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佛教提出民不少总结人性的“概论”,如“四大皆空”“五毒”“六欲”“七情”“八苦”,将人性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方方面面总结得滴水不漏,不愧是当今世界上ZD的教会。
佛教“五毒”:贪、嗔、痴、慢、疑
1,贪
“贪”就是指对金钱地位等各种利益过于贪求,不懂得知足。
贪多是人们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对金钱地位等利益追求的心理过多,就会与别人产生激烈争夺,就会与别人产生很多矛盾,甚至互相伤害,从而产生了烦恼痛苦。
如果能懂得知足,不过于贪求,就可以减少或者没有烦恼痛苦。
2,嗔
“嗔”简单说就是憎恨,指和别人争夺利益时,自己的目标被别人破坏而没有实现从而导致的憎恨。心中有憎恨就会使自己烦恼痛苦,展开报复后可能会减少烦恼痛苦,但报复却不是彻底的解决办法。如果能原谅或宽容别人的伤害,心情自然就会恢复平静。这是消除烦恼痛苦最彻底的方法。
3,痴
“痴”简单说就是糊涂。由于自己思想糊涂不能理解别人,就与别人产生了矛盾,或者导致做事失败,这都会使自己产生烦恼痛苦。
4,慢
“慢”简单说就是傲慢,指有些人事业有成之后,开始逐渐产生了骄傲、傲慢的情绪而瞧不起别人。这样就和别人产生了矛盾,从而产生出烦恼痛苦。
5,疑
“疑”简单说就是怀疑。就是由于对别人产生了无根据的怀疑,从而生出烦恼痛苦。
要消除烦恼痛苦就要认清烦恼痛苦产生的根源。贪心是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没有“贪”也就没有“嗔痴慢疑”。如果在追求利益时不贪多,能够做到知足和适可而止,就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烦恼痛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