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志愿填报丨解析报考中11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发布于:百学网 2018-05-05

高考志愿填报丨解析报考中11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高考志愿报考中,遭遇退档、滑档怕是比高考成绩低于平时成绩及预期都要令人沮丧,报考圈有一句话“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点对于很多马虎的考生绝不是危言,带你解析报考中11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只是扩大了考生院校选择的范围,减轻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压力。但是由于报考信息的不对称,考生家长对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和分数使用等方面缺乏经验,容易走入误区或盲区,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造成“ 高分落榜或遭遇进档后退档 ”的风险。

   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1)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2)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3)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上线落榜的具体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一种类型,各位考生家长可要提高警惕!

   01、政策性落榜

   政策性落榜,投档比例暗藏风险。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辽宁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

   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02、档案填写错误

   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

   ①“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

   ②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

   ③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

   ④表格完成后*少核对二次。

   03、忽视专业对考生的身体要求

   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04、忽视专业对单科成绩要求

   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0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录取分往往就是*一位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至少3年的录取平均分。

   06、院校“大小年”

   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如果没做过功课的家长,恐怕对这个概念都很模糊,不明所以。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

   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0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是导致一部分考生滑档的原因,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08、忽视下一批次院校的填报

   原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下一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09、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填上“同意调剂”。

   10、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①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②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③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④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1、考生定位不准

   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

   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10到20左右为宜。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如何利用大学排行榜做好高考志愿填报

目前,国内外主流大学排行榜共计有20多个,如校友会大学排名、软科大学排行榜、泰晤士大学排行榜等,而很多高校在这些大学排行榜上表现差距很大。面对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感到无所适从。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
2024-01-03

做好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

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预计达到1179万人。与此同时,考研竞争激烈,未就业人群中再次考研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在考研和求职难度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延缓就业、从双一流院校考入双非院校读研这种逆向考研现象等也应运而...
2023-12-29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时间开始考虑

如果要问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时间开始考虑?绝大多数家长的答案是:高考之后,准确说是分数出来之后才考虑。如果有这种错误认知,志愿填报、考研读博、未来就业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影响考生一辈子,耽误考生前程。 本期将阐述高一选科的重要性,避免认识误区,...
2023-12-29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高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也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重要性无需多言,砖家说的七分考三分报有一定的道理。高校及专业的选择将很大程度决定孩子以后的就业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匹配,专业同兴趣、就业目的地产业结构、特长、人脉资源等匹配,成绩...
2023-12-28

填高考志愿入门级一一张雪峰老师八连问

对于有良好的规划的家庭,有明确目标的孩子,完全可以忽略这个入门级的说明,遵从自己的心之所向最好。 对于没有做任何功课的家庭和孩子,在高考报志愿时,会感觉无从下手。文科生还好说,专业脉络相对清晰,选择上容易有的放矢;但对于理科生,面对理工农医...
2023-12-27

高考志愿填报:报考的专业=未来的职业

对于普通大众,报考的专业=未来的职业 选择一个对的专业,几乎等同于给未来职业一个基本定向,是顺利发展无缝对接的前提。都具有举有几个维度来定义: 一是 : 个人喜爱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分数)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并坚持下去,未来以此为职业。做自...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