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是如何实现智能化填报志愿
不是闲话
三年前,我刚写完《重新想象、大胆创新、坚忍不拔:志愿通项目的前世今生——基于案例的事实、过程与分析(上)》的小册子,原本是为某大学商学院准备的案例讲稿,没想到竟洋洋洒洒写了10万多字,成了一本不大不小的书稿。人家刚特聘我做了教授,总得买些力气吧。至今,那个《互联网思维》的课程视频还能搜到。
其实,如今叫做《生涯志愿帮》的高考大数据服务平台,当时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三年。两年后的2019年初,我又完成了中册。这个小册子虽然只有7万多字,却更加充实了。在此后“真刀真枪”的实战中,终于见证了生涯志愿帮的数据的海量与扎实,技术的成熟与合理,内容的实用与友好,用户的好评与建议,也许今年或者明年,下册就该出笼了。
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是中国统计出版社这个国家队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以及卓有成效的组织和领导,更重要的还有一如既往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持续投入,更离不开已经融为一体的课程帮团队的技术支持、专业策划和“铸剑”功夫。
现在,大家通过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共号搜索,只要输入“生涯志愿帮”几个字,便可轻松注册、登录使用。这背后的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如果写成一篇技术文档,生硬而枯燥,那是技术开发和产品经理感兴趣的,读者肯定会吐槽;如果写成一篇商业宣传文档,玄妙而吹嘘,那是运营人员和宣传人员感兴趣的,读者肯定会腻歪;如果写成一篇产品使用说明书,那是培训人员和平台使用者感兴趣的,读者同样会感到乏味;如果写成一篇工作原理的文档,读者也许还有兴趣。只有这样,大家才了解一个大数据平台在挑大学选专业过程中是如何工作的,对大家具体操作中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工作原理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此类产品,其工作原理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理念的超前性、数据的独有性、界面的友好性,更重要的是行业内的积淀、团队的敬业、服务的响应及其有效和精准。
在描述其工作原理之前,我必须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填报志愿的大数据平台,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高考的制度和录取规则、用户的思维和使用习惯。当然,填报志愿时家长和考生的理念更具有决定性(这个问题在本书的各个部分都有体现,在此就不赘述了)。
从总体上说,填报志愿大数据平台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两大部分。“看得见”的部分就是在用户手机上显示那些功能模块和菜单,如挑大学、选专业、看职业、招生计划、分数线、位次查询、批次线、专业就业前景、专业倾向性测评、职业倾向性测试等;“看不见”的部分则是海量的数据和程序代码。就海量数据来说,包括多年来每个大学每个专业在每个地区的招生计划数据、录取的zui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数据、一分一段表数据、各院校的综合实力评价数据,以及各专业的评价等级数据等。“看得见”的部分只是“冰山之一角”,“看不见”的部分则深藏在系统背后,用户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系统的支撑。
从独特性上说,“看得见”的部分和“看不见”的部分大同小异,而生涯志愿帮所独有的数据,则是中国大学和专业的评价数据,这些数据在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能够比较精准地体现其综合实力和专业水准。这正是中国统计出版社和大学评价资深专家武书连老师近30年合作的成果。
如何选择
大数据平台是如何实现智能化填报志愿的呢?
首先,是您的关键指令数据。在获得自己的高考分数之后,根据这个分数判断究竟能考上哪个大学哪些专业,你必须向大数据平台发出“指令”,而在发出“指令”之前,必须必提前在系统设置关键指标,包括你所在的地区(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分数、在本地的排位和科别(文科或理科),如果是新高考地区,还要设置你所选的科目(新高考实行“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必选1个科目,以及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必选其中2个科目)。
其次,是您的选择偏好。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理念”在挑大学选专业时的具体体现。在生涯志愿帮系统,会以您上述数据为基础,根据您所在地区招生的院校,自动计算出您能够填报的大学数量(如果仍然按批次录取的话,还会根据本科批次分别推荐)。如果您想简化操作,可以采用“一键智能填报”,给您筛选出按风险等级不同组成的院校(如危险、冲击、稳妥、保底),当然你也可以设定其他选择条件(如全国范围、分省等),同时可以选择院校类型(如综合、财经、理工、农业、医药、政法等)。如果您的高考分数够牛,还可以同时选择“985”、“211”、“双一流”。您可以多选,而不是单选其中一项。
当然,平台还支持专业优先填报,原理都差不多,在此也不赘述了。
第三,判断所选院校和专业在全国的“强弱”。如何分析您所填报的大学和专业在全国所有大学中的位置,以及您所选的专业的等级,这个问题稍后细说。
最后,也是看起来“多余”而实际上却决定着您未来的发展潜力的一步,是对您的专业倾向和职业倾向进行测试,在职业就业信息库里,对您所填报的专业基本情况、开设课程、未来发展方向、就业职业职位等都有详细说明。
大数据平台的工作原理看起来简单,就是根据您的指令,眨眼之间帮您计算、筛选而已,但其技术原理并不简单,说出来不仅枯燥无味也不实用,那是技术人员的事。
在《高考结束后,怎么分析自己可以上哪个档次的大学?》一文中,我总结了“一看二析三填报”七个字。这七个字,就是隐藏在操作层面背后的“理念”。
一看二析三填报
一看,看什么?
看自己的高考分数,看自己的高考分数在本地的位次,看本地的录取分数线,看相关院校和专业在本地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最少要看近三年的。当然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也要看。
二析,析什么?
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你的高考分数对应各高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的“线差”,对照学校发给你的报考手册中近三年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和各分数段的录取人数,分析你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分析自己被心仪的院校和专业录取的可能性和风险(录取概率)。
这都是平台自动完成的,而且比手工方式准确得多,也快得多,你鼓捣三天不如平台三秒。当然,分析工作还得自己“烧脑”一下。如果仅靠人工的话,一是费时费力,二是难免遗漏,三是容易计算失误。
三填报,如何填报?
按每个地区的填报规则,结合上述分析,采取“冲一冲、保一保、兜一兜”和“服从调剂”的策略进行,确保万无一失。
原创 翟应龙 囧途社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