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8篇)
编织知识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的效率,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至关重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1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2
购物
【知识框架】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
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2、体会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从实际问题中理解“付出的钱、应付的钱、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购物情景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能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上辨认。
2、会计算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3、在购物活动中体会大面额人民币的作用,运用人民币的兑换知识,初步掌握付钱的方法。
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1.在购物情景中会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2.通过购物中的活动,了解付费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3.通过购物的活动,巩固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购物中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3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__(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5、7——9的乘法口诀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4
一、小数乘法。
1、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二、小数除法
3、小数除以整数:
①先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④除到最后一位如果还有余数,要添0再除。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5、小数除以小数: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三、
10、当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不变。
当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当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时,商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
11、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小于它的数时,商大于1。
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大于它的数时,商小于1。
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时,商大于被除数。
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时,商小于被除数。
12、求商的近似值:
用四舍五入法,
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取近似值。
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四:倍数与因数
概念: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备知识点
13、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如84=2,可以说8是4和2的倍数,2和4是8的因数。
14、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个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6、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7、3或9 的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或9的倍数的数
18、11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奇数位数字之和与偶数位数字之和相减(大数减小
小数)其差是11的倍数,那么这个整数就是11的倍数。
19一个较大的整数末三位数字所组成的三位数和末三位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用大数减小数)是7、13、11的倍数,则这个数就是它们的倍数。
20: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我们先用2、3、5、9的倍数特征去判断,然后可以用7、11、13等较小的质数去试除
五、混合运算:
21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一样适用。
22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 +ac
减法的性质:a-b-c = a-(b+c)
除法的性质:abc = a(bc)
ac+bc=(a+b)c
ac-bc=(a-b)c
单位换算
23: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六、图形面积计算
24基本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25、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有关规律:
26、在平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7、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如果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因为底不变,高变小了;
如果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则他们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了。
28、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
29、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相等,则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半。
30、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
31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
32、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3、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5、(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36、100以内的质数歌谣
二、三、五、七带十一
十三、十七记心里
十九、二三、二十九
三十一来三十七
四一、四三、四十七
各个都要牢牢记
五十三、五十九
六十一来六十七
七一、七三、七十九
八三、八,九、九十七。
37、单位进率
①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②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⑤时间单位: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5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比较大小
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6
一、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或r=d÷2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6、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c=2πr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πr+d
三、圆的面积s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S圆=πr×r=πr2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4、环形面积=大圆–小圆=πR2-πr2
扇形面积=πr2×n÷360(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
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厘米。
6、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7、常用数据
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7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重点必修知识点整理篇8
退位减法含义:
退位减法(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举例:
24-15
竖式: 24- 15----------------------
第一步,将2的上面点一点,算为借位·24- 15-----------------------
第二步,将4看做是14计算(0是举例时打占位,实际时省略第二步)·2←← 141 ←← 05------------------------9
第三步,2被借了以后,变成了1,然后计算(个位的0代表计算完毕,结果的0占位,实际时个位照写,占位的不写)2 ←← 10- 10------------------------09
第四步,得出结果(最终写法)·24- 15--------------------------9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