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冤禽的含义是什么

发布于:百学网 2021-11-11

冤禽的含义是什么

  冤禽基本解释:

  精卫的别名。

  “精卫”的别名

  “精卫”又有名“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且有些人同情女娃的遭遇,于是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精卫的别名很有意思。“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给大家讲一讲《山海经》中有关精卫的故事。

  说到精卫,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她的故事。那么我们先看《山海经·北山经》中是如何记载的吧!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j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意思是:

  向北走上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jiū)山(今山西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zhè)树。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一样。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女娃在去东海游玩时,因为溺水而死,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山西长治市)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关于精卫溺水的前因有两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下面这个故事。

  (一)都是贪玩惹的祸

  精卫原本是太阳神炎帝(神农氏)的女儿,名为女娃。

  炎帝掌管着太阳以及五谷和药材,事务非常繁杂,没有时间陪伴女娃。因此,女娃只能自己独自玩耍。女娃一直想去东海看日出,然而炎帝总是空不下时间陪她一起去。于是,在炎帝出门后,女娃独自一人跑去了东海。

  然而,独自驾船跑去东海的女娃,又怎知海上的凶险。只见海面波涛汹涌,风声咆哮,风起浪涌间便将小船淹没。就这样,女娃溺死在东海。

  女娃之死让炎帝追悔莫及,可事到如今,又有什么后悔药可以吃呢?炎帝再怎样悲痛欲绝也无法将女娃起死回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一定不能独自去海水边玩耍哦~

  (二)小打小闹酿苦果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

  女娃从小就开朗活泼,并且喜欢打抱不平。有一天,她在外面玩耍时,看到一个大孩子在欺负一个小孩子。女娃一时气不过,便上去指着大孩子指责他。

  这个大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东海龙王的儿子。他先是看女娃年纪小,便想上去教训指责自己的女孩儿。谁知女娃从小便随父亲锻炼身体,手脚灵活,反而将这龙子打得不着边儿。于是,龙子灰溜溜地回到了大海中。

  这龙子一直对自己打输的事情耿耿于怀,更是对让自己丢脸的女娃怀恨在心。于是,在发现女娃竟然独自一人在东海里游玩时,一下子便计上心来。

  龙子原是想着掀起一些小风小浪吓一吓她,逼女娃向自己低头认错。谁知女娃也是一个倔脾气,绝不向恶势力低头。龙子一下便恼怒了起来,立刻搅动海水,刮起大风,并掀起滔天巨浪。精卫来不及反应,便被海浪卷进了进去。就这样,女娃溺死在东海之中。

  以上两个便是关于“精卫填海”的前因,关于后续,那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精卫填海”的寓言故事了。

  后续

  女娃死后,心怀怨气,其精魄化而为鸟。形似乌鸦,但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且总是发出“精卫—”的叫声。因此,人们便称呼它为“精卫”。精卫痛恨大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夜以继日地从发鸠山(今山西发鸠山)上衔来石子,投到东海中,想要以此填平它。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誓鸟冤禽志鸟的意思

精卫又有名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 誓鸟冤禽志鸟的意思 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 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