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平行志愿解读
平行志愿是指高校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投档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先从zui高分考生开始,1次检索和投档,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符合投档条件时即被投档。
平行志愿从学校视角来看,是没有先后之分的。不管是第1个还是第96志愿填报的,一旦投到该院校专业,系统显示的志愿均为一志愿。而对考生来说,有先后之分。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招办在投档时会有两次依次投档。第一,招办会按照成绩高低确定考生位次。位次即考生的全省排名,这个排名是wei/yi而确定的,每个考生都会有一个确定的位次,不4出现两个考生同样的位次。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照位次先后,从高到低开始投档,先投第一名,第一名检索完成后再投第二名,依次检索。第二,针对某一具体考生,志愿仍然有先后之分,考生所填报的96个志愿,先检索第1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再检索第2志愿,依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将作废。96个志愿中即使有多个符合条件的志愿,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所以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
二、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相较于原投档方案的优势
2019年及以前,山东省的平行志愿是以学校为投档单位的。以2019年为例,共设置1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下包含6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2020年改革后,不再以学校为投档单位,而是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专业类为一组志愿单位,共设置96组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无服从调剂选项。
在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下,相比从前的填报模式发生了若干变化。
第一,填报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模式下,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在这个学校的范围内选定若干招生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新的模式下,考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是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选择更加精准,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专业的重要性,专业是关键和基础。
第二,填报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
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占据的志愿数量更多了。比如原来的模式下同时报考山东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在山东大学1个单位下,新的模式下则需要填报数学+山东大学,物理+山东大学,化学
+山东大学3个志愿。
第三,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选报专业的时候,以前查看报考指南的时候,在同一个科类里,除有特殊要求外,基本可以填报所有专业。但在新的模式下,考生还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
第四,取消了“因不服从调剂而退档”。以前的志愿模式下,部分考生因不服从院校的专业调剂,而被投档院校退档。“专业(专业类)+学校”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考生也因此不会存在“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
第五,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各专业《类)的缺额计划通过征集志愿完成。从院校平行志愿到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体现了以考生为本的招生录取原则。一是可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考生不能录取到自己喜欢专业的纠结问题,扩大考生在录取环节的选择权,让考生“录其所愿”,充分体现考生的职业倾向和专业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二是有利于学校录取到专业志向明确的考生,便于组织管理,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有利于改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高校更加注重专业调整和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专业办学质量;三是在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的情况下,新高考实行选考后,各专业对学生选考科目的要求不一致,以学校为单位的传统投档模式实际已无法实施。
三、在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下,如何理解考生的位次
位次在高考中以省排名的形式呈现,取消了文理分科的模式,由于新高考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实际上已无传统意义上的位次。招生录取调整为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3类,考生位次包含总位次和单科位次,总位次是对所有参与编场考生总成绩进行统排的位次,不再分文理进行单独排位次;单科位次是在选考某科目的所有学生中的排名位次。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分析对照欲报院校往年招生专业录取投档情况,参照分析往年的投档位次、录取专业平均分、最低分,2020年考生高考成绩位次及高考成绩总分一分一段表等信息。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位次,参考往年的录取情况,做一个大致定位。但是也应认识到,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改革后在新的录取模式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20年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单纯用考生高考成绩位次对应往年的专业录取位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考生应理性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信息,只能作为参考。
四、专业(平行类)平行志愿检索方法
2020年的平行志愿录取原则为同一志愿依位次顺序检索,高校某一专业在录取时在所有考生范围内由高到低进行检索,针对某一考生而言,会依据考生志愿填报顺序依次检索,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综合考虑,将最合适的志愿组往前放,前面的志愿满足录取条件达成录取后,后续志愿不再进行检索。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为1:1,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专业类)。
各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专业,考生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zui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zui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投档;如仍相同,则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同分同位次考生全部投档。
五、考生仍有退档风险,填报需谨慎
公12在新的报考形式下,考生报考针对性更强,但是仍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考生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
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因此被退档就意味着在本轮投档中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然而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需要在下一次重新填报志愿。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