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视频教学:《巴黎圣母院》
来源:刘老师政治学园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经典建筑都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完美统一。因为文学作品的描绘,许多经典建筑具有深入人心的魅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的课堂上,学生和我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视频(1956年版,让·德拉努瓦执导,吉娜·劳洛勃丽吉达主演),在故事中感受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文化之美。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在1345年建成,历时180多年,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以祭坛、回廊、门窗等多处雕刻和绘画艺术,及所藏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它矗立在塞纳河畔,是古老巴黎的象征,也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与中国故宫、长城、美国自由女神像齐名。巴黎圣母院建造全部采用石材,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石结构体系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而哥特式教堂的起源地就是法国。哥特式教堂的兴起,代表着欧洲城市生活和市民文化的复兴。换句话说,它是属于老百姓的建筑。
在哥特式出现以前,罗曼式教堂是宗教建筑的主流。它由僧侣工匠建造,处处体现着严格的宗教观念。走进这种教堂,人们感觉到的是宗教的威严和神秘。从空间到内部装饰,这种教堂都要故意营造出沉重的气氛,人们走进去,迎面看见最后审判的巨大浮雕,不禁想起可怕的地狱,唯恐罪孽深重,得不到救赎。
从12世纪开始,欧洲城市经济已经复兴,人们从信仰基督变成崇拜圣母。前者是严厉的审判者,后者救苦救难,是慈悲的化身,是人人乐于亲近的对象。在她面前,人们可以祈求保护,而不是遭受可怕的审判。哥特式教堂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人们走进去以后,到处可以看见得救的故事,慈祥的圣母怀里抱着年幼的耶稣。从建筑思想上说,哥特式教堂强调和关注的,是人。
因为有了这种想法,所以从一开始,哥特式教堂就要在城市中心落脚。它高高在上,被市民四面簇拥。人们出生时在教堂受洗,小时候到教堂里聆听教诲,长大了在教堂里结婚。生活中有了困惑,也去教堂找神父倾诉。即便死去,也要埋葬在教堂外面的墓地里。从生到死,天天听着教堂的钟声。
作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从设计到使用,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人文色彩。它虽然是一座教堂,却是为人而建,供人使用,自然而然地,受人欢迎和亲近。
从游览的角度,巴黎圣母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法国乃至欧洲其他著名的哥特式教堂相比,巴黎圣母院最方便大家观赏。米兰和科隆两座大教堂,论及当地旅游资源,都不能和巴黎相比。而在法国,数得着的几座哥特式大教堂,亚眠、兰斯、夏尔特尔,都不在知名的旅游城市名单里。假如只论建筑本身,它们其实都和巴黎圣母院齐名,照片经常出现在介绍哥特式建筑的各类书籍当中。兰斯大教堂几乎是巴黎圣母院的姊妹建筑,它的规模更大,历史也辉煌(法兰克第一个国王克洛维就在这里受洗)。无奈它所在的地方,普通游客恐怕连听都不曾听说。还有圣丹尼斯大教堂,它被认为是法国第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埋葬着历代法国国王。它的位置在巴黎不假,却远离城市旅游资源的核心地带,一般来说,也不会列在我们的旅游清单上。
巴黎圣母院就不一样了。它雄踞在塞纳河当中,高耸在西岱岛上。西岱岛是孕育巴黎的“子宫”,连接岛上和岸上的新桥,桥头的亨利四世雕像,都是游客必看的景点。游客们在圣母院的广场上忙着拍照合影的同时,常常忽视脚下的巴黎原点地标,法国人从这里开始,丈量全国各地里程。
哥特式教堂因为习惯修建在城市中心,所以除了从广场一侧可以完整地欣赏到正面以外,其余几个立面都被各种各样的建筑所环绕,难以欣赏到全貌。巴黎圣母院却不一样,人们可以从船上,从连接两岸的桥上,从西岱岛的对岸,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角度,尽情去眺望和欣赏。
当浪漫主义大师维克多·雨果写完《巴黎圣母院》,这座大教堂就成了巴黎的象征。这部书被译成英文以后,改名叫《钟楼怪人》,不但在读者中大获成功,也为巴黎圣母院第一次在法国以外赢得巨大的声名。受此影响,法王路易·菲力浦在1844年命令重新修葺这座教堂,31岁的维奥莱-勒-杜克和另一位建筑师同时被选中。他后来成为19世纪建筑修复界的权威,在巴黎圣母院修复工程上留下许多印记。可以说,前往巴黎圣母院参观的游客们,即便没有看过这部大书,也应该看过同名的电影(不止一部)或音乐剧。人们谈起巴黎圣母院,最喜欢引用雨果的语言,把它形容为“用石头写成的历史”,说它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载入了法国的历史,而且载入了科学史和艺术史”。它是“世纪的积累”,“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放上自己的一块石”。
每一次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契机。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我都尽可能阅读一些以前没有关注,或者关注不够深入的领域,为课堂赋予新的内容与视野,而对于我自身来说,更是一次自我充实的机会。以前在高中政治学讲民族特点的时候,曾经留意过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对哥特式建筑些许有些了解。没有机会亲自到巴黎圣母院,但是通过雨果的小说,以及电影,我们依然可以感受西方建筑的特色与魅力。(2019-04-21)
学过辩证法以后,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本没有什么会真的永垂不朽,只是我们都以为它会,就像巴黎圣母院曾经在塞纳河畔矗立过的850余年一样。这座建筑法国历史的见证者,它经历过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见证了拿破仑的加冕、拿破仑三世的婚礼,圣女贞德的平反……法国的一切风风雨雨都在她身上都留下了印记。
这栋坐落于法国的哥特式建筑,不光承载着宗教、美学意义,更是早已成为一种浪漫文艺气质的代名词,承载着人们对法国这座时尚文艺之都的憧憬与想象,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在这里邂逅;奥黛丽·赫本在这里度过美好假期;伍迪·艾伦让男主角来了一场午夜穿越;就连“碟中谍”阿汤哥也来此执行任务……巴黎圣母院在各类影视作品中频繁亮相,而这些作品也给予了巴黎圣母院永恒不衰的文化强度。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里杰西和席琳在塞纳河泛舟说出这番话时,或许谁也没想过,巴黎圣母院,躲过了战争,却最终未能躲过意外。
2019年4月15日当地时间16:30分,巴黎圣母院起火。熊熊大火吞噬了这座超过800年的历史建筑,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瑰宝。
八百年来无数人驻足,留念,心生向往的一个地方,没人料到这一切的发生,它突如其来,却又不可挽回。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钟声响了一千年。对世人来说,可是十世,对他而言,只是刹那。这个无法复刻的精神和文明,转眼在烟雾里遍体鳞伤。
每段旅程都是单向无法逆行的,也许一个转身就是最后一眼,无法弥补也无法挽回。
这场大火让人想起去年9月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整整烧了一夜,整个三层建筑基本被烧毁,2000万藏品仅有10%幸存。200年的历史、文化、研究、知识毁于一旦。
我们曾经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是国人不能承受的伤痛,文物的毁损和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传承的千年文明。
圆明园遗址公园发声:“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这一刻,不仅仅是属于某个国家的损失,而是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损失。
对大多数人来说,了解巴黎圣母院的窗口,最初还是来自于雨果的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面目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美丽的吉ト赛女郎......在雨果的笔触下,赋予了这座建筑人道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着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这部伟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的意义,使它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之后,还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从而来到我们的手中。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阴暗角落的墙上发现了一个痛苦的灵魂在三百年前用希腊字母手刻的单词:命运。经过时间侵蚀而发黑的字体,与词语本身所蕴藏的宿命、悲惨的寓意,瞬间打动了作家。他用一本举世瞩目的小说,回馈了这个神秘的瞬间。这本小说便是《巴黎圣母院》。
围绕巴黎圣母院的诸多影视作品中,《巴黎圣母院》最经久不衰,凝刻着法国人乃至全世界对这座建筑最初的爱与终极的情结。雨果用浪漫主义的笔法,将巴黎圣母院的美与魅,推到世人面前。在这里,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审美客体,更是历史的见证人,悲剧的参与者。而面目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美丽的吉ト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则成为永恒的经典形象。
《巴黎圣母院》被翻拍了多少次已很难统计。在诸多版本中,最为中国观众熟知与认可的,要算让·德拉努瓦执导的1956年版。在秉持原著精神上,1956年版无疑可圈可点。一头深棕秀发、一身红衣、身材热辣的意大利女演员吉娜·劳洛勃丽吉达,演出了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的野性与活力,尤其是她在片中的一段歌舞演绎,成为经典片段。
“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占领巴黎的德军撤出的时候,他们在巴黎圣母院埋了很多炸药,他们得留一个人来按爆破的按钮。但是那个人,那个士兵,他却下不了手!他只是呆呆地坐着,惊叹这地方的美妙。当盟军部队到达的时候,他们发现炸药还在那里,但按钮没有人碰过。”在《爱在黄昏日落时》中,正是男主角在巴黎圣母院前向女主角讲述的这个故事,才引发了后者的经典发问:“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
有人说:在电影内外,巴黎就是浪漫的同义词,而圣母院,就是巴黎这块蛋糕上最诱人的那颗樱桃。出现在形形色色影片中的巴黎圣母院,不光光是“这就是巴黎”的终极宣言,还参与叙事,承载着创作者对一座城、一种文化氛围的浪漫想象。
“几个世纪以前在墙上写下这个单词的人已经不在了,永远不在了。”那个单词在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大抵也永远消失了。“每天我敲的钟,是我的爱,是我的情。我要它们高歌,爱斯梅拉达在何方?昭告天下我卡西莫多爱着她。”卡西莫多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姑娘。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书中对巴黎圣母院钟声的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早祷和晚祷时,钟声经久不息,做大弥撒时,排钟齐鸣不绝,行婚礼和洗礼时,小钟奏出丰富的音阶,各种各样的钟声交织在空中,组成。一幅光彩夺目的织锦。那古老的教堂颤动着,轰鸣着,仿佛笼罩在永恒的欢乐里面。人们感到有一个任性而喧闹的精灵在那些铜嘴里不停歌唱。
巴黎圣母院本身,以及发生在巴黎圣母院的故事,都同样成为敬仰的经典之作。人们再也不能将这座建筑和这个故事分开,说到教堂,人们追随教堂的每一个角落畅想在此发生的一幕幕爱恨情愁,而说到小说,人们的脑海中也会马上呈现小说中细致描述的这座建筑的完美造型。它们相互为对方无尽的光芒上再添光彩、韵味和令人遐想的魅力。
如果没有时间阅读文本的《巴黎圣母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电影《巴黎圣母院》,透过雨果诗意的眼光,看待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如果你是十几岁的孩子,你会看到人性的美与丑;如果你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你会看到爱的本质;如果你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你就能窥见命运的逻辑……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灾难的到来,也无法预知生命的长短,有些人来不及去珍惜就已不在,有些风景来不及去看就已消失。是的,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包括艺术和艺术本身,很多美景真的没在等你。遗憾的是,我们不曾见过,就要永远失去了。趁一切还在的时候,读想读的书,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说想说的话,走向自己心中的梦想。(2019-04-22)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