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在志愿填报中一定会吃亏吗
原创 杨歌 老杨聊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
很多人把内向看成缺点,当然不是,不是缺点也不是优点,而是特点。人都有特点,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中遵循符合特点的原则,就是人尽其用,取长补短。只是相对而言,内向群体比外向的人更应该注重专业的选择。因为内向群体更“执拗”、更敏感,所从事的职业对专业的依赖性更强,外向群体,相对更灵活变通,对改变的钝感更强。
内向群体更应该考虑“专才型”专业。内向群体考虑的专业类别,是由职业类别决定的。适合内向的人的职位和职业,就是偏螺丝钉型、技术型、可以干一辈子的,比如教师、医生、会计、律师、某领域的工程师、专家,以及其它工作内容比较固定的岗位,属于硬实力范畴,学历和学校相对要求高,公务员也勉强算是这个范围。内向群体的发展路径,基本上个人适应组织。比如你进入一个组织(可以是学校医院也可以是企业等),不想升职的话只要踏踏实实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就行,当然能力强可以做的更完美,不需要主动出击做什么,这类组织一般是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研究机构、国企、央企和大型民企、外企等。这类组织的制度、文化、流程、升迁路径都比较固定,每个人都是细分的螺丝钉岗位,你的存在感是建立在组织上面的,离开它你什么都不是,就得从头开始,组织离开大部分人都没问题,构架和机能在,重新招人就是,个人谈不上话语权,就是去适应去迎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干的更好,即便升迁到中高层,这种特点依然很明显。这种情况换部门是成长的主要路线,你不用担心离开熟悉的领域而失去机会,比如体制内大部分中高层领导都是专业技术岗位一步步上来的,技术——主管——部门负责人(已经是偏行政事务了)——高层(纯行政事务)。这个类型成长轨迹比较类似,有一定的可复制性,专业技术能力最重要。
内向群体更应该重视人生“规划”。人生是无法规划的,所以加个引号,但是人生是可以画蓝图的,想象的。对于内向群体来说,有规律的生活,风平浪静的人生,是一种幸福,是适合这个群体的。这种人生的大的愿景,很大程度上决定职业和专业的选择。内向群体,对于专业、职业、行业的选择的根本目的,不是看多少钱,也不是看前景,更不是看工作环境,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个思考才会真正决定你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行业和工作。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在30岁左右才会想这个问题,已经太晚了,所以很多人纵然看上去风风光光但终究意难平。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随大流选择行业和职业,做了几年才明白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然后要费很大力气去转行去重新开始。比如自己骨子里是个无欲无求冲淡平和的人,却随大流学了金融学、工商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并且选择了压力和工作强度巨大的独角兽公司,想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发现没有机会了。
内向群体专业选择核心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选择和机器打交道比较多,和人打交道比较少的专业(也包括职业)。解释一下,这里的机器是形象说法,不是只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而是指靠专业技术就可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人,也是个形象说法,指过多的沟通、交流、协调、统筹工作,更考验软实力(个人综合素质)。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