞地说这个讲那个,如果人家不配合,岂不瞎操心。 说到这,又该提点陈年旧事了。想当年,小田事事操持,老雷埋头劳苦养家,底下几个各有各的脾性,其中以我最左...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