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优势学科呢
你想听关于文科的什么内容都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临近期末考试,家长和同学们愈发忧虑,当然这也与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短有关。
跟同学们聊天时,同学们总是不约而同的问同一个问题:老师,你觉得我高考文综能考多少分?
答案当然是能考多少分,就考多少分喽!但是我们今天的课程主题并不是孩子能考多少分,而是孩子应该考多少分。
能考多少分受考试难易程度、考场发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应该考多少分,涉及到学生下半学期的学习计划的设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跟大家普及一个概念,叫做“学科贡献率”。
01
什么是“各科贡献率”?
举个例子:
李华同学在期末考试中,总成绩为620分,数学单科成绩为120分。那么数学学科的学科贡献率就是620÷120=22.4%
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学算数题,对我们的有什么用处呢?
02
它的作用
作用一:明确优势&劣势学科
同学们在判断自己的优势学科是,总是根据单科排名、或者单科成绩来判断,但其实这样的判断方式受其他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
如何利用“学科贡献率”判断自己的优势学科呢?
举个例子:
李华同学的数学学科贡献率为22.4%,数学学科总分占高考总分的20%。22.4%>20%,则称数学为李华同学的优势学科。
如果李华同学的英语学科贡献率为15%,英语学科总分占高考总分的20。15%<20%,则称英语为李华同学的劣势学科。
作用二:制定计划
明确了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我们就能更科学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知道自己学习的侧重点在哪里。
作用三:推算自己的目标分数
大家的心目中一定有一个理想的分数,为了达到这个理想的分数,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每一科到底要考多少分,都是要列入计划的。
有些孩子没有制定计划的习惯,可能就是因为不知道怎样去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但是利用学科贡献率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加科学、更有方向的设定自己的目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