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不要学金融,本科学理工科研究生转金融更好”,是真的吗?
本着凡事无绝对,不把话说死的原则,我只能说持有这种言论的(还有说研究生转计算机的),十之八九对大学专业、研究生专业知之甚少,读过大学但是只对本专业有一点了解(大学五百多个专业呢,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对金融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计算机专业更是一无所知,基本上属于跟风的言论。不信你可以追问他几个问题就知道了,他很可能说不上来。
1、本科学金融和本科学理工科研究生转金融,都是金融,这两个“金融”ZD的区别是什么?
2、本科的金融学属于金融中的哪一类?将来具体做什么工作?
3、本科学理工科研究生转金融,属于金融中的哪一类,具体怎么转?将来具体做点什么?
4、既然都是做金融,为什么要曲线救国呢?本科金融也可以读研究生。
其实这里的理工科主要指数学、物理学、统计学、计算机,尤其是以数学居多。数学虽然是宽口径专业,有许多优点但是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想转什么就能转什么的,只能是说数学思维和一些课程是金融和计算机的基础,但同时也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基础,所有的理工科、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都会有一定量的数学课程,学好这些课程对你来说足够了。
其实这句话的由来是华尔街传来的,传说许多学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的高材生,利用数学、计算机、物理学思维能力,利用建模、编程做量化交易,做对冲、做外汇赚了大钱,成了亿万富翁。其实这种传说带有明显的传奇色彩,把小概率事件普遍化,把极个别交易天才具备的能力,等同于一种人人都可以在掌握的技能,觉得学了数学再学金融就可以挣大钱,太功利太不切实际,当前的中国也缺乏这种金融环境。
其实这是两条职业道路的区别,没有好坏高低优劣之分,只是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职业规划,本科的金融学专业依然有非常大的意义。
本科的金融学专业属于公司金融范畴
一般来讲,本科的金融学专业偏文一些,以通识教育为主,这个从课程安排就能看出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统计分析、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市场营销、金融法、资产评估、项目评估、期货与期权等。很少数学统计学计算机课程。
偏文的意思是偏向制度研究、法律法规、金融政策、市场和企业制度,法律监管体系等。就业以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以及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证券行研分析师等需要比较多的财务分析和法律基础的岗位,和人打交道比较多,更倚重个人能力,更适合女生,也是文科生学金融的主要去处。
本科学习数学研究生转金融走的技术路线
这是偏理的道路,这个道路偏向研究技术,偏向数学模型、偏向定价、风险评估、金融工具、资产管理等。适合做学术研究,以及金融行业中做衍生品定价、量化交易、对冲基金、保险精算,风险管理等职位。和机器打交道的时间比较多,更看重技术能力,适合理科生,相对来说适合男生。本科阶段也有金融工程、金融数学、量化金融等专业,其本质还是走的是这个路线,理学为主,金融为辅助,有人说这不是二合一了吗,多好,不一定的,专不一定不好,博,也不一定好。
还有一点需注意,本科学习数学和统计学等,研究生的阶段本身就有很多金融方向,不需要跨考金融,比如山东大学、上财的数学类研究生方向。
多说几句,这两条道路,双方都不需要深入掌握对方的知识,有个基本了解即可,当然了解越多越好但是不现实。一个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的高手,可能对金融学原理、政策、监管体系、法律法规知道不多,一个做金融监管法规政策研究的高手,可能对利率数学不怎么了解。另外学金融和干金融是两码事,金融行业细分领域和岗位太多了,因此会看到很多专业的人都在干金融,所以看到学法律、数学、统计学、管理工程专业的来搞金融不要奇怪。
原创: 杨歌 老杨聊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