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应注意些什么
城市、大学、专业该如何平衡?这是长久以来一直围绕广大考生及家长的世纪难题。城市、学校、专业到底哪个优先考虑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希望能对有困惑的考生及家长有所启示。
城市与学校的思索
学校的地理位置是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点之一。
通常情况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考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小城市的吸引力弱于大城市。
一般来讲,大城市具有如下优势:对外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好,大学和科研机构多,休闲娱乐场所多,交流机会多,各类信息多。特别是大城市容量大,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多。
所以位于大城市的学校对考生是*有吸引力的,当然也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的地理位置较好的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是值得考生前往的。
但是上述城市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好,甚至有些大学很一般,考生不应该为了去一个大城市而放弃一所好的大学,毕竟高考是考大学而不是考城市。层次高的学校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而去一个大城市层次低的学校却未必意味着更好的前途。
其实,当“好地方”与“好大学”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进行*选择,就需要家长考生们进行多方面衡量了。
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小环境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力。
在一个层次低的大学读书,无论在哪个城市,所受的教育都不如层次高的大学。
因此,在层次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大学之间,应该优先选择大城市,但在层次有明显差距的学校之间,应优先选择层次高的学校。
就选择的城市范围来说,只要是直辖市、高校多的省会城市,以及高校多的计划单列市,大部分都有比较好的办学条件,不一定非选繁华的、地理位置好的特大城市。
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也有不少好大学,例如黑龙江哈尔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陕西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成都的四川大学,重庆市的重庆大学,甘肃兰州的兰州大学等。
上述6所高校,都是集研究型大学、世界*大学建设高校于一身的优秀高校。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还是中国*大学。
对有些学生而言,身处相对小一些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少一些喧嚣繁华,有时学习氛围反而更好,更有利于学生安心读书。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小一些的城市消费水平低,还能够节省生活、学习费用,降低教育投资的成本。
不过,对于非直辖市、非省会城市、非计划单列市的大学,考生报考时还应该慎重考虑。
从未来发展前途来说,如果选择地理位置较差的学校,应优先考虑其中的高层次学校,或者这些城市中大学的B+级以上本科专业。
城市选择确实是就业时应该着重考虑的因素,但不是择校时*位考虑的因素。
高考是在全国范围择校,毕业则是在全国范围择业。既然高考都敢报考外地的大学,四年后毕业年长四岁,还怕在学校之外的城市找不到工作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