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发布于:百学网 2011-03-13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一、鉴赏诗歌形象专练

1.事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精 卫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诗中塑造的“精卫”形象有哪些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外形特点:一寸身,娇小。内在特点:锲而不舍、虽死不改、信念坚定、矢志不移。抒发了作者对精卫鸟以渺小的一寸之身而填海不止的崇高精神的礼赞和讴歌。

2.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纱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写作此词时其妻子卢氏已早逝。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上阕是如何刻画出思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纳兰词上阕刻画思人形象,主要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以凄凉的“西风”、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等悲伤的景物,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渲染(烘托)怀念之苦。

3.景物形象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闺 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怒。

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月落星稀天欲明之际,一位思妇彻夜不眠,孤独难耐。

二、鉴赏诗歌语言

4.关注“诗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御苑,皇家宫苑,指京城。

此诗以长于炼字为后人称道,第三联中的“催”“向”二字更见推敲之功,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催”字运用拟人手法,把平常景物人格化,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

“向”:将近、临近之意。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不描绘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只突出“向晚”砧声,把内心离别的酸楚和怅惘形象表达出来。“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

5.关注句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分析这首诗歌的结构艺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章叠句。第二、三章“采葛”改为“采萧”、“采艾”,“三月”改为“三秋”、“三岁”。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也更好地表达了相思之情,使人读之余味无穷。

6.关注语言风格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而且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很适合民间传唱。

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7.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道后期

张说①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张说,洛阳人,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到西蜀。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两句它成功地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拟人,作者本预期在秋天来临之前回到洛阳,可是却被秋风占了先;含蓄地表示了自己不能及时回家的失望与烦恼。

8.表达方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1)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2)杪秋,即深秋。(3)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落寞、孤愤,旷达而又无奈。前六句借景抒情: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借一系列悲凉秋景传达出内心的落寞和孤愤之情;后两句化用典故明情:借庄子的“机心”之言,故作旷达,表达自己很久以来已不在意仕途得失,没有了机巧之心,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的无奈之情。

9.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 1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急遣烹②。

注:①长年:是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诗人在诗中写了生活中的哪个细节?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中描写的细节,船工捕得一条鲤鱼,作者就诊断它是从家乡游来的,立即烹着鲤鱼,从鱼肚中取出家人的来信。表达了作者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传递出作者一番思乡的心意。

(2)颔联描写的是阴冷的天色和汹涌的水势,表现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颈联描写的已从视线中消失但还在诗人眼前时时浮现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以排遣的乡思乡愁。这两联都是情景交融。

四、综合练习

10.★(2010·新创题)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简析“炼字”这一技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zui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二词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

(2)本诗全篇的抒情方式(手法)是乐景衬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 2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