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议论类文章写作小技略》第2节:议论文怎样使用论据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6-28

《议论类文章写作小技略》第2节:议论文怎样使用论据

  第1节 议论文怎样选择论据

  议论文论据是证明论点(作者的观点或主张)正确的依据。作为论据有两大类:一类是以事实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它们可以是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感受等。 另一类是以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它们可以是前人的经典著作及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与规律等等。

  【技法攻略】

  当确定了一篇议论文的观点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用什么样的论据来证明观点、阐述论证的问题了。要想证明论点的正确,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第三,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

  1.选择生活素材作为论据,以真实的论据支撑观点。生活素材具有真实性、鲜活性、新颖性的特点,它是议论文论据的主要来源之一。所谓真实是与虚假相对而言的。论据的真实必须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事实。生活中的论据都是事实性论据,这些论据用的好,可以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因此作文时要尽可能地从观点生发开去,联想生活,从生活中去选择能证明观点的材料作为论据,以真实的论据来支撑观点。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再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起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选自《习惯成自然》)

  这里所用的两个论据均源自生活,作者用生活中所发生的和存在的事实——走路、说话作为论据来论证“习惯成自然”的道理,给了读者以深刻的启示,起到了以少胜多,增强论证的说服力的作用。

  2.选用典型材料作为论据,可以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典型”指的是所用材料带有普遍性,能取到以少胜多,由此及彼的作用,能让读者从材料中读出感悟,读出思想。作文论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上,而在于论据质量的高低上。有时一个典型的论据能胜过十个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论据,有时十个无关紧要的论据也抵不过一个典型的论据。

  俗语说“功到自然成”。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 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

  (选自《坚持就是胜利》)

  这几段文字是用来论证“坚持就是胜利”这一观点的,文中举的狄更斯、爱迪生和瑞典化学家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既具有典型性,又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很有说服力。

  3.选择具有新颖感、时代感论据,使论据个性化。新颖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作为论据材料使用的个性化,所用的论据是自我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通货”;二是指作为论据材料的时效性,能切合时代,有比较强烈的时代感。

  社会在一步步发展,生活在一点点进步,岁月的沧桑轮转中,我们是否在安逸中淡漠了我们身上的那份担当?我们是否在与时代的同行中只顾吃“鱼”,而忘记了承担“捉老鼠”的责任?反思中回首来路,在思考中展望未来,勇敢担起身上那份担当,开出时代的责任之花。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然而和平之花并未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伤痛隐约可见于人们的心头,于是在反思责任中,波兰华沙的墓地前,暮雨潇潇中,勃兰特那惊世一跪,担起了一份责任,即使岁月已逝,斯人已远,但反思历史,承担和平使命的责任却不应丢弃,统一后德国总理施罗德的一跪让世界对德国更多了一份尊重,今日默克尔的深切悲恸让一份责任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时代确实已不同,但责任却要成为我们心中永盛不衰的花。

  开出时代的责任之花,这花是德国勇担历史责任的勇气,更是中国维和警察那不惧牺牲的英雄气概所浇灌的和平之花。他们用一个民族的担当支撑起了世界和平的天空,奏响了这个时代最为激昂的乐章。

  (选自《 时代开出来的责任之花》)

  这几段文字论证的观点是“要勇于担当责任”,文中所举的“勃兰特那惊世一跪”、“施罗德的一跪”与“默克尔的深切悲恸”三个事实论据既个性化,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很准确地扣住了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理效果。

  4.选择能触发自我思考的论据,使论据个性化。

  作文需要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思考往往是自我的。优秀的作文与一般的作文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考生有没有建立起一种对问题的独特的“自我”思考。这种自我思考同样表现在论据使用的选择上。因此,我们在选择议论文的论据时,要努力地去选择一些能触发自我思考的素材做论据,这样有利于激发议论的拓展与深入。

  当年轻人的速食文化还在为老一代学者诟病之时,老一代已经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追赶了;文化超男超女已经迫不及待地从书斋中走出披挂上阵讲着古典文化开始选秀了;文人们开始在博客上刀光剑影了;他们皱着眉头,却不愿走开,不知不觉中也在招揽“粉丝”了!角色转换之间,有唾沫星子,也有刀光剑影,有顺流而下者,也有迎风而立者,然而文化反哺之流似乎浩浩荡荡,吹着信息爆炸时代的东风,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态势。

  父母们在嫌子女不勤快的时候,也开始往家里搬高效更智能更大容量的洗衣机了,也要一周才将衣服挂满阳台了;父母们在怀念豆浆油条的时候,也开始天天咖啡、餐餐红酒了;父母们咆哮着“电脑到底有什么好玩的!?”的时候,也开始一页页地淘宝了。

  (选自《角色转换之间》)

  对“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反哺”现象的思考与感受,在作文中大都考生选用的材料是“偷菜”、“玩游戏”等,但这位考生却不同于其他考生,而是根据自己的独特思考,概括地选择了能触发自我独特思考的材料,材料的面既广又新,不仅拓展了思维,也深化了论证。

  【范文例析】

  谈骨气

  吴 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技法分析:本文的观点是“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围绕这一观点,作者选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来论证。这些论据全都突出了一个要素,这就是“骨气”。论据的选用从古到今,既有历史上的名人,也有普通的穷人,扣住了“中国人”这个集合概念的外延,使得论据的选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学了就用】

  1.如果以“人生”为话题写议论文,下面的名言警句可以用作论据的是:

  ①人生对于明哲善思的人来说,是个喜剧;对于多情善感的人来说,是个悲剧。——[英]利斯特

  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汪国真

  ③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明]王守仁

  ④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决不停止是“气”,两者和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美]卡耐基

  ⑤人生就像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份知识,增一份阅历,做的事愈多,碰的钉子愈多。没有碰过钉子的人,必是没有做过事的人。 ——宣永光

  ⑥普遍的道德基础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雨果

  ⑦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间摇晃,幸福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它的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 ——[法]罗曼•罗兰

  可以用作该话题立论论据的是:____________

  2.假如现在有“要学会宽容”和“要学会包容”两个论题,请辨析下面的几则论据,然后将这些论据分别与这两个论题对应起来。

  ①NBA里最不朽的传奇由乔丹和皮蓬缔造,但最初,他们的关系并不融洽。心高气傲的皮蓬认为自已完全有能力超越乔丹,他经常对乔丹不屑一顾,有时还会夸赞自己排挤乔丹。但乔丹并没有介意,他知道这是年轻人的通病。于是他没有把皮蓬的话放在心上,反而时常鼓励帮助他。最终皮蓬被乔丹博大的胸襟与情怀所感动,他们携手为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②美国弗吉尼亚理工校园凶杀案,凶手杀死了32名学生,然后自杀。在遇难者的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汽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自杀的凶手。次日,33块半圆形的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凶手的墓碑旁同样放着鲜花和蜡烛。

  ③公车上,他踩着她的脚了,她的一声“没关系”,;菜场里,他少找她钱了,他把零钱补回时她的一声“没关系”;课堂上,学生犯错误了,老师的一声“没关系,下次改正”。

  ④蔺相如与廉颇成就的“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与管仲成就的“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与魏征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宋朝君主与士子学人所迎来的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

  (1)要学会宽容

  (2)要学会包容

  【我来写写】

  奉,就是“捧”,恭敬第奉上;献,,原是食器“鼎”里煮熟的狗肉,是祭祀用的。奉献,指恭恭敬敬地将自己的所有呈现出去。请以“奉献”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第2节 议论文怎样使用论据

  议论文写作有了论据,还需要用好论据。但在论据的使用上,同学们却存在着一些必须纠正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①受论据多多益善的影响,一篇文章论据过多,冲淡了议的内容;②叙议不分,运用了论据替不会分析,以代议论;③论据使用不会概括,对论据总是详叙详述;④论据使用重复,没有层次感和角度感;⑤缺乏针对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议论文的写作质量。

  【技法简说】

  1.做到有针对性地使用论据。

  在用好论据就是多用论据、广用论据的误区引导下,许多同学作文时不加选择地滥用论据,其结果是东拉西扯,表面看来,论据是“丰富”、“充实”了,其实不然。因为,这样使用论据不但没有使论据“丰富”、“充实”起来,反而会给论证带来两种结果:一是论据臃肿,削弱主体思想的阐述;二是论据使用混乱,使观点漂移。因此,作文中的论据使用绝不是“多”就好,有时恰恰是以少胜多,关键是要使用正确,合适,恰当。

  “合适、恰当”指的是文章中所用的论据能比较充分地表达写作者的思想,能与文章的观点相吻合。请看下面两个片段:

  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已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爱迪生发明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奥运健儿用汗水换来了金牌、祖国的荣誉;长征的意义换来了中国的胜利;居里夫人用她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毛泽东用他的聪明才智创就了一个新中国,邓小平用他的杰出才能富强了我们的新中国,领导我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江泽民用他的才干引领我们走向了富强。

  这段文字摘自题为《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作文中的一段论证文字,文中用了多个事实素材作为论据,但这些论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正确度不够,如爱迪生是外国的,用在这里与题目中的“中华民族”不吻合;古人的事例用的也比较牵强;三是不够恰当,三位领袖的事实的立足点不能完全表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因此,这段文字所使用的论据虽多,但也不能说是用好了论据。

  社会上如今流行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将这句话做大做响的,是屡见不鲜的小演员、小歌手和铺天盖地地选秀活动。在孩子尚且稚嫩的时候将其推向光环万丈的明星之路。看起来是为孩子今后的发展作出强势铺垫——年少时尚且如此出名,今后人气当然越来越旺了!当沉下来心来审视这个舞台时却不难发现,事实上少年出道的明星很快便让我们忘记了。在许多年前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而一炮打红的“美少女组合”个个年纪轻轻青春无敌。但今天早以为人所淡忘。就拿前几天因“超级女声”而为人所熟知的张含韵现在也仿佛沉进了海底。究其缘由,尚且年少的她们凭一时光辉而崛起,却无法适应人世险恶。早早走上社会,尚且稚嫩的心无法承受社会压力之重。这样炫花了眼,也荒废了学业。试问,社会里的我们该早早成名吗?

  (摘自湖南一考生《早》)

  这段文字是对“出名要趁早”的质疑,作者用了两则事实论据,这两则论据分别是“美少女组合”与“为人熟知”的超级女声张含韵的发展状况,她们都是“在孩子尚且稚嫩的时候将其推向光环万丈的明星之路”的,而如今则“早以为人所淡忘”的典型事例。作者在论述时先从面上说起,再用这来年各个典型事例来作论据论证“出名趁早未必是好事”的观点。可以说,论据做到了适时而用,为理设据,寓理于例中,论据与说理密切结合针对性性强,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与观点。

  2.做到多角度合理地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必然是合理地使用论据。高明的写作者,并不是拿了论据就用,而是会对论据作合理的剪裁与编排,即分清论据的主次,理清论据使用的层次,从多个角度使用论据,使论据现出层次性。请看下面的片段:

  在中国古代,哪怕是近现代经济事业与社会事业发展都比较缓慢,从整体来看,一定时期的科技文化并没有出现过飞速发展,因而摆在年轻人与老一辈面前的文化资源问题几乎差不多。这就像一老一少都携着一百粒种子去田间播撒,尽管年轻人身强力壮且充满激情,但由于大家都只有一百粒种子,因而成果顶多相等。而老一辈却只可以凭借以年龄积累起来的信息始终在这场老少之争中占据优势。维护父辈对子辈施教的文化主流。

  但在当代,则时过境迁矣!社会事业与经济事业的发展,使年轻人在教育资源上的优势比父辈多得多。因而有眼界去“看世界”,也有途径去看世界。科技文化的巨大发展,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可以“左右开弓”,应对自如,而对父辈,则是“目不暇接”,当然也措手不及、焦头烂额了。正是这一日日的累积,使角色转换变得逼于形势了。

  (选自浙江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

  这几段文字作者从现实中选取人、事材料,用了对比的笔法加以概括地叙述,并将这些材料按思维发展的需要组合推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组织材料,并将事与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作理性思考,使材料在明晰的层次中收到丰富充实的效果。

  3.做到使用论据分析论两结合,充分发挥论据的效用。

  一篇文章不能只用论据,不作分析,为使用论据而使用论据。如果有了好论据却不作分析,那么,论据的使用仍然是没有说服力的。正确的做法是用了论据还要对论据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论据中析出论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使论据发挥效力。

  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节选自赵亚兴《幸福没有榜样》)

  两段文字中的第一段文字用了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第二段文字则进一步结合论据进行分析论证,这样事实和说理得到了有机融合,使观点得以突显。

  4.做到概括性地使用事实论据,凸显文体特征。

  议论文中的论据是用来证明观点的,即使是一些事实性的材料也是为了观点而使用的。因此,在议论文中这些事实性的材料已经不是记叙文中的材料了,它是议论的一个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议论文中的事实性材料,没有必要像记叙文写作那样,对其作详尽的叙述。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议论的需要,对材料作提炼概括,概括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句话,甚至可以是一个短语。只有做到简明扼要,才能起到为议论服务的作用,才能凸显议论文体的特征。如:

  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选自《包容>》)

  这一段文字的作者为了论证“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的观点,先后用了两个理论论据(英谚语与中国成语)和四个事实性论据,其中的四个事实性论据分别都只用了一句话加以概括。话虽不多,但但却从角度证明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做到了简明扼要,有力,有深度。

  【范文例析】

  包 容

  一朵紫罗兰被践踏,它却将芬芳留在那双脚上,这就是包容。

  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种生活都免不了苦难,但有人仍能够含葩敛翅晏然而处,这就是包容。

  包容苦难,包容你所遭遇的伤害、折磨、痛苦,你就会感到生命道路的两旁,苦难固然有,而更多的是鸟语花香;荆棘固然在,而更多的是沧海明月。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在风吹雨打的荷塘里守望自己的盛夏,这就是对包容的zui.好诠释。

  让我们回到那段令人惊悸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伤害史中去,去看一看那些海洋一般天空一样广阔的心胸。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寻找乐趣……这些看似优雅从容的舞步,有谁知道是旋转在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上的?他们承受了疯癫的历史对每一个清醒者在人格与人性上的践踏,他们包容了苦难的生命质地,包容了绝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等到了后来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能够包容的生命,即使倒下也会面对着太阳;能够包容的个体,即便死伤都会迸溅出钢花。

  伏尔泰蹲过巴士底监狱,被流放过英伦三岛,挨过政敌的毒打,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摧毁这颗“欧洲的良心”,他依然以《哲学通言》召唤同道,以《百科全书》启迪民众。此时他包容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他呼唤所有的人正视生命,从沉沦中崛起,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伏尔泰,将其不老松式的包容心态镌刻在了历史的里程碑上。

  生活之中常有苦难,由于奋斗,由于不懈,也由于不断的仰望、攀缘,生命才不至全然黯淡,不仅自己能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甚至还能唤醒他人麻木的心智,背负起全人类的精神引导责任——这一切,皆缘自包容。

  思考一:文章紧紧围绕“包容”这一话题,剖析了包容的好处。“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仔细阅读,看看本文是从哪个方面行文的?

  技法分析:这是一篇很有品位的佳作,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议论文对论据的要求,第一是典型;第二是新颖;第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本文论据的使用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1.文章选取了知识分子的“包容”精神,例举了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等事例,论证了“正是因为有了包容精神,才不曾放弃生命的尊严,才等到了后来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接着更进一层,举了伏尔泰的例子来论证包容的生命“即使倒下也会面对着太阳”。由此可见,本文的论据典型、新颖而有说服力,紧紧围绕着“包容”的所指含义来进行论证,是符合要求的。

  2.运用事例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这篇文章使用论据达到这个标准了吗?

  3.本文主要是使用事例论据进行论证的,引述的事例论据有略有详,所有的论据含盖中外,在行文中将“例”与“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夹叙夹议地进行分析和阐发。真可谓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显然本文的论据使用肯定是达到了标准的。

  【应用与体验】

  1.请依据下面的事实论据写一个论点(观点)句。

  ①鲁迅和瞿秋白石生死之交,他们之间坦率,开诚布公。瞿秋白带着直言,鲁迅在写作上用字用句不恰当的地方。

  论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迪生为发明电灯造福人类,曾做过数千次的试验,但都失败了,可他没有灰心,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他百折不挠的意志研制了电灯。

  论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离貢》一书时,对书中的“岷山导游”的说法提出疑问,后来经过实地考察,终于做出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

  论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和萎缩。

  论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拚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

  论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以“知恩图报是做人的良知”为论点,那么,在论证时应该用上哪些论据?请你写出三个可以论证这一论点的事实论据来。

  事实论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论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论据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写写】

  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正确使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

  作者:郭吉成名师工作室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