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发布于:百学网 2023-08-22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包括: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二、化学用语:

  19.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20.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⑤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⑥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⑦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1.化学方程式:意义及读法: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④表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比;⑤表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三、溶液的酸碱盐:

  22.溶液的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2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4.酸碱性较强的溶液叫碱性或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色为碱性、变红色为酸性;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酸碱度=PH值。PH值7呈碱性,PH值=7呈中性,PH值7呈酸性。

  25.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以对盐进行分类并为盐命名。如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碳酸钠,由钙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钙盐等。

  26.根据盐的溶解性可将盐分为易溶性盐、可溶性盐、微溶性盐和难溶性盐等四种;易溶性盐和可溶性盐可以转化成难溶性盐;氯化银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称为“宿便”。

  27.在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不同;同一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只有硝酸钾等极个别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四、化学反应类型:

  28.根据不同标准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整理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主要包括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单元构成,以及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酸碱盐反应等基本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基本区分。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要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

  4.溶液和溶解度:主要包括溶液的组成、溶解度的理解,以及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

  1.氧、氢、碳及其化合物:包括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它们与其它物质的反应。

  2.酸、碱、盐:包括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

  三、化学实验和计算:

  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实验中的取样、称量、溶解、加热、过滤等基本操作的规范。

  2.物质的检验和分离:包括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和分离技术。

  3.化学计算:主要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的计算。

  四、化学与生活:

  1.食品营养与健康: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2.环境保护:包括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实践。

  以上是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3.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4.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二、基本原理

  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中,由于原子的重新组合,使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原子本身没有变化。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5.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6.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三、化学用语

  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式。

  4.化学方程式: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5.电离方程式:用来表示电解质在电离时产生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式子。

  6.电荷守恒定律: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即溶液不显电性。

  7.电子守恒定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即电子守恒。

  8.原子量:以C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原子量。

  9.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表。

  10.溶液的浓度: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叫做溶液的浓度。

  四、元素及其性质

  1.原子的半径、质量、电离能等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元素的周期性。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3.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数而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少数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个,在化学反应中既难得到电子又难失去最外层电子数而达到稳定结构。

  4.常见的原子团有:硫酸根、硝酸根、氢氧根、碳酸根等。

  5.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零。

  6.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其它元素通常显各自的化合价。

  7.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8.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导电性的物质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具有导电性的物质叫做非电解质。

  9.电离方程式包括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及相互转化关系;离子方程式只表示能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及相互转化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两者的含义和表示方法不同,不能互相代替。

  10.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化合物;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在水中能导电而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中不导电而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酸、碱、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如下: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二、基本原理

  1.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生成了其他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

  3.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这是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质量守恒。

  4.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酸碱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6.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的组成包括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则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7.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溶质和溶剂的种类等。

  8.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含的质量分数。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当量浓度等。

  9.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可以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可以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以上是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组成单位,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的比例和物质的量。

  3.物质的状态和变化:掌握物质的状态、物态变化和相变过程,理解物质的熔点、沸点、压力、温度等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4.化学反应的类型: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能够根据反应类型的特点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二、元素和化合物:

  1.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周期、族等概念,能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2.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如金属、非金属、酸、碱、盐等,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判断化合物的性质。

  三、实验和探究:

  1.实验基本操作: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取样、称量、溶解、蒸馏、滴定等,能够根据实验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实验器具。

  2.实验设计和探究: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探究。

  四、计算和应用:

  1.化学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化学计算。

  2.应用题:了解化学应用题的特点和方法,如反应比例的计算、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的基本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应用。同时,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验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