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三模”考试成绩与高考志愿填报对照参考表
时至五月,草长莺飞,小满时节,桃红柳绿。离高校仅剩下40来天的时间,许多地区已经举行了高三市、地、县甚至省级的高三“模拟联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高三“三模”。高三“三模”成绩与高考志愿相对照,可以大致推算出2020年7—8月高考志愿填报的高校。现说明如下:
一、“强基计划”报名与高三“三模”成绩的对比确定
根据自己在省、市高三“三模”考试的成绩排名,再参考2020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总计划和在各省投放的招生计划,根据“强基计划”招生入围的倍数,乘以3、4、5倍,大致可以推断出参加哪所名校的“强基计划”招生报名,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表1 2020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院校招生总人数、入围倍数及入围总人数统计表

二、“综合评价”和“三位一体”招生考试的报名与高三“三模”成绩的对比确定
根据自己在省、市高三“三模”考试的成绩排名,再参考2020年各校在各省、市、自治区“综合评价”“三位一体”(指浙江省)招生的规模、指标分配、招生录取分数线,确定报考“综合评价”和“三位一体”招生考试。
由于“综合评价”和“三位一体”可以报考3—5所高校,这里的风险相对“强基计划”而言,要小的得多。
如:2020年浙江省内省属高校的“三位一体”招生计划如下:
1.浙江工业大学,470人。
2.浙江师范大学,201人。
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50人。
4.宁波大学,400人。
5.杭州师范大学,450人。
6.浙江工商大学,180人。
7.浙江财经大学,400人。
8.温州医科大学,200人。
9.浙江中医药大学,120人。
10.浙江理工大学,400人。
11.中国计量大学,200人。
12.浙江农林大学,200人。
13.温州大学,340人。
14.浙江海洋大学,130人。
15.宁波诺丁汉大学,120人。
16.温州肯恩大学,100人。
17.浙江科技学院,120人。
18.浙江大学城市学院,75人。
19.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50人。
20.杭州医学院,30人。
21.浙江外国语学院,55人。
22.湖州师范学院,235人。
23.绍兴文理学院,135人。
24.嘉兴学院,100人。
25.台州学院,150人。
26.衢州学院,70人。
27.丽水学院,200人。
28.宁波工程学院,60人。
29.浙江水利水电学院,50人。
30.浙江警察学院,900人。
31.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80人。
32.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50人。
3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50人。
34.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60人。
35.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60人。
36.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80人。
37.杭州师范大学之江学院,80人。
38.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50人。
39.温州商学院,300人。
40.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60人。
共47所,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三、高三“三模”考试成绩与高考志愿填报对照表





四、关于高三“三模”考试成绩与高考志愿对比的几点重要说明
1.由于高三“三模”考试已经非常接近高考,试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主要是鼓励学生高考信心。因此,高三“三模”考试的成绩与高考实际成绩会有一些差距,在估计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还要有所加减,考虑的因素要多一些。
2.以上数据仅仅是某些省份2017—2019年的高考第一批重点大学(一段线、一本线)上的录取数据。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自己省份2017—2019年的高考第一批重点大学(一段线、一本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加以参考。因为,各省市同一所大学录取的分数线差距很大,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所以只有结合本省的情况进行填报志愿对照,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志愿更贴近实际。偏差也会小很多,特此提醒,特此说明。
(声明:本文中的许多数据,源于各大高校招生网站、各大院校招生简章。特此说明。)
原创 孙双武 史海流年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